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臉色和病人臉色的區別-2018年中西醫助理醫師考試精華考點
2018年中西醫結合助理醫師考試大綱已正式公布,備考已全面開始,環球網校整理搜集了“正常人的臉色和病人臉色的區別-2018年中西醫助理醫師考試精華考點”,希望對準備報考的同學有所幫助。更多考試相關信息,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考試頻道。
常色是人在正常生理狀態時面部的色澤表現,是精神氣血充盈、臟腑功能正常的標志之一。中國人正常面色為紅黃隱隱,明潤含蓄,是有神氣(光明潤澤)、有胃氣(隱約微黃、含蓄不露)的表現。常色因時間、氣候、環境等的變化,又有主色、客色的區別。主色是終生不變的面色,由遺傳或環境而致面色偏白偏黑、或紅或黃等。客色是隨四時、晝夜、氣候變化而有相應變化的面色,如白晝氣行于陽,面色光輝而外映,夜晚氣行于陰,面色明潤而內含,晴天面色紅潤,陰雨天面色偏暗等。主色和客色都屬常色,與病色的區別在于無其他異常病癥,臨床須予鑒別。病色是指人體在疾病狀態時的面部色澤異常變化。病色的出現,不論何色,或晦暗枯槁,或鮮明暴露,或雖明潤含蓄,但不應時應位(與正常的出現時間和部位分布不一致),或某色獨見,都是病色。病色根據其光澤變化,又分為善色和惡色兩種。五色光明潤澤為善色,雖病而臟腑精氣未衰,胃氣尚榮于面,疾病預后良好。五色晦暗枯槁為惡色,說明臟腑精氣衰敗,胃氣虛竭而不能榮潤于面,疾病預后不良。臨床上,可根據病色的光澤變化,判斷病情輕重和預后。如善色轉為惡色,面色由潤澤而轉為晦暗,病情加重,疾病惡化;惡色轉為善色,面色由晦暗而轉為明潤,病情減輕,疾病好轉。
病色有青、赤、黃、白、黑五色的不同,其所主病證也不同,稱為五色主病:①青色為肝色,主寒證、痛證、瘀血和驚風,以肝病為主。寒主收引,經脈拘急,血行不暢,面色青黑;疼痛甚則面青而呈陣發性,由經脈瘀滯不通,血無以上榮于面所致;瘀血是血脈不通,凝滯于局部的病變,也可呈現面色青紫,而且舌質可有青紫瘀斑征象;小兒驚風,由肝陽偏亢,風火內動,血不養筋所致,因氣血無以上潤于面而面色發青,并伴發熱、抽搐等癥。②赤色為心色,主熱證,以心病為主。心主血,血得熱則行,熱盛則血脈充盈,血色上榮于面,所以面呈紅赤色。如外感實熱或臟腑實熱內盛,則面部通紅,舌紅,脈數,伴發熱煩渴等癥。如腎陰虛虧,水不濟火,心火上炎,則兩顴潮紅、面色嬌嫩,伴盜汗、心煩、手足心熱等癥。至于久病重病患者面色蒼白,卻時而泛紅如妝,嫩紅帶白,游移不定,多由虛陽上越所致,是真寒假熱的危重征象。③黃色為脾色,主濕證和虛證,以脾病為主。脾主運化,脾不健運則水濕內停,氣血不充,所以面色發黃。淡黃而無光澤,稱為萎黃,常見于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面黃虛浮,稱為黃胖,多由脾虛蟲病失血所致。面目和全身皮膚色黃,為黃疸病主癥,由濕邪引起。黃色鮮明如橘子色,屬陽黃,為濕熱熏蒸之故;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分享:正常人的臉色和病人臉色的區別-2018年中西醫助理醫師考試精華考點。更多資訊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中西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頻道。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中西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備考要做好心理準備2020-03-17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復習時間一定要保證!2020-02-19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備考技巧2020-02-18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如何科學備考2020-02-13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要持之以恒2020-02-12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四條要訣2020-02-04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怎么復習才有用?2020-01-21
- 2020年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各單元考察重點及復習指導2019-09-19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匯總2018-09-21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發熱對應的方劑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