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工商》練習卷七


【摘要】2016年經濟師考試備考正在進行中,網校為方便大家備考特整理了考試相關資料,本文分享了“2016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工商》練習卷七”。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并預祝各位考友在2016年中級經濟師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更多復習資料請關注環球網校經濟師考試頻道!
一、單項選擇題
1、我國《專利法》規定,發明專利權保護期限為【C】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期限均為【】年
A.10,20
B.10,10
C.20,10
D.20,20
【答案解析】:我國《專利法》規定,發明專利權保護期限為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期限均為10年。參見教材P195
2、我國《商標法》規定,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D】年
A.25
B.20
C.15
D.10
【答案解析】:我國商標法規定,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10年,但期滿前可以續展10年,并且也可以一直續展下去。參見教材P195
3、知識產權的組成部分中,保護費用最高的是【B】
A.商標
B.專利
C.商業秘密
D.技術措施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策略。在實施過程中,專利的保護費用最高,其次是商標、技術措施、商業秘密保護。參見教材P196
4、當事人之間共同就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統的研究開發所訂立的合同稱為【A】
A.委托開發合同
B.合作開發合同
C.技術咨詢合同
D.技術服務合同
【答案解析】:委托開發合同是指當事人之間共同就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統的研究開發所訂立的合同。參見教材P197
5、專利權轉讓合同必須經過【B】方才有效
A.專利局登記和公告
B.專利行政部門登記
C.工商局登記
D.稅務局登記并公告
【答案解析】:專利權轉讓合同必須經過專利行政部門登記方才有效。參見教材P197
6、一方當事人(受托方)以技術知識為另一方(委托方)解決特定技術問題所訂立的合同稱為【B】
A.技術咨詢合同
B.技術服務合同
C.技術開發合同
D.技術中介合同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技術服務合同的含義。參見教材P198
7、適宜于產品創新而不適宜于工藝創新的組織結構是【B】
A.直線制組織結構
B.事業部制組織結構
C.矩陣制組織結構
D.規劃—目標結構組織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技術創新與企業組織結構。事業部制組織結構適宜于產品創新而不適宜于工藝創新。參見教材P180
8、既適宜于產品創新而適宜于工藝創新的組織結構是【C】
A.規劃—目標結構組織
B.事業部制組織結構
C.矩陣制組織結構
D.直線制組織結構
【答案解析】:矩陣結構既有利于產品創新,也適宜開展工藝創新。參見教材P181
9、如果企業的資金比較充足,實力雄厚,企業內部又有較多的技術人員,可以采用的內部技術創新組織模式是【A】
A.內企業家
B.技術創新小組
C.新事業發展部
D.企業技術中心
【答案解析】:如果企業的資金比較充足,實力雄厚,企業內部又有較多的技術人員,可以采用的內部技術創新組織模式是內企業家。參見教材P181
10、所謂【B】,是指為完成某一創新項目臨時從各部門抽調若干專業人員而成立的一種創新組織
A.內企業家
B.技術創新小組
C.新事業發展部
D.企業技術中心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技術創新小組的含義。所謂技術創新小組是指為完成某一創新項目臨時從各部門抽調若干專業人員而成立的一種創新組織。參見教材P182
11、【D】在本企業的科技開發活動中,起著主導和牽頭作用,具有權威性,處于核心和中心地位
A.內企業家
B.技術創新小組
C.新事業發展部
D.企業技術中心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企業技術中心的地位。企業技術中心在本企業的科技開發活動中,起著主導和牽頭作用,具有權威性,處于核心和中心地位。參見教材P182
12、企業聯盟的主要形式是【D】
A.創新聯盟
B.生產聯盟
C.人員聯盟
D.技術聯盟
【答案解析】:企業聯盟的主要形式是技術聯盟。參見教材P184
13、垂直供應鏈型的企業適宜采用的企業聯盟模式是【C】
A.平行模式
B.聯邦模式
C.星形模式
D.網絡模式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企業聯盟的模式。垂直供應鏈型的企業適宜采用星形模式。參見教材P184
14、企業聯盟有若干組織運行模式,適用于快速開發高新技術產品的模式是【D】
A.星形模式
B.鏈形模式
C.平行模式
D.聯邦模式
【答案解析】:聯邦模式可用于高新技術產品的快速聯合開發。參見教材P184表6-5
15、在R&D項目管理實施過程,【C】是項目生命周期中時間最長、完成的工作量最大、資源消耗最多的階段
A.開發階段
B.概念階段
C.實施階段
D.結束階段
【答案解析】:實施階段是項目生命周期中時間最長、完成的工作量最大、資源消耗最多的階段。參見教材P186
16、為了提高企業的R&D績效,許多企業采取了各種管理工具、技術和組織模式應用于企業的R&D活動中,其中不包括【D】
A.質量功能部署
B.關鍵路徑法
C.客戶評價法
