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審計師考試《審計理論與方法》講義第七章內部控制概述


【摘要】環球網校編輯為考生整理“2017年審計師考試《審計理論與方法》講義第七章內部控制概述”的新聞,為考生發布審計師考試的相關知識點,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預祝各位都能順利通過考試。2017年審計師考試《審計理論與方法》講義第七章內部控制概述的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節 內部控制概述
一、內部控制的含義
所謂內部控制,是指被審計單位為了維護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保證其管理或者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遵守有關法規,而制定和實施相關政策、程序和措施的過程。
內部控制是管理現代化的必然產物,它的產生和發展,促使審計工作從詳細審計發展成為以測評內部控制為基礎的抽樣審計。
二、內部控制的作用
1.保護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2.保證會計及其他信息資料的真實可靠。
3.促進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經營目標的實現。
4.促進國家各項政策、法規的貫徹落實。
5.為實行制度基礎審計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編輯推薦:
【摘要】環球網校編輯為考生整理“2017年審計師考試《審計理論與方法》講義第七章內部控制概述”的新聞,為考生發布審計師考試的相關知識點,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預祝各位都能順利通過考試。2017年審計師考試《審計理論與方法》講義第七章內部控制概述的具體內容如下:
三、內部控制的分類
內部控制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1.按控制的目的,可以分為財產物資控制、會計信息控制和經營決策控制。
財產物資控制是指為了保護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所實施的控制。例如材料的驗收和領用制度、固定資產的定期盤點制度等。
會計信息控制是指為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所實施的控制。例如會計憑證的復核制度、會計記錄的定期核對制度等。
經營決策控制是指為保證經營決策的貫徹執行所實施的控制。例如質量控制、計劃控制等。
2.按控制的功能,可以分為預防式控制和察覺式控制。
預防式控制是指為防止錯弊的發生所實施的控制。例如授權審批控制、職責分工控制等。
察覺式控制是指為了及時查明已發生的錯弊所實施的控制。例如實物盤點、會計記錄核對等。
3.按控制的時間,可以分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分別是指對某項業務在發生前、發生過程中和發生后所實施的控制。
四、內部控制的局限性
1.內部控制的設置和運行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則;
2.內部控制一般僅針對常規業務活動而設置;
3.即使是設置完善的內部控制,也可能因有關人員的疏忽、誤解和判斷錯誤而失效;
4.內部控制可能因有關人員相互勾結、內外串通而失效;
5.內部控制可能因執行人員濫用職權或屈從于外部壓力而失效;
6.內部控制可能因經營環境、業務性質的改變而削弱或失效。
審計中總是存在一定的控制風險,即在審計風險模型中,控制風險始終大于零。內部控制測評不能代替實質性測試(必須做)。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閱讀完2017年審計師考試《審計理論與方法》講義第七章內部控制概述這篇文章,為了解決您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疑問,您可以登陸環球網校審計師頻道或環球網校審計師論壇與廣大朋友一起交流學習,共求進步!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審計師考試大綱匯總(4月30日更新)2020-04-30
- 2019年審計師教材變化匯總(6.27更新完畢)2019-06-27
- 審計師行業動態:邢臺市審計局按需施教加強審計干部培訓2019-04-24
- 2019年審計師考試四個階段通關攻略2019-02-28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財管目標和職能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財管含義和內容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利潤管理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非股份制企業利潤分配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股份制企業利潤分配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利潤及其分配管理2018-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