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金融第五次1V1直播評測題及答案(第7-8章)
更新時間:2015-09-24 15:29:11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
收藏


摘要 中級金融第五次1V1直播評測題(第7-8章)一、單項選擇題(共6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1 開發品種繁多的金融工具是主要功能是()。A 規避風險B 價格發現C 期限靈活D 套利【答案】A【解
中級金融第五次1V1直播評測題(第7-8章)
一、單項選擇題(共6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 開發品種繁多的金融工具是主要功能是( )。
A.規避風險
B.價格發現
C.期限靈活
D.套利
【答案】A
【解析】規避風險是金融工程師開發品種繁多的金融工具是主要功能。
2.金融創新中,最高層次的創新是( )。
A.原始創新
B.吸納創新
C.組合創新
D.基本工具符合應用
【答案】A
【解析】原始創新,即基本金融工具的創新,是金融創新中最高層次的創新。
3.金融工程的應用領域不包括( )。
A.金融產品創新
B.增加流動性
C.金融風險管理
D.投融資策略設計
【答案】B
【解析】金融工程的應用領域包括金融產品創新、資產定價、金融風險管理、投融資策略設計和套利。
4.遠期價格的公式表明資產的遠期價格僅與( )有關。
A.未來資產價格
B.當期現貨價格
C.交割價格
D.資產真實價值
【答案】B
【解析】遠期價格的公式表明資產的遠期價格僅與當前現貨價格有關,與未來的資產價格無關,因此遠期價格并不是對未來資產價格的預期。
5.建立一個期貨頭寸,待這個期貨合約到期前將其平倉,再建立另一個到期日較晚的期貨頭寸直至套期保值期限屆滿,稱之為( )。
A.滾動套期保值
B.完全套期保值
C.期權的動態淘氣保值
D.現貨資產套期保值
【答案】A
【解析】滾動套期保值是指建立一個期貨頭寸,待這個期貨合約到期前將其平倉,再建立另一個到期日較晚的期貨頭寸直至套期保值期限屆滿。
6.金融期貨可以利用基差的變動規律進行的套利不包括( )。
A.期現套利
B.跨資產套利
C.跨期套利
D.跨市場套利
【答案】B
【解析】金融期貨可以利用基差的變動規律進行期現套利、跨期套利和跨市場套利。
7.金融互換的套利運用的是( )。
A.比較劣勢原理
B.比較優勢原理
C.絕對優勢原理
D.絕對劣勢原理
【答案】B
【解析】金融互換的套利運用的是比較優勢原理。
8.( )是買賣雙方將一種貨幣的本金和固定利息與另一貨幣的等價本金和固定利息進行交換的協議。
A.利率互換
B.貨幣互換
C.金融互換
D.指數互換
【答案】B
【解析】貨幣互換是買賣雙方將一種貨幣的本金和固定利息與另一貨幣的等價本金和固定利息進行交換的協議。
9.下列期權合約中,可能被提前執行的期權合約類型是( )。
A.美式看漲期權
B.美式看跌期權
C.歐式看漲期權
D.歐式看跌期權
【答案】B
【解析】歐式期權在規定的合約到期日方可行使權利,期權買方在期權合約到期日之前不能行使權利;美式期權可在期權到期日行權,也可在期權到期前任一交易日行權。因此,排除C和D選項。B選項由于提前執行看跌期權相當于提前賣出資產,獲得現金,而現金可以產生無風險收益,因此直觀上看,美式看跌期權可能提前執行。題目中,A選項不對,對于有收益資產的美式看漲期權,提前執行期權意味著放棄收益權,因此不應提前執行。此題較難,主要能區分歐式和美式期權就可以了。
10. 某公司打算運用6個月期的S&P500股價指數期貨為其價值500萬美元的股票組合套期保值,該組合的 值為1. 5,當時的期貨價格為500。由于一份該期貨合約的價值為500*500 =25萬美元,因此該公司應賣出的期貨合約的數量為:
A. 25
B. 20
C. 35
D. 30
【答案】D
【解析】由于一份該期貨合約的價值為500*500 =25萬美元,因此該公司應賣出的期貨合約的數量為:
。
11. 缺口管理屬于管理( )。
A.匯率風險 B.信用風險 C.利率風險 D.投資風險
【答案】C
【解析】利率風險管理包括:1)選擇有利的利率;2)調整借貸期限;3)缺口管理;4) 久期管理;5)利用利率衍生品交易。
12.主要產生于跨國公司對海外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并表處理的匯率風險是( )。
A.交易風險 B.經濟風險 C.折算風險 D.經營風險
【答案】C
【解析】匯率風險:不同幣別貨幣的相互兌換或折算中,因匯率意外變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1)交易風險:實質性經濟交易,實際損失;
(2)折算風險:跨國公司,合并報表,賬面損失;
(3)經濟風險:更加復雜,長期國際經營活動,現金收入流和現金支出流的貨幣不匹配。
13. 凱恩斯認為,當利率極低時,投機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量是無限的,并將這種現象稱為( )。
A.現金偏好
B.貨幣幻覺
C.流動性過剩
D.流動性偏好陷阱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需求理論——流動性偏好陷阱的定義。當利率極低時,投機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量是無限的,并將這種現象稱為流動性偏好陷阱。
14.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與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有許多差別。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認為( )。
A.利率對貨幣需求起主導作用