D.標桿超越法
【答案解析】:改善企業R&D績效水平的管理工具有質量功能部署、客戶評價法、關鍵路徑法和集成產品設計等。參見教材P186
17、技術在國家、地區、行業內部或之間以及技術自身系統內輸出與輸入的活動過程,包括技術成果、信息、能力的轉讓、移植、引進、交流和推廣普及這種情況是【A】
A.技術轉移
B.技術擴散
C.技術轉讓
D.技術交易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技術轉移的含義。技術轉移是指技術在國家、地區、行業內部或之間以及技術自身系統內輸出與輸入的活動過程,包括技術成果、信息、能力的轉讓、移植、引進、交流和推廣普及。參見教材P187
18、技術轉移的主要形式是【B】
A.無償轉移
B.有償轉移
C.有意識轉移
D.無意識轉移
【答案解析】:技術轉移的主要形式是有償轉移。參見教材P187
19、【C】是指擁有技術的一方通過某種方式將其技術出讓給另一方使用的行為
A.技術轉移
B.技術擴散
C.技術轉讓
D.技術引進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技術轉讓的含義。技術轉讓是指擁有技術的一方通過某種方式將其技術出讓給另一方使用的行為。參見教材P188
20、只從國外購入機器設備而不買入軟件技術的行為,一般稱為【C】
A.技術引進
B.技術轉移
C.設備進口
D.設備轉移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設備進口的含義。只從國外購入機器設備而不買入軟件技術的行為,一般稱為設備進口。參見教材P188
21、技術轉移中效果較好和最有前景的途徑之一是【A】
A.產學研聯盟
B.創辦新企業
C.技術許可證
D.信息傳播
【答案解析】:產學研聯盟是技術轉移中效果較好和最有前景的途徑之一。參見教材P188
22、技術轉移方式中,對弱小企業難以實施的方式是【C】
A.信息傳播
B.技術幫助
C.技術并購
D.創辦新企業
【答案解析】:技術并購方式對弱小企業難以實施。參見教材P189
23、技術供需雙方對技術所有權、使用權和收益權進行轉移的契約行為稱為【D】
A.技術擴散
B.技術轉讓
C.技術轉移
D.技術交易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技術交易的含義。技術交易是指技術供需雙方對技術所有權、使用權和收益權進行轉移的契約行為。參見教材P190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本文環球網校小編集中整理“2016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工商》練習卷七”供大家參考。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摘要】2016年經濟師考試備考正在進行中,網校為方便大家備考特整理了考試相關資料,本文分享了“2016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工商》練習卷七”。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并預祝各位考友在2016年中級經濟師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更多復習資料請關注環球網校經濟師考試頻道!
24、在技術交易程序中,賣者技術交易的首要程序是【A】
A.根據市場需求和經營機構的客觀情況來確定經營目標
B.進入賣方成果庫,查找本企業需要的技術
C.在選擇技術之前弄清本企業資源優勢、現有設備和銷售渠道,明白需要什么技術
D.尋求法律援助,找律師事務所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技術交易的基本程序。選項BCD都是買者技術交易的程序,其中選項C是其首要程序。參見教材P191
25、在我國,專利權是以【A】原則授予的
A.申請在先
B.舉證在先
C.使用在先
D.收益大小
【答案解析】:在我國,專利權是以申請在先原則授予的。參見教材P191
26、特許專營的被特許方與特許方之間是一種【B】
A.聯盟關系
B.買賣關系
C.委托代理關系
D.母子公司關系
【答案解析】:特許專營的被特許方與特許方之間是一種買賣關系。參見教材P192
27、熊彼特認為,創新的目的是【C】
A.擴大市場
B.降低成本
C.獲取潛在的利潤
D.樹立品牌形象
【答案解析】:熊彼特認為,“創新”就是把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即“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其目的是為了獲取潛在的利潤。參見教材P170
28、新產品的圖紙、說明書是在【C】階段產出的可度量成果
A.基礎研究
B.發明
C.開發
D.創新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研究、發明、開發和創新的投入產出。新產品的圖紙、說明書是在開發階段產出的可度量成果。參見教材P171表6-1
29、在研究、發明、開發和創新活動中,專利申請、論文、報告是在【B】階段產出的可度量成果
A.基礎研究
B.發明
C.開發
D.創新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研究、發明、開發和創新的投入產出。專利申請、論文、報告是在發明階段產出的可度量成果。參見教材P171表6-1
30、工廠企業開發部門從事發展性開發屬于短期創新,一般需要【A】年
A.2~3
B.5
C.6
D.8~10
【答案解析】:工廠企業開發部門從事發展性開發屬于短期創新,一般需要2~3年。參見教材P172
31、應用性技術開發屬于中期創新,大概需要【B】年左右
A.2~3
B.5
C.8~10
D.6
【答案解析】:應用性技術開發屬于中期創新,大概需要5年左右。參見教材P172
32、由火柴盒包裝箱發展起來的集裝箱是【A】
A.產品創新
B.工藝創新
C.資本節約型技術創新
