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病的特殊檢查-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


腦血管病的特殊檢查-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
(1)頭部CT為首選,可快速鑒別腦出血(均勻一致的高密度、沒有腦回形態)、蛛網膜下腔出血(腦溝、腦池的密度增高)和缺血性腦血管病(發病6小時后可見低密度灶,但中線結構移位不多見)。
(2)MRI(磁共振成像)
①對早期腦缺血性卒中較CT敏感,對顱后窩小腦和腦干的梗死灶更具優越性。
②對早期腦出血不如CT敏感,對亞急性出血較易識別。
③一般建議對蛛網膜下腔出血和急性腦出血用多用CT診斷,對腦缺血性卒中(腦梗死)多用MRI。
(3)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能檢測腦病變部位的血流量、代謝和其他生理學指標,從而判斷缺血性病變是否可逆、有無其他特殊信息可供治療選擇的參考、監測判斷治療效果并與病程中復雜異常表現相聯系。
(4)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SPECT)可了解腦的血流灌注、代謝、神經受體等功能變化,為早期診斷各類腦血管疾病、觀察治療效果提供有力的幫助。
(5)多普勒了解血管內血流的速度、方向、血壓的高低和血管管徑的大小,并結合頻譜分析、血流阻力、脈動指數、壓迫試驗、藥物試驗等多種方法診斷各種腦血管疾病、鑒定治療效果、篩選治療藥物、研究腦血液流變學等等。
(6)氙增強CT(XeCT)對腦血管病進行診斷、判斷預后和觀察治療效果。
(7)腦血管造影觀察腦部血管最直接的方法,能了解血管的形態、分布、粗細、移位、閉塞、狹窄等,尚可觀察血管本身的病變(如腦動脈瘤和腦動靜脈畸形(AVM)等)。
(8)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不適用于裝有起搏器或顱內有金屬異物者。
(9)非創傷性血管成像技術(CTA)需要應用的造影劑較多,有可能產生藥物反應。
環球網校友情提供:腦血管病的特殊檢查-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更多資訊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主治醫師考試頻道。環球網校檢驗專業課程現已上線,點擊下方鏈接獲取更多優惠信息。
最新資訊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子宮肌瘤需要切除的情況2020-02-25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婦產科手術輸卵管腹腔鏡手術不適宜人群2020-02-25
- 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外科手術學常見考點2018-11-21
- 皮片移植術適應證-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2018-06-1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常考點復習資料:麥膠性腸病檢查2018-05-12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皮質醇增多癥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晶體性關節炎的診治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洋地黃中毒的表現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血清病2018-03-20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肺曲霉病用藥原則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