B.恒常收入對貨幣需求量有重要影響
C.貨幣需求量是穩定的
D.貨幣政策的傳導量是貨幣應量
E. 貨幣政策實行“單一規則”
【答案】BCDE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需求理論。弗里德曼貨幣需求函數與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的差別,主要表現在:(1)二者強調的側重點不同。 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非常重視利率的主導作用。凱恩斯認為,利率的變動直接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變動,最終必然影響貨幣需求量。而弗里德曼則強調恒常收入對貨幣需求量的重要影響,認為利率對貨幣需求量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2)由于上述分歧,導致凱恩斯主義與貨幣主義在貨幣政策傳導變量(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上產生分歧。 凱恩斯主義認為應是利率,貨幣主義堅持是貨幣供應量。(3)凱恩斯認為貨幣需求量受未來利率不確定性的影響,因而不穩定,貨幣政策應“相機行事”。而弗里德曼認為,貨幣需求量是穩定的,可以預測的,因而“單一規則”可行。
15. 某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顯示,當前基礎貨幣余額為27.5萬億元,流通中貨幣Mo余額為5.8萬億元,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為2.2萬億元,則法定準備金為( )萬億元。
A.3.6
B.19.5
C.21.7
D.25.3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供給過程。
基礎貨幣=流通中的現金+準備金=流通中的現金+法定存款準備金+超額準備金
法定準備金=基礎貨幣-流通中的現金-超額準備金=27.5-5.8-2.2=19.5
16. 根據我國的貨幣供應量層次劃分,假定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為107.7萬億元,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為31.5萬億元,流通中貨幣Mo余額為5.6萬億元,則單位活期存款為( )萬億元。
A.25.9
B.70.6
C.75.6
D.102.1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層次。M1=流通中的現金+單位活期存款。因此,單位活期存款=31.5-5.6=25.9
17. 假定金融機構的法定準備金率為20%,超額準備金率為2%,現金漏損率為3%,則存款乘數為( )。
A.4.00
B.4.12
C.5.00
D.20.00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多倍存款創造。存款乘數=1/(20%+2%+3%)=4
18. 根據“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理論,導致“利潤推進型通貨膨脹”的因素是( )。
A.經濟結構失衡
B.匯率變動使進口原材料成本上升
C.工會對工資成本的操縱
D.壟斷性大公司對價格的操縱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通貨膨脹的成因:理論分析。壟斷性企業為了獲取壟斷利潤會人為地提高產品價格,由此引起“利潤推進型通貨膨脹”。
二、多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2分。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
1.金融工具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 )。
A.積木分析法
B.套利定價法
C.風險中性定價法
D.狀態價格定價技術
E.風險分析定價法
【答案】ABCD
【解析】金融工具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積木分析法、套利定價法、風險中性定價法和狀態價格定價技術。
2.積木分析法應用于金融創新的方式包括( )。
A.組合創新
B.累積創新
C.分解創新
D.復制創新
E.原生創新
【答案】ACD
【解析】積木分析法應用于金融創新的方式包括組合創新、分解創新、復制創新三種。
3.以下屬于套期保值效果的影響因素是( )。
A. 要避險的資產與期貨標的資產不完全-致
B. 套期保值者不能確切地知道未來擬出售或購買資產的時間
C. 需要避險的期限與避險工具的期限不一致
D. 要避險的資產與期貨標的資產完全-致
E套期保值者確切地知道未來擬出售或購買資產的時間
【答案】ABC
【解析】套期保值者確切地知道未來擬出售或購買資產的時間,就能夠找到時間完全匹配的期貨。
4.以下對遠期利率協議描述正確的是( )。
A. 借貸雙方不必交換本金,只是在交割日根據協議利率和參考利率之間的差額,交割利息差的折現值。
B. 若協議利率 >參考利率,交割額為正,買方向賣方支付交割額
C. 若協議利率 < 參考利率,交割額為負,買方向賣方支付交割額。
D. 交割日是在名義貸款期末,而不是名義貸款期初
E.一般美元的年基準天數取365天,英鎊的年基準天數取360天
【答案】AC
【解析】其余選項都不正確。若協議利率 >參考利率,交割額為正,賣方向買方支付交割額;若協議利率 < 參考利率,交割額為負,買方向賣方支付交割額。交割日是在名義貸款期初。
5.金融風險的要素包括( )。
A.有關主體從事了金融活動
B.某些因素發生意外變動