D.勞動節約型技術創新
【答案解析】:由包裝箱發展為集裝箱屬于產品創新中的漸進的產品創新。參見教材P172
33、由收音機發展到組合音響是【C】
A.資本節約型技術創新
B.勞動節約型技術創新
C.產品創新
D.工藝創新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產品創新。漸進(改進)的產品創新是指在技術原理沒有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基于市場需要對現有產品所做的功能上的擴展和技術上的改進。由收音機發展到組合音響就屬于這類創新。參見教材P172
34、企業創新的經驗表明,企業創新的核心活動是【C】
A.管理創新
B.制度創新
C.產品創新
D.工藝創新
【答案解析】:產品創新是企業創新的核心活動。參見教材P172
35、工藝創新,也稱為【C】,是指產品的生產技術變革
A.原始創新
B.集成創新
C.過程創新
D.管理創新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工藝創新。工藝創新,也稱為過程創新,是指產品的生產技術變革。參見教材P172
36、在產品隨生命周期的成長變化中,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頻率的變化規律是【B】
A.產品創新頻率由低到高遞增,工藝創新頻率呈谷狀延伸
B.產品創新頻率由高到低遞減,工藝創新頻率呈峰狀延伸
C.產品創新頻率呈峰狀延伸,工藝創新頻率由高到低遞減
D.產品創新頻率呈谷狀延伸,工藝創新頻率由低到高遞增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的關系。產品創新頻率由高到低遞減,工藝創新頻率呈峰狀延伸。參見教材P173
37、集成創新的主體是【C】
A.國家
B.集體
C.企業
D.個人
【答案解析】:集成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參見教材P174
38、最常見、最基本的創新形式是【B】
A.產品創新
B.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C.原始創新
D.集成創新
【答案解析】: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是最常見、最基本的創新形式。參見教材P174
39、【C】為科技創新提供動力源泉
A.產品創新
B.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C.原始創新
D.集成創新
【答案解析】:原始創新為科技創新提供動力源泉。參見教材P174
40、需求拉動的創新過程模型指明技術創新活動的出發點是【D】
A.基礎研究
B.應用研究
C.生產制造
D.市場需求
【答案解析】:需求拉動的創新過程模型指明市場需求信息是技術創新活動的出發點。參見教材P175
41、研究開發是創新構思的主要來源,這是【D】創新過程模型的基本觀點
A.系統集成和網絡模型
B.國家創新系統
C.需求拉動
D.技術推動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六代具有代表性的創新過程模型。技術推動的創新過程模型的基本觀點是,研究開發是創新構思的主要來源。參見教材P175
42、創新過程的交互作用模型表明【A】
A.技術創新是技術和市場交互作用共同引發的
B.市場需求信息是技術創新活動的出發點
C.研究開發是創新構思的主要來源
D.創新模型內各要素應該具有平行且整合發展的特性
【答案解析】:創新過程的交互作用模型表明,技術創新是技術和市場交互作用共同引發的。參見教材P176
43、交互作用創新過程模型的研發組織一般為【C】
A.企業研究實驗室
B.業務單元
C.研發項目
D.企業聯盟
【答案解析】:交互作用創新過程模型的研發組織一般為研發項目。參見教材P177表6-3
44、在技術創新過程模型中,【B】最為顯著的特征是它代表了創新的電子化和信息化過程,更多地使用老師系統來輔助開發工作,仿真模擬技術部分替代了實物原型
A.一體化創新過程模式
B.系統集成和網絡模型
C.需求拉動的創新過程模型
D.交互作用模式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系統集成和網絡模型的顯著特征。參見教材P178
45、在2006年我國頒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C】是科學創新體系的主體
A.企業
B.政府
C.科研機構和大學
D.中介機構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國家創新體系。我國國家創新體系的組織安排包括六個系統和四個基礎平臺,其中六個系統之一是以科研機構和大學為主體的科學創新體系。參見教材P179
46、適宜工藝創新不利于產品創新的組織結構是【A】
A.直線制
B.職能制
C.矩陣結構
D.事業部制
【答案解析】:直線制組織結構適宜工藝創新不利于產品創新。參見教材P180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本文環球網校小編集中整理“2016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工商》練習卷七”供大家參考。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摘要】2016年經濟師考試備考正在進行中,網校為方便大家備考特整理了考試相關資料,本文分享了“2016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工商》練習卷七”。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并預祝各位考友在2016年中級經濟師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更多復習資料請關注環球網校經濟師考試頻道!
