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西醫助理醫師考試針灸學要點總結


2018年中西醫結合助理醫師考試大綱已正式公布,備考已全面開始,環球網校整理搜集了“2018年中西醫助理醫師考試針灸學要點總結”,希望對準備報考的同學有所幫助。更多考試相關信息,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考試頻道。
相關推薦:2018年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針灸學》考試大綱
第一單元 經絡系統的組成
十二經脈在四肢的分布規律:手足三陽經:陽少太。手三陰經:太厥少。足三陰經:厥太少(內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內踝上8寸以上)
奇經八脈:督脈:陽脈之海任脈:陰脈之海沖脈:十二經之海;血海帶脈:約束縱行軀干的諸條經脈陰維脈:調節六陰經經氣陽維脈:調節六陽經經氣陰陽蹻脈:調節肢體運動;司眼瞼開合十五絡脈:任脈的別絡名鳩尾,從鳩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
督脈的別絡名長強,從長強分出,經背部向上散布于頭部,左右別走足太陽經。
脾之大絡名大包,從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脅部。
十二經筋起始于四肢末端,結聚于關節、骨骼部,走向軀干頭面。行于體表,不入內臟。
足三陽經筋走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結于賁(面);足三陰經筋起于足趾,循股內上行結于陰器(腹);手三陽經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結于角(頭);手三陰經筋起于手指,循臑內上行結于賁(胸)。
第二單元 腧穴的骨度定位方法
頭部前發際至后發際 12
印堂至前發際 3
第7頸椎至后發際 3
前額兩發角(頭維)9
耳后兩乳突(完骨)9
胸腹脅部胸骨上窩至胸劍 9
胸劍(歧骨)至臍中8
臍中至恥骨聯合上緣5
兩乳頭之間 8
腋窩頂點至第11肋12背腰部肩峰緣至后正中線 8
肩胛骨內緣至后正中3
上肢腋前、后紋至肘橫紋9
肘橫紋至腕側橫紋 12
下肢部恥骨聯合上緣至股骨內上髁上緣 18
脛骨內側髁下方到內踝尖 13
股骨大轉子至腘橫紋 19
腘橫紋至外踝尖 16
第三單元 主要腧穴
1、手太陰肺經肺系疾患,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尺澤(合穴):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主治:肺系實熱病;肘臂攣痛;急性吐瀉,中暑,小兒驚風列缺(絡穴;八脈交會穴通于任脈)
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紡上1.5寸主治:肺系病證;頭痛、牙痛、項部強痛、口眼歪斜等頭項部疾患。
太淵 (輸穴、原穴;八會穴之脈會)
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的橈側凹陷中主治:肺系疾患;無脈癥;腕臂痛。
魚際 (滎穴)
第1掌骨中點橈側,赤折肉際處主治:肺系熱性病(失音);小兒疳積。
少商 (井穴)
拇指橈側指甲根解旁0.1寸主治:肺系實熱證(熱病、昏迷);癲狂。
2、手陽明大腸經頭面、五官疾患,熱病,皮膚病,腸胃病,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商陽 (井穴)
食指橈側指甲根角旁0.1寸主治:齒痛、咽喉腫痛五官疾患;熱病、昏迷等熱證、急證。
合谷 (原穴)
主治:頭面五官諸疾;外感;熱病;經閉、滯產等婦產科病手三里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主治:上肢病證;腹痛、腹瀉;齒痛,頰腫。
曲池 (合穴)
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主治:上肢病證;熱病;高血壓;癲狂;腹痛、吐瀉等胃腸病;五官熱性病;癮疹,濕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
臂臑曲池與肩髃連線,曲池上7寸,三角肌止點處主治:肩臂頸病;瘰疬;目疾迎香主治:鼻塞,鼻衄,口眼歪斜;膽道蛔蟲癥。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分享:2018年中西醫助理醫師考試針灸學要點總結。更多資訊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中西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頻道。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中西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備考要做好心理準備2020-03-17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復習時間一定要保證!2020-02-19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備考技巧2020-02-18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如何科學備考2020-02-13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要持之以恒2020-02-12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四條要訣2020-02-04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怎么復習才有用?2020-01-21
- 2020年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各單元考察重點及復習指導2019-09-19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匯總2018-09-21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發熱對應的方劑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