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第四章 扶正解表
方劑學充分體現了中醫的特色,集中反映在它在臨床上體現出整體動態的特點。中醫學的基本特點,整體觀思想,動態的思想,在《方劑學》中反映得非常突出。 因此,它是中醫學和現代醫學在學科的重視上很大差別的一個方面。現代醫學重藥輕方,它是以藥物為基本單元,即使有方,也把它還原為藥。中醫學有輕藥重方的特點,有些人說,重藥更重方。為方便大家復習方劑學各章節考點,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為備考2016年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的考生提供“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第四章 扶正解表”,預祝大家順利通過2016年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匯總
第一節 敗毒散
組成:柴胡 前胡 川芎 枳殼 羌活 獨活 茯苓 桔梗 人參各9g 甘草5g
方歌:人參敗毒茯苓甘,枳桔柴前羌獨芎,薄荷少許姜三片,時行感冒有奇功。
簡捷記憶:活芎參茯草梗,二胡枳荷羌攻。
功用:散寒祛濕,益氣解表(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第四章 扶正解表)。
主治:氣虛外感證。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淡苔白,脈浮而按之無力。
方解:本證證治正氣素虛,又外感風寒濕邪所致的氣虛外感的病證。治之當以散寒祛濕,益氣解表。方中用二活為君藥,辛溫發散,通治一身上下之風寒濕邪;川芎行氣祛風,柴胡疏散解肌退熱,為臣藥,以助二活驅散外邪。桔梗宣肺,枳殼降氣,前胡祛痰,茯苓滲濕,有宣有降,并以祛痰滲濕,以宣利肺氣,皆為佐藥;甘草益氣和中,生姜、薄荷為引,以助解表,為佐使之品。方中人參亦屬佐藥,但意義有二:扶助正氣以祛邪外出;散中有補,不致耗傷真元。
1、本方還可以用治外邪里陷所致的痢疾。其證為外邪從表陷里,用此方疏散表邪,表氣疏通,里滯亦除,其痢自止。此為“逆流挽舟”之法。
2、本方又名人參敗毒散。
以上是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整理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第四章 扶正解表,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更多資訊敬請關注我網中西醫醫師考試頻道。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方劑學充分體現了中醫的特色,集中反映在它在臨床上體現出整體動態的特點。中醫學的基本特點,整體觀思想,動態的思想,在《方劑學》中反映得非常突出。 因此,它是中醫學和現代醫學在學科的重視上很大差別的一個方面。現代醫學重藥輕方,它是以藥物為基本單元,即使有方,也把它還原為藥。中醫學有輕藥重方的特點,有些人說,重藥更重方。為方便大家復習方劑學各章節考點,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為備考2016年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的考生提供“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第四章 扶正解表”,預祝大家順利通過2016年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匯總
附方:
荊防敗毒散:羌活、柴胡、前胡、枳殼、茯苓、荊芥、防風、桔梗、川芎各5g,甘草3g。功用:發汗解表,散風祛濕(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第四章 扶正解表)。主治:外感風寒濕邪,以及時疫瘧疾、痢疾、瘡瘍具有風寒濕表證者。
第二節 參蘇飲
組成:人參 紫蘇葉 葛根 半夏 前胡 茯苓各6g 木香 枳殼 桔梗 陳皮 炙甘草各4g
方歌:參蘇飲內用陳皮,枳殼前胡半夏齊,干葛木香干桔茯,氣虛外感最相宜。
功用:益氣解表,理氣化痰。
主治:虛人外感風寒,內有痰飲證。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膈滿悶,倦怠無力,氣短懶言,舌苔白,脈弱。
方解:蘇葉、葛根為君,發散風寒,解肌透邪。前胡、半夏、桔梗止咳化痰,宣降肺氣;陳皮、枳殼理氣寬胸,為臣。人參益氣,扶正托邪;茯苓健脾,滲濕消痰;木香行氣,醒脾暢中;甘草補氣安中,和諸藥。
第三節 再造散
組成:黃芪6g 人參3g 桂枝3g 甘草1.5g 熟附子3g 細辛2g羌活3g 防風3g 川芎3g 煨生姜3g。另棗二枚,加赤芍共煮。
方歌:再造散用參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參,細辛煨姜大棗入,陽虛外感服之安。
簡捷記憶:再造桂枝湯,芪附芎人羌辛防。
功用:助陽益氣,解表散寒。
主治:陽氣虛弱,外感風寒。惡寒發熱,熱輕寒重,無汗肢冷,倦怠嗜臥,面色蒼白,語言低微,舌淡苔白,脈沉無力,或浮大無力。