多項選擇題
1、知識產權的特征主要有【ACDE】
A.專有性
B.永久性
C.地域性
D.知識產權的獲得需要法定的程序
E.知識產權主體權利具有財產和人身雙重權利
【答案解析】:知識產權具有時間性,而不是永久性。參見教材P194
2、技術創新小組的主要特點有【ACDE】
A.技術創新小組組成人員少,工作效率高
B.技術創新小組是一個長期性組織
C.技術創新小組是一個開放性組織
D.技術創新小組是一種典型的簡單矩陣式結構
E.技術創新小組多為扁平型
【答案解析】:技術創新小組是一個短期性組織,所以選項B不選。參見教材P182
3、企業外部的技術創新組織模式有【ABE】
A.“產”、“學”、“研”聯盟
B.企業—政府模式
C.技術創新小組
D.新事業發展部
E.企業聯盟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企業外部的技術創新組織模式。選項CD屬于企業內部的技術創新組織模式。參見教材P183
4、兩個或兩個以上對等經濟實體,為了共同的戰略目標,通過各種協議而結成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要素水平式雙向或多向流動的松散型網絡組織體這稱為【ABC】
A.企業聯盟
B.動態聯盟
C.虛擬企業
D.戰略伙伴
E.網絡聯盟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企業聯盟的含義。企業聯盟也稱為動態聯盟或虛擬企業。參見教材P183
5、企業聯盟的主要特點有【ABCE】
A.目標產品性
B.優勢性
C.臨時性
D.結構的高聳性
E.組織的柔性
【答案解析】:企業聯盟的主要特點是:目標產品性、優勢性、連續的虛擬性、組織的柔性、結構是扁平性的。參見教材P184
6、一般而言,企業聯盟的組織運行模式有【BDE】
A.矩形模式
B.星形模式
C.交叉模式
D.平行模式
E.聯邦模式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企業聯盟的組織運行模式。企業聯盟的組織運行模式包括星形模式、平行模式和聯邦模式三種類型。參見教材P184
7、要順利完成一個R&D項目,需要六種人,包括【ABCD】
A.項目協調者
B.創新思想家
C.市場看門人
D.項目擁護人
E.內企業家
【答案解析】:要順利完成一個R&D項目,需要六種人,即:創新思想家、技術看門人、市場看門人、項目擁護人、項目管理者和項目協調者。參見教材P185
8、企業管理者主要根據R&D人員的【ABCE】等幾個方面進行績效評估
A.技術創新項目計劃完成進度
B.項目完成質量
C.出勤率
D.經驗水平
E.團隊協作精神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R&D人員績效評價方法。企業管理者主要根據R&D人員的技術創新項目計劃完成進度、項目完成質量、出勤率和團隊協作精神等幾個方面進行績效評估。參見教材P185
9、R&D項目可分為【BDE】
A.國際級R&D項目
B.國家級R&D項目
C.區域級R&D項目
D.省級R&D項目
E.企業級R&D項目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R&D項目的類型。R&D項目可分為國家級R&D項目、省級R&D項目和企業級R&D項目。參見教材P185
10、R&D項目管理實施過程包括【BCDE】
A.反饋階段
B.實施階段
C.開發階段
D.概念階段
E.結束階段
【答案解析】:項目管理實施過程分為四個階段:概念階段、開發階段、實施階段、結束階段。參見教材P186
11、在項目管理實施過程中,實施階段管理的重點是【ABCD】
A.指導
B.監督
C.控制
D.預測
E.決策
【答案解析】:實施階段管理的重點是指導、監督、預測、控制。參見教材P186
12、R&D的績效指標應涵蓋【BCE】
A.效益
B.柔性
C.質量
D.數量
E.創新
【答案解析】:R&D的績效指針應涵蓋效率、質量、柔性、創新。參見教材P186
13、技術轉移的特點有【ABC】
A.它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具有綜合性
B.技術轉移的主要形式是有償轉移
C.兼有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的雙重特點
D.具有專業性
E.具有系統性
【答案解析】:技術轉移的特點之一是綜合性,所以不選D;且不包括系統性,所以不選E。參見教材P187
14、技術轉移的方式中,技術幫助的優點有【ABC】
A.能在關鍵時刻滿足企業的特殊需要
B.可減少企業獲取技術的成本
C.能促進人員之間的技術交流
D.能找到合適的老師參與
E.管理較為容易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技術轉移方式中技術幫助的優點。技術幫助的缺點有難以找到合適的老師參與、管理較為困難,所以選項DE不選。參見教材P189
15、影響技術轉移成功的客觀規律包括【BCDE】
A.技術轉移的梯度最大律
