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管理會計師:利潤操縱現象產生的原因


(一)企業領導為追求政績而提高企業利潤
由于企業經營業績的考核一般以一定的財務指標為基礎,其中利潤往往是最主要的財務指標。如利潤的計劃完成情況、投資回報率、銷售利潤率等均是經營業績的重要考核指標。經營業績的考核涉及到企業廠長經理管理業績的評定,并影響其提升、獎金福利等,因此為了業績,企業難免要對利潤進行操縱。
(二)企業為追求良好外在形象而虛增利潤
市場經濟體制下,特別我國在加入WTO后,銀行等金融機構出于盡量減少風險的需要,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愿意貸款給虧損企業和信譽不足的企業。而資金是決定著企業維持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必要條件,決定著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在我國,企業普遍存在著資金短缺的情況,為了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和維護其在商業經營中的信用,一些企業便存在著虛增利潤的現象。
(三)上市企業為了自身利潤或大股東利益而夸大甚至編造虛假盈利
在我國,上市指標一直是一種稀缺資源,其殼資源價值連城,受利益驅動,便產生了利潤操縱現象,其動機不外乎以下幾種:
1.為獲得股票發行資格。
企業首次發行時,根據《公司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企業必須最近連續三年盈利,且經營業績比較突出,才能通過證監會的審批。一些業績達不到要求的企業,不得不進行利潤包裝而獲得上市資格。
2.為了提高發行和配股價格。
發行價格和配股價格,在其發行和配股額度一定的情況下直接決定著募集資金的多少,因而一些企業不惜鋌而走險提高每股收益的發行價和配股價(每股收益的提高只有通過增加利潤來解決)。
3.避免股票被摘牌。
按規定,上市公司如果連續三年虧損,證監會將會暫停其股票交易并限定限期消除虧損,如果限期內未能消除,其股票將被摘牌,終止其在交易所的交易。上市公司為了保住上市資格,在一定程度上會進行利潤操縱。
(四)為規避所得稅而隱瞞利潤
所得稅是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通過納稅調整,將會計利潤調整為應納稅所得額,再乘適當的稅率而得出的。一些企業為了偷稅、漏稅、推遲納稅時間,便會隱瞞利潤。但也存在著一些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為了能夠維護其在社會上的形象,為了能夠籌措到足夠的資金,不惜虛報利潤,多交所得稅,而這部分所得稅往往又通過地方政府的稅收返還形式返給上市公司。
最新資訊
- 2022年管理會計師初級考點2022-05-16
- 初級管理會計證有用嗎2022-04-12
- 2022年初級管理會計師考試教材2022-04-12
- 管理會計體系包括哪些內容2022-03-09
- 2022年初級管理會計考試科目主要內容2022-01-16
- 2021年12月初級管理會計師考試《管理會計理論》知識點:管理會計的目的2021-09-27
- 2021年12月初級管理會計師《預算實務》考點財務部門年度預算2021-09-27
- 2021年12月初級管理會計師《成本管理》思維導圖第五章2021-09-16
- 2021年12月初級管理會計師《成本管理》思維導圖第四章2021-09-16
- 2021年12月初級管理會計師考試《管理會計理論》知識點:管理會計的內容202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