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經濟師考試《中級財稅》考點財政支出的規模


【摘要】2016年經濟師考試備考正在進行中,環球網校為方便考生備考特整理了考試相關備考資料供大家參考,以下是網校分享的“2016年經濟師考試《中級財稅》考點財政支出的規模”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資料敬請關注環球經濟師考試頻道!
相關推薦:2016年經濟師考試《中級財稅》考點匯總
財政支出規模的衡量指標:
可以用財政支出規模的絕對量和相對量來衡量財政支出規模。常用財政支出的相對量作為衡量和考察財政支出的指標。
用財政支出占國民收人的比重來衡量財政分配的規模,反映了財政分配的真實規模,也反映了財政分配對國民經濟的作用程度,更能反映財政分配的真實狀況。
國民收入與國民生產總值的差異:國民收入中包含物質生產領域所新創造的價值,非物質生產領域所獲的收入并不包括在其中;國民生產總值不僅包括非物質生產領域所獲得的收入,還包括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以及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等。
用國民生產總值作分母衡量財政支出的規模好于用國民收入作分母衡量財政支出的規模的原因在于:
(1)隨著產業結構的變化,忽略第三產業的產值無法反映國民經濟的全貌。
(2)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應將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統計在內。
(3)隨著技術水平不斷發展,很難扣除折舊。
財政支出的增長趨勢:
財政支出無論是從絕對量上還是從相對量上來看,在世界各國都呈現出上升的趨勢。
對財政支出增長現象的解釋主要有:瓦格納的“政府活動擴張法則”、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長引致論”、馬斯格雷夫和羅斯托的“經濟發展階段論”等。
(一)瓦格納的“政府活動擴張法則”
主要觀點是:現代工業的發展會引起社會進步的要求,社會進步必然導致國家活動的增長,因“政府職能不斷擴大以及政府活動持續增加”導致公共支出增長。
政府活動不斷擴張所帶來的公共支出不斷增長,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客觀規律。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本文小編整理“2016年經濟師考試《中級財稅》考點財政支出的規模”,供經濟師考試的考生參考。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摘要】2016年經濟師考試備考正在進行中,環球網校為方便考生備考特整理了考試相關備考資料供大家參考,以下是網校分享的“2016年經濟師考試《中級財稅》考點財政支出的規模”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資料敬請關注環球經濟師考試頻道!
相關推薦:2016年經濟師考試《中級財稅》考點匯總
(二)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長導致論”
觀點:公共支出的增長只是由于公共收入的增長而造成的,并將導致公共支出增長的因素歸結為兩種:
1.內在因素在稅收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民收入的增加,政府所征得的稅收收入必然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政府支出隨之上升。
2.外在因素財政收入因動蕩原因增加后,很難再降低。
鑒于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的存在,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公共支出和公共收入總是同步增加的。
(三)馬斯格雷夫和羅斯托的“經濟發展階段論”
馬斯格雷夫和羅斯托用經濟發展階段論解釋公共支出增長的原因:
(1)在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政府投資一般在社會總投資中占有較高的比重;
(2)在經濟發展的中期階段,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加強;
(3)在經濟發展的成熟階段,公共支出的結構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公共支出逐步轉向以教育、保健和社會福利為主的支出結構,使公共支出增長速度加快。
我國的財政支出規模分析:
從1978年至1996年我國財政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以及中央財政支出占全國財政支出總額的比重都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
下降的原因:
(1)政策性調整原因要實現“政企分開”;
(2)管理水平的原因該上繳的財政收入未能及時、足額地繳入國庫;
(3)管理體制上的原因預算外財政支出的問題;
(4)統計原因根據三次產業的原則劃分。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本文小編整理“2016年經濟師考試《中級財稅》考點財政支出的規模”,供經濟師考試的考生參考。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