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章節輔導:普通心理學


最新資訊:ACI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報考答疑匯總
第一章 普通心理學
1 、心理學概述
心理現象可分為兩大類:即心理過程和人格。認知、情緒情感和意志是以認知過程的形式存在的,它們都要經過發生、發展和結束的不同階段,所以屬于心理過程。
心理是腦的機能。動物心理發展的三個階段:感覺、知覺、思維的萌芽。只有到了人類,才有了思維,有了意識。
馮特于 1879 年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看作是科學心理學誕生的標志。
2 、心理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單位和功能單位,由細胞體、樹突和軸突三部分組成,具有接受信息(刺激)、傳遞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外周神經系統包括由 12 對腦神經和 31 對脊神經組成的軀體神經系統及自主神經系統。
腦干位于顱腔內與脊髓相連接的部位,包括延腦、橋腦和中腦三部分。它是腦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維持生命的基本活動的主要機構。
腦干網狀結構調節著腦結構的興奮性水平,是睡眠與覺醒的神經結構。
丘腦是大腦皮層下除嗅覺外所有感覺的重要中樞。下丘腦是內臟系統活動的調節中樞。
小腦的功能是保持身體平衡,調節肌肉緊張度,實現隨意和不隨意運動。
大腦半球的外側面以外側裂、中央溝等為界線可以分為:顳葉、頂葉、枕葉、額葉。
顳葉以聽覺功能為主,聽覺中樞位于顳上回和顳中回;頂葉以軀體感覺的功能為主,中央后回是軀體感覺中樞;枕葉以視覺功能為主,視覺中樞位于枕
葉的枕極;額葉以軀體運動功能為主,中央前回是軀體運動中樞。
無條件反射是動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學而會的反射;條件反射是個體通過模仿、學習,在無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形成的反射。
巴甫洛夫研究的條件反射稱為經典條件反射;斯金納研究的條件反射稱為操作條件反射,或工具條件反射。
3 、認知過程
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
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叫感覺閾限。
知覺是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物體的整體在人腦中的反映。
記憶是過去的經驗在頭腦中的反映。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是對記憶與遺忘進行實驗研究的創始人。他用于記憶研究的材料叫無意義音節。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后慢。
表象的特征:直觀形象性、片斷不穩定性、可操作性、概括性。
分作三個記憶系統: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
思維是指人腦對客觀事物概括的和間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聯系。 思維具有間接性和概括性兩個特征。
瞬時記憶又叫感覺記憶或感覺登記,是指外界刺激以極短的時間一次呈現后,信息在感覺通道內迅速被登記并保留一瞬間的記憶。
長時記憶的遺忘或因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擾造成。干擾又分為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兩種。
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⑴遷移的作用(正遷移與負遷移)⑵原型啟發的作用
⑶定勢的作用。
言語活動的中樞機制:
4 、情緒過程
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外界事物的態度的體驗,是人腦對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關系的反映。
詹姆斯蘭格的情緒外周理論:情緒是對身體變化的知覺。強調情緒與機體變化的關系,強調植物性神經系統在情緒發生中的作用,所以被稱為情緒的外周理論。
沙赫特的情緒認知理論:任何一種情緒的產生,都是由外界環境刺激、機體的生理變化和對外界環境刺激的認識過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結果,而認知過程又起著決定的作用。
5 、意志過程
意志是有意識地確立目的、調節和支配行動,并通過克服困難和挫折,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
動機沖突的四種形式:⑴雙趨式沖突⑵雙避式沖突⑶趨避式沖突⑷雙重趨避式沖突。
6 、需要與動機
需要是有機體內部的一種不平衡狀態,表現為有機體對內外環境條件的欲求。
動機是激發個體朝著一定目標活動,并維持這種活動的一種內在的心理活動或內部動力。
馬斯洛認為,可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⑴生理需要⑵安全的需要⑶愛和歸屬的需要⑷尊重的需要⑸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⑴⑵是較低層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⑶⑷⑸是較高層次的需要,叫生長需要。
7 、能力、氣質、性格、人格
能力是人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心理特征,是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征。
能力是人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心理特征,是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征。知識是人類社會歷史經驗的總結與概括,是個體對客觀事物和現象的屬性、特征之間的聯系與關系的反映。人類已積累的知識經驗,既是社會財富,又是個體心理活動特別是思維活動的結果,是個體心理活動的對象與內容之一。技能是個體在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練習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分為動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氣質是指一個人典型和穩定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它不以活動目的和內容為轉移。
氣質類型:(1) 膽汁質(2) 多血質(3) 黏液質(4) 抑郁質
性格是指一個人的穩定態度及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的心理特征,它是人格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個人有關社會規范、倫理道德方面的各種習性的總稱。性格特征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做什么”和“怎樣做”。
氣質具有先天性特點,它更多地受到人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影響,主要是在人的情緒與行為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動力特征。性格是指個體行為的內容,是在后天形成的,更多地受到社會生活條件的影響與制約,是人的態度體系和行為方式相結合而表現出來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心理特征。
人格是各種心理特性的總和,也是各種心理特性的一個相對穩定的組織結構,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它都影響著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為,使他具有區別于他人的、獨特的心理品質。
8 、意識研究
意識是指人以感覺、知覺、記憶和思維等心理活動過程為基礎的系統整體,對自己身心狀態與外界環境變化的覺知和認識。
根據腦電波的變化,可以將睡眠分為 4 個階段。快速眼動睡眠階段,Δ波消失,類似于清醒狀態下的高頻低幅腦電波出現,眼球開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動,夢境開始出現。
注意是心理活動或意識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動或意識活動的一個特點,是心理過程的一種狀態,所以,注意不是一種心理過程。
最新資訊
- 2019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基礎心理學知識點:意識與注意2019-11-10
- 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社會心理學重難點:態度形成2019-11-09
- 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考點精選:攻擊型人格障礙2019-11-08
- 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考點精選:偏執型人格障礙2019-11-08
- 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考點精選:癔癥型人格障礙2019-11-07
- 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考點精選:無情型人格障礙2019-11-07
- 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考點精選:表演型人格障礙2019-11-06
- 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考點精選:回避型人格障礙2019-11-06
- 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考點精選:反社會型人格障礙2019-11-05
- 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考點精選:神經癥性心理障礙201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