C.出現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D.出現預期損失的可能性
E 出現收益的可能性
【答案】ABC
【解析】損失是非預期的、非故意的和非計劃的。
6.信用風險的管理機制包括( )
A審貸分離機制 B外部審計機制
C 授權管理機制 D額度管理機制
E 3C管理
【答案】ACD
【解析】信用風險的機制管理包括:審貸分離機制、授權管理機制、額度管理機制。
7.巴塞爾協議Ⅲ內容涉及( )
A 重新界定監管資本 B強調對資本的計量
C 強調對風險資產的計量 D 提高資本充足率
E 引入杠桿率監管標準
【答案】ABDE
【解析】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強調對于風險資產的加量。
8.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的前提條件是( )。
A.穩定的物價水平
B.足額的國際儲備
C.健全的利率機制
D.發達的金融市場
E.有效的中央銀行調控機制
【答案】CDE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均衡的實現機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的實現有賴于三個條件,即健全的利率機制、發達的金融市場及有效的中央銀行調控機制。
9. 根據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有( )。
A.交易動機
B.成就動機
C.預防動機
D.交往動機
E.投機動機
【答案】ACE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需求理論。根據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有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
10.在治理通貨膨脹時,可以采用的緊縮性貨幣政策措施主要有( )。
A.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B.提高再貼現率
C.公開市場賣出業務
D.減少儲蓄存款
E.直接提高利率
【答案】ABCE
【解析】本題考查通貨膨脹治理的對策。治理通貨膨脹可以采取緊縮性貨幣政策,緊縮性貨幣政策措施主要有: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再貼現率、公開市場賣出業務和直接提高利率。
三、案例分析題(共20題,每題2分。由單選和多選組成。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
為調控宏觀經濟,應對就業及經濟增長乏力的態勢,中國人民銀行同時采取了以下貨幣政策措施:買入商業銀行持有的國債200億元:購回300億元商業銀行持有的到期央行票據。假定當時商業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為15%,超額準備金率為2%,現金比率為3%。
1.此次貨幣政策操作,中國人民銀行基礎貨幣的凈投放是( )億元。
A.100
B.200
C.300
D.500
【答案】D
【解析】本題間接考查貨幣供給過程——中央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渠道。中央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渠道主要有:①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再貸款;②收購金、銀、外匯等儲備資產投放的貨幣;③購買政府部門的債券④發行央行票據。基礎貨幣投放=200+300=500億元。
2.通過此次貨幣政策操作,中國人民銀行每投放1元的基礎貨幣,就會使貨幣供給(M1)增加( )元。
A. 5
B.5.15
C.6.06
D.20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乘數。

(1+3%)/(15%+2%+3%)=5.15。
3.中國人民銀行此次貨幣投放產生的貨幣供給量(M1)是( )億元。
A.500
B.2000
C.2575
D.3030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乘數。貨幣供應量=基礎貨幣×貨幣乘數=500×5.15=2575。
4.關于此次貨幣政策操作的說法,正確的有( )。
A.買入200億元國債是回籠貨幣
B.買入200億元國債是投放貨幣
C.購回300億元央行票據是回籠貨幣
D.購回300億元央行票據是投放貨幣
【答案】BD
【解析】本題考查第七章貨幣供求及其均衡——貨幣政策的操作。
一、單項選擇題(共6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 開發品種繁多的金融工具是主要功能是( )。
A.規避風險
B.價格發現
C.期限靈活
D.套利
【答案】A
【解析】規避風險是金融工程師開發品種繁多的金融工具是主要功能。
2.金融創新中,最高層次的創新是( )。
A.原始創新
B.吸納創新
C.組合創新
D.基本工具符合應用
【答案】A
【解析】原始創新,即基本金融工具的創新,是金融創新中最高層次的創新。
3.金融工程的應用領域不包括( )。
A.金融產品創新
B.增加流動性
C.金融風險管理
D.投融資策略設計
【答案】B
【解析】金融工程的應用領域包括金融產品創新、資產定價、金融風險管理、投融資策略設計和套利。
4.遠期價格的公式表明資產的遠期價格僅與( )有關。
A.未來資產價格
B.當期現貨價格
C.交割價格
D.資產真實價值
【答案】B
【解析】遠期價格的公式表明資產的遠期價格僅與當前現貨價格有關,與未來的資產價格無關,因此遠期價格并不是對未來資產價格的預期。
