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第六章 溫下


方劑學充分體現了中醫的特色,集中反映在它在臨床上體現出整體動態的特點。中醫學的基本特點,整體觀思想,動態的思想,在《方劑學》中反映得非常突出。 因此,它是中醫學和現代醫學在學科的重視上很大差別的一個方面。現代醫學重藥輕方,它是以藥物為基本單元,即使有方,也把它還原為藥。中醫學有輕藥重方的特點,有些人說,重藥更重方。為方便大家復習方劑學各章節考點,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為備考2016年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的考生提供“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第六章 溫下”,預祝大家順利通過2016年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匯總
第一節 大黃附子(細辛)湯
組成:大黃9g 附子9g 細辛3g
功用:溫里散寒,通便止痛(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第六章 溫下)。
主治:寒積腹痛。便秘腹痛,脅下偏痛,發熱,手足不溫,舌苔白膩,脈弦緊。
方解:本方為溫下之代表方。附子辛熱,溫里散寒,止付脅疼痛為君藥;大黃瀉下通便,蕩滌腸胃積滯為臣藥。細辛辛溫宣通,散寒止痛,助附子溫里散寒止痛為佐藥。方中大黃性雖苦寒,但有大量附子之辛熱,則苦寒之性被制,而瀉下之功尤存,此為去性存用。
1、附子――走而不守;細辛――辛散走竄。故用之。
2、大黃配芒硝――攻下熱結;大黃配桃仁――瀉熱破瘀;大黃配附子-攻下寒積。
以上是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整理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第六章 溫下,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更多資訊敬請關注我網中西醫醫師考試頻道。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方劑學充分體現了中醫的特色,集中反映在它在臨床上體現出整體動態的特點。中醫學的基本特點,整體觀思想,動態的思想,在《方劑學》中反映得非常突出。 因此,它是中醫學和現代醫學在學科的重視上很大差別的一個方面。現代醫學重藥輕方,它是以藥物為基本單元,即使有方,也把它還原為藥。中醫學有輕藥重方的特點,有些人說,重藥更重方。為方便大家復習方劑學各章節考點,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為備考2016年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的考生提供“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第六章 溫下”,預祝大家順利通過2016年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匯總
第二節 溫脾湯
組成:大黃15g 當歸 生姜各9g 附子 人參 芒硝 甘草各6g(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第六章 溫下)
簡捷記憶:芒當,為姜大人附子甘杯。
功用:攻下寒積,溫補脾陽。
主治:寒積腹痛。便秘腹痛,臍下絞結,繞臍不止,手足欠溫,苔白不渴,脈沉弦而遲。
方解:本方證治系由脾陽不足,寒積中阻所致。以附子溫補脾陽,祛除寒邪;大黃瀉下,攻逐積滯大黃性雖寒,但有附子之辛熱,則去性存用。芒硝、當歸潤腸軟堅;干姜溫中助陽;人參合甘草益氣補脾,且甘草又能調和諸藥。本方諸藥合用,有寓溫補于攻下的配伍特點。
第三節 三物備急丸
組成:大黃、干姜、巴豆
功用:攻逐寒積。
主治:寒實腹痛。猝然心腹脹痛,痛如錐刺,氣急,大便不通。
以上是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整理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第六章 溫下,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更多資訊敬請關注我網中西醫醫師考試頻道。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備考要做好心理準備2020-03-17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復習時間一定要保證!2020-02-19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備考技巧2020-02-18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如何科學備考2020-02-13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要持之以恒2020-02-12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四條要訣2020-02-04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怎么復習才有用?2020-01-21
- 2020年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各單元考察重點及復習指導2019-09-19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匯總2018-09-21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發熱對應的方劑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