B.技術轉移的信息傳遞律
C.技術轉移的適用律
D.技術轉移的風險律
E.技術轉移的加速律
【答案解析】:影響技術轉移成功的客觀規律主要有技術轉移的梯度最小律、信息傳遞律、人才載體律、適用律、引力最大律、創新發展律、風險律、保密與傳播矛盾律、加速律。參見教材P189—190
16、技術交易的主要特點有【ABE】
A.技術出口不是企業的直接目的
B.技術貿易比一般商品貿易復雜
C.技術貿易轉讓的是技術的所有權
D.技術買賣的標的可以是有形的商品,也可以是無形的技術知識
E.只有當企業認為出售技術會比利用這種技術生產產品帶來的利潤更大時,它才會出口這種技術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技術交易的主要特點。技術貿易轉讓的是技術的使用權,而不能轉讓技術的所有權,所以選項C不選。技術買賣的標的不是有形的商品,而是無形的技術知識,所以選項D錯誤。
17、國際技術貿易的內容包括【ACD】
A.專有技術
B.人身權
C.專利技術
D.商標
E.以上選項都對
【答案解析】:國際技術貿易的內容包括專利、商標、工業產權、專有技術。參見教材P191
18、商標大體上可分為三類,即【ACE】
A.制造商標
B.生產商標
C.商業商標
D.工業商標
E.服務商標
【答案解析】:商標大體上可分為三類:制造商標、商業商標和服務商標。參見教材P191
19、工業產權包括【AB】
A.專利權
B.商標權
C.版權
D.知識產權
E.專有權
【答案解析】:專利權和商標權均屬工業產權。工業產權和版權合稱為知識產權。參見教材P191
20、根據授權程度大小,許可貿易可分為【ABC】、可轉讓許可、互換許可五種形式
A.獨占許可
B.排他許可
C.普通許可
D.專利許可
E.商標許可
【答案解析】:根據其授權程度大小,許可貿易可分為獨占許可、排他許可、普通許可、可轉讓許可、互換許可五種形式。參見教材P192
21、熊彼特提出的“創新”或生產要素的新組合包括五種情況,即【ACDE】
A.產品創新
B.人員創新
C.市場創新
D.開發新的資源
E.組織管理創新
【答案解析】:創新包括五種情況:①產品創新;⑦工藝創新或生產技術創新;③市場創新;④開發新的資源;⑤組織管理創新。參見教材P170
22、技術創新的特點包括【ACDE】
A.技術創新是一種經濟行為
B.技術創新是一項低風險活動
C.技術創新時間的差異性
D.一體化與國際化
E.外部性
【答案解析】:技術創新是一項高風險活動。參見教材P170
23、根據技術創新的對象來劃分,可以將技術創新分為【CE】
A.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B.原始創新
C.產品創新
D.集成創新
E.工藝創新
【答案解析】:根據技術創新的對象來劃分,可以將技術創新分為產品創新與工藝創新。選項CDE是根據創新模式的不同劃分的。參見教材P172
24、下列關于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有【ABD】
A.產品創新頻率由高到低遞減,工藝創新頻率呈峰狀延伸
B.產品創新主要是向市場提供產品,工藝創新只在少數情況下向市場提供
C.產品創新通常伴隨著組織管理系統的重大變革,工藝創新一般是獨立于組織系統實施的
D.產品創新能制造產品的差異化,工藝創新可以降低企業的成本
E.工藝創新相對獨立,產品創新相對系統
【答案解析】:工藝創新通常伴隨著組織管理系統的重大變革,產品創新一般是獨立于組織系統實施的,所以選項C錯誤。產品創新相對獨立,工藝創新相對系統,所以選項E錯誤。參見教材P173
25、原始創新是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創新,其本質屬性是【BC】
A.基礎性
B.原創性
C.第一性
D.先進性
E.集成性
【答案解析】:原始創新是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創新,其本質屬性是原創性和第一性。參見教材P174
26、最常見的、也是企業愿意采用的技術創新模式有【BCD】
A.國家創新系統
B.技術推動
C.交互作用
D.需求拉動
E.系統集成和網絡模型
【答案解析】:在六代具有代表性的創新過程模型中,技術推動、需求拉動和交互作用是最常見的、也是企業愿意采用的技術創新模式。參見教材P177
27、一體化創新過程模型的特點有【BDE】
A.它代表了創新的電子化和信息化過程
B.在過程中聯合供貨商及公司內部的橫向合作,廣泛進行交流與溝通
C.市場需求信息是技術創新活動的出發點
D.實行全球戰略,聯合供貨商及用戶,整合及協調不同部門在項目中的工作
E.將投資的側重點放在核心業務和核心技術上面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一體化創新過程模型的特點。選項A是系統集成和網絡模型最為顯著的特征。選項C是需求拉動創新過程模型的觀點。參見教材P177
28、企業技術創新過程的系統集成和網絡模型最顯著的特征有【BCE】
A.強調企業內部的創新構思、研究與開發、設計制造和市場營銷等緊密配合
