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經濟師 > 經濟師備考資料 > 2018年經濟師考試初級金融專業考點金融監管

2018年經濟師考試初級金融專業考點金融監管

更新時間:2018-10-11 10:06:45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46收藏13
摘要 2018年經濟師考試備考中,環球網校為幫助大家備考特分享了“2018年經濟師考試初級金融專業考點金融監管”,供大家備考參考,更多資料敬請關注環球網校經濟師考試頻道!

考點 金融監管

一、金融監管的含義及我國的發展歷程

(一)金融監管的定義

金融監管(掌握)指監管當局對金融企業管理和監督的總稱。

狹義的金融監管是指金融監管當局對金融業的監管

廣義的金融監管還包括金融企業的內部控制與稽核、行業自律、社會中介組織的監督等。

(二)金融監管的必要性(掌握)

1、金融業是特殊的高風險行業,而且容易發生支付危機的連鎖效應

2、金融體系的風險直接影響貨幣制度和宏觀經濟的穩定——外部性強

3、金融企業的高管易受到短期利益、局部利益、關聯利益和經營管理水平諸因素的作用,作出不正確或不審慎的決策對金融企業的穩定帶來不利影響。

所以,金融監管是金融業穩健發展和金融體系穩定的客觀需要,是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保證。

(三)我國金融監管的發展歷程(掌握)

1983年央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央行制度初步建立。

1986年《銀行管理條例》

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保險法》《票據法》,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分離。

1992年證監會成立

1998年保監會成立

2004年銀監會成立——正式建立分業監管體系

二、金融監管的要素、依據和邊界(新增)

(一)金融監管的要素

1、金融監管主體——主要是政府和其他政府授權的公共機構。

2、金融監管對象——主要是銀行機構、非銀行性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三類;

3、金融監管目標——防范風險、公平環境、保護利益

4、金融監管手段——法律、行政、經濟、技術、自律等。

(二)金融監管的依據

金融監管的依據核心——市場失靈,市場機制無效率狀態,需要外在的干預。

三個假說:1、金融市場的壟斷與過度競爭;金融體系的高風險與強外部;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稱等

(一)(新增)金融監管的成本、收益和邊界

1、 金融監管的成本:金融監管所帶來的直接的物質損耗和損失;

2、 金融監管的收益:金融監管實施使金融體系穩定性增強,投資者利益有保障,目的實現。

3、 金融監管的邊界:收益與成本的均衡點

三、金融監管的基本原則(掌握)

1、依法管理;2、合理、適度競爭原則

既要避免金融業高度壟斷、排斥競爭;又要防止出現過度競爭、惡性競爭

3、自我約束和外部強制相結合原則

一般以內控為主外部監管為輔

4、綜合性監管原則

行政的、經濟的和法律的手段配套使用;5、安全穩健與風險預防原則

6、社會經濟效益原則;7、統一監管原則

四、商業銀行監管的主要內容

(一)市場準入監管——審批制,對注冊資本額的要求

(二)資本充足率:總資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資本比率不超過4%附屬資本不超過核心資本的100%,

(三)流動性監管

(四)信貸風險監管

(五)監管評級——高風險的商業銀行

(六)存款保險制度,避免破產損害債權人利用

(七)危機銀行的救助與關閉

五、金融企業的行業自律與社會監督

(一)金融企業設立行業自律組織,加強同業監督;

(二)社會監督:披露信息、審計監察和公眾監督。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經濟師資格查詢

經濟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經濟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經濟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