方解:方中人參、黃芪、附子補氣助陽,既能助藥勢以鼓邪外出,又可預防陽隨汗脫;桂枝、細辛、羌活、川芎、防風疏風散寒,以解表祛邪。芍藥合營,炒則寒性減,起佐制之功;煨生姜溫胃,大棗滋脾生津,合以升騰脾胃生發之氣,調營衛而資汗源。甘草和諸藥。
1、細辛為陽虛外感之必用藥。
2、為防藥運無力,故用川芎。
以上是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整理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第四章 扶正解表,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更多資訊敬請關注我網中西醫醫師考試頻道。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方劑學充分體現了中醫的特色,集中反映在它在臨床上體現出整體動態的特點。中醫學的基本特點,整體觀思想,動態的思想,在《方劑學》中反映得非常突出。 因此,它是中醫學和現代醫學在學科的重視上很大差別的一個方面。現代醫學重藥輕方,它是以藥物為基本單元,即使有方,也把它還原為藥。中醫學有輕藥重方的特點,有些人說,重藥更重方。為方便大家復習方劑學各章節考點,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為備考2016年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的考生提供“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第四章 扶正解表”,預祝大家順利通過2016年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匯總
附方:
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6g,附子9g,細辛3g。功用:助陽解表。主治:少陰病始得,反發熱,脈沉者。
第四節 加減葳蕤湯
組成:生葳蕤(玉竹)9g 生蔥白6g 桔梗5g 東白薇3g 淡豆豉9g 蘇薄荷5g 炙甘草1.5g 紅棗二枚
方歌:加減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隨,草棗薄荷共八味,滋陰發汗功可慰。
功用:滋陰解表(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第四章 扶正解表)。
主治:陰虛外感風熱證。頭痛身痛,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煩,口渴,咽干,舌紅脈數。
方解:葳蕤為君,入肺胃經,味甘性寒,為滋陰潤燥的主藥,長于養陰,且滋而不膩,用以潤肺養胃,清熱生津。臣以蔥白、淡豆豉、薄荷疏散外邪。白薇味苦性寒,其性降泄,善于清熱而不傷陰,于陰虛有熱者為宜。桔梗宣肺止咳以祛痰,大棗養血,甘草調和諸藥。
1、本方專為素體陰虛,感受風熱而設。以身熱微寒,咽干口燥,舌紅,苔薄白,脈數為證治要點。
2、滋陰藥:玉竹、麥冬、石斛、沙參――氣分滋陰藥,滋而不膩,生津止渴;生地、玄參、天冬――血分滋陰藥,滋而微膩,養陰涼血。
附方:
蔥白七味飲:蔥白9g,葛根9g,新豆豉6g,生姜6g,生麥冬9g,干地黃9g。功用:養血解表。主治:病后陰血虧虛,調攝不慎,感受外邪。或失血之后,感受風寒,頭痛發熱,微寒無汗。
以上是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整理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方劑學2016年復習講義第四章 扶正解表,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更多資訊敬請關注我網中西醫醫師考試頻道。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備考要做好心理準備2020-03-17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復習時間一定要保證!2020-02-19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備考技巧2020-02-18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如何科學備考2020-02-13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要持之以恒2020-02-12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四條要訣2020-02-04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怎么復習才有用?2020-01-21
- 2020年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各單元考察重點及復習指導2019-09-19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匯總2018-09-21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發熱對應的方劑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