B.代表了創新的電子化和信息化過程
C.更多地使用老師系統來輔助開發工作
D.重視技術推動和需求推動在產品生產周期不同階段的不同作用
E.仿真模型技術部分替代了實物原型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系統集成和網絡模型。系統集成和網絡模型最為顯著的特征是它代表了創新的電子化和信息化過程,更多地使用老師系統來輔助開發工作,仿真模型技術部分替代了實物原型。參見教材P178
29、我國國家創新體系的組織安排包括六個系統,即【CDE】
A.以企業為主導的管理調控體系
B.以政府為主體,產學研互動的技術創新體系
C.以科研機構和大學為主體的科學創新體系
D.軍民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
E.具有地域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
【答案解析】:六個系統是
1)以政府為主導的管理調控體系
2)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互動的技術創新體系
3)以科研機構和大學為主體的科學創新體系
4)以各種中介機構為紐帶的科技服務體系
5)軍民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
6)具有地域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參見教材P179
30、在2006年我國頒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的基礎是【ABCE】
A.共享的平臺基礎
B.人才基礎
C.政策法規基礎
D.制度基礎
E.文化基礎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我國國家創新體系的組織安排中包括的四個基礎平臺。這四個基礎平臺包括共享的平臺基礎、人才基礎、政策法規基礎、文化基礎。參見教材P179
31、直線制組織結構的優點有【ABC】
A.結構比較簡單
B.責任分明
C.命令統一
D.變化反應快
E.權力分散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直線制組織結構的優點。直線制具有變化反應慢、權力過分集中的缺點,所以選項DE不選。參見教材P179
32、與簡單技術相適應的直線制組織結構的缺點有【CDE】
A.管理人員多
B.組織不穩定
C.缺乏橫向聯系
D.變化反應慢
E.權力過分集中
【答案解析】:選項A是事業部制的缺點,選項B是矩陣結構的缺點。參見教材P181
33、事業部制組織結構適應的企業有【BC】
A.小型企業
B.大中型企業
C.特大型企業
D.協作性組織
E.復雜性組織
【答案解析】:選項A適合于直線制組織結構,選項DE適合于矩陣結構。參見教材P181表6-4
34、矩陣結構的優點有【ACDE】
A.密切配合
B.命令統一
C.反應靈敏
D.節約資源
E.高效工作
【答案解析】:選項B屬于直線制組織結構的優點。參見教材P181表6-4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本文環球網校小編集中整理“2016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工商》練習卷七”供大家參考。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23日)2020-10-23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22日)2020-10-22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20日)2020-10-20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19日)2020-10-19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16日)2020-10-16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9日)2020-10-09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8日)2020-10-08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7日)2020-10-07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9月29日)2020-09-29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9月27日)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