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病中醫診斷-2018年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診斷學考點輔導
本文為環球網校搜集整理“中風病中醫診斷-2018年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診斷學考點輔導”,希望對備考2018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考生有幫助。環球網校隨時更新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歡迎考生持續關注環球網校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頻道。
中風病中醫診斷:
(一)病名診斷
統一病名為中風病,又名卒中(內中風)。
(1)主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識昏蒙,舌強言謇或不語,遍身麻木。
(2)急性起病。
(3)病發多有誘因,未發前常有先兆征狀。
(4)好發年齡多在40歲以上。
具有主證兩個以上,急性起病,結合舌、脈、誘因、先兆、年齡等方面的特點即可確定診斷。
(二)病類診斷
(1)中絡:遍身或一側手足麻木,或兼有一側肢體力弱,或兼有口舌歪斜者。
(2)中經: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謇或不語、遍身麻木為主證,而無神識昏蒙者。
(3)中腑: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面強言謇或不語、遍身麻木、神識恍惚或迷蒙為主證者。
(4)中臟:必有神昏或昏憒、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謇或不語者。
結合臨床也可按有無神識昏蒙分為中經絡與中臟腑兩大類病。
(三)證名診斷
1.中經絡
(1)肝陽暴亢,風火上擾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語謇或不語,遍身麻木,眩暈頭痛,面紅耳赤,口苦咽干,心煩易怒,尿赤便干,舌質紅或紅絳、舌苔薄黃,脈弦有力。
(2)風痰瘀血,痹阻脈絡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面強言謇或不語,遍身麻木,頭暈目眩,舌質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膩。脈弦滑。
(3)痰熱腑實,風痰上擾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謇或不語,遍身麻木,腹脹便干便秘,頭暈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質暗紅或暗淡、苔黃或黃膩,脈弦滑或偏癱側弦滑而大。
(4)氣虛血瘀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遍身麻木,面色咣白,氣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腫脹,舌質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細緩或細弦。
(5)陰虛風動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謇或不語,遍身麻木,煩躁失眠,眩暈耳鳴,手足心熱,舌質紅絳或暗紅,少苔或無苔,脈細弦或細弦數。
2.中臟腑
(1)風火上擾清竅證:平素多有眩暈、麻木之癥,情志相激病勢突變,神識恍惚,迷蒙,半身不遂而肢體強痙拘急、便干便秘,舌質紅絳、舌苔黃膩而干,脈弦滑大數。
(2)痰濕蒙塞心神證:素體多是陽虛濕痰內蘊,病發神昏,半身不遂而肢體松懈癱軟不溫,甚則四肢逆冷,面白唇暗,痰涎壅盛,舌質暗淡、舌苔白膩,脈沉滑或沉緩。
(3)痰熱內閉心竅證:起病驟急,神昏,昏憒,鼻鼾痰鳴,半身不遂而肢體強痙拘急,項強身熱,躁擾不寧,甚則手足厥冷,頻繁抽搐,偶見嘔血,舌質紅絳、舌苔褐黃干膩,脈弦滑數。
(4)元氣敗脫,心神散亂證:突然神昏,昏憒,肢體癱軟,手撒肢冷汗多,重則周身濕冷,二便自遺,舌痿,舌質紫暗、苔白膩,脈沉緩、沉微。
變證:可見呃逆、厥逆、抽搐、嘔血癥及戴陽證。
后遺證:可見半身不遂,言語謇澀,癡呆,抽搐,癲證。
注:按上述診斷3個層次,中醫完整的診斷應包括:病名、病類;證名,如:中風病、中經絡;肝陽暴亢,風火上擾證。
(四)分期標準
(1)急性期:發病后2周以內,中臟腑最長至l個月。
(2)恢復期:發病2周或1個月至半年以內。
(3)后遺癥期:發病半年以上。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供:中風病中醫診斷-2018年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診斷學考點輔導。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更多資訊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中西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頻道。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中西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備考要做好心理準備2020-03-17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復習時間一定要保證!2020-02-19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備考技巧2020-02-18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如何科學備考2020-02-13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要持之以恒2020-02-12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四條要訣2020-02-04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怎么復習才有用?2020-01-21
- 2020年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各單元考察重點及復習指導2019-09-19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匯總2018-09-21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發熱對應的方劑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