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考點:固定資產的折舊


固定資產的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的系統分攤。其中,應計折舊額是指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后的金額。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還應當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預計凈殘值是指假定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已滿并處于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目前從該項資產的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后的金額。預計凈殘值率是指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額占其原價的比率。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勻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各月應計提折舊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其中: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年折舊率=1÷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每期應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其中,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3.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指在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后的余額(即固定資產凈值)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年折舊率
在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到期的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攤銷。
4.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又稱年限合計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分子代表尚可使用壽命,分母代表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逐年數字總和。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該項資產的賬面價值(固定資產賬面余額扣減累計折舊和減值準備后的金額)以及尚可使用壽命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
固定資產在其使用過程中,因所處經濟環境、技術環境以及其他環境均有可能發生很大變化,企業至少應當于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
最新資訊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費用2019-01-02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預決算監督2018-12-29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預算法律制度2018-12-27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營業外收支2018-12-20
- 會計從業資格《電算化》知識點:單元格的引用2018-12-19
- 會計從業資格《電算化》知識點:數據透視表的插入2018-12-19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決算2018-12-18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所得稅2018-12-03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利潤分配2018-12-03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預算組織程序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