5.建立一個期貨頭寸,待這個期貨合約到期前將其平倉,再建立另一個到期日較晚的期貨頭寸直至套期保值期限屆滿,稱之為( )。
A.滾動套期保值
B.完全套期保值
C.期權的動態淘氣保值
D.現貨資產套期保值
【答案】A
【解析】滾動套期保值是指建立一個期貨頭寸,待這個期貨合約到期前將其平倉,再建立另一個到期日較晚的期貨頭寸直至套期保值期限屆滿。
6.金融期貨可以利用基差的變動規律進行的套利不包括( )。
A.期現套利
B.跨資產套利
C.跨期套利
D.跨市場套利
【答案】B
【解析】金融期貨可以利用基差的變動規律進行期現套利、跨期套利和跨市場套利。
7.金融互換的套利運用的是( )。
A.比較劣勢原理
B.比較優勢原理
C.絕對優勢原理
D.絕對劣勢原理
【答案】B
【解析】金融互換的套利運用的是比較優勢原理。
8.( )是買賣雙方將一種貨幣的本金和固定利息與另一貨幣的等價本金和固定利息進行交換的協議。
A.利率互換
B.貨幣互換
C.金融互換
D.指數互換
【答案】B
【解析】貨幣互換是買賣雙方將一種貨幣的本金和固定利息與另一貨幣的等價本金和固定利息進行交換的協議。
9.下列期權合約中,可能被提前執行的期權合約類型是( )。
A.美式看漲期權
B.美式看跌期權
C.歐式看漲期權
D.歐式看跌期權
【答案】B
【解析】歐式期權在規定的合約到期日方可行使權利,期權買方在期權合約到期日之前不能行使權利;美式期權可在期權到期日行權,也可在期權到期前任一交易日行權。因此,排除C和D選項。B選項由于提前執行看跌期權相當于提前賣出資產,獲得現金,而現金可以產生無風險收益,因此直觀上看,美式看跌期權可能提前執行。題目中,A選項不對,對于有收益資產的美式看漲期權,提前執行期權意味著放棄收益權,因此不應提前執行。此題較難,主要能區分歐式和美式期權就可以了。
10. 某公司打算運用6個月期的S&P500股價指數期貨為其價值500萬美元的股票組合套期保值,該組合的 值為1. 5,當時的期貨價格為500。由于一份該期貨合約的價值為500*500 =25萬美元,因此該公司應賣出的期貨合約的數量為:
A. 25
B. 20
C. 35
D. 30
【答案】D
【解析】由于一份該期貨合約的價值為500*500 =25萬美元,因此該公司應賣出的期貨合約的數量為:

11. 缺口管理屬于管理( )。
A.匯率風險 B.信用風險 C.利率風險 D.投資風險
【答案】C
【解析】利率風險管理包括:1)選擇有利的利率;2)調整借貸期限;3)缺口管理;4) 久期管理;5)利用利率衍生品交易。
12.主要產生于跨國公司對海外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并表處理的匯率風險是( )。
A.交易風險 B.經濟風險 C.折算風險 D.經營風險
【答案】C
【解析】匯率風險:不同幣別貨幣的相互兌換或折算中,因匯率意外變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1)交易風險:實質性經濟交易,實際損失;
(2)折算風險:跨國公司,合并報表,賬面損失;
(3)經濟風險:更加復雜,長期國際經營活動,現金收入流和現金支出流的貨幣不匹配。
13. 凱恩斯認為,當利率極低時,投機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量是無限的,并將這種現象稱為( )。
A.現金偏好
B.貨幣幻覺
C.流動性過剩
D.流動性偏好陷阱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需求理論——流動性偏好陷阱的定義。當利率極低時,投機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量是無限的,并將這種現象稱為流動性偏好陷阱。
14.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與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有許多差別。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認為( )。
A.利率對貨幣需求起主導作用
B.恒常收入對貨幣需求量有重要影響
C.貨幣需求量是穩定的
D.貨幣政策的傳導量是貨幣應量
E. 貨幣政策實行“單一規則”
【答案】BCDE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需求理論。弗里德曼貨幣需求函數與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的差別,主要表現在:(1)二者強調的側重點不同。 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非常重視利率的主導作用。凱恩斯認為,利率的變動直接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變動,最終必然影響貨幣需求量。而弗里德曼則強調恒常收入對貨幣需求量的重要影響,認為利率對貨幣需求量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2)由于上述分歧,導致凱恩斯主義與貨幣主義在貨幣政策傳導變量(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上產生分歧。 凱恩斯主義認為應是利率,貨幣主義堅持是貨幣供應量。(3)凱恩斯認為貨幣需求量受未來利率不確定性的影響,因而不穩定,貨幣政策應“相機行事”。而弗里德曼認為,貨幣需求量是穩定的,可以預測的,因而“單一規則”可行。
15. 某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顯示,當前基礎貨幣余額為27.5萬億元,流通中貨幣Mo余額為5.8萬億元,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為2.2萬億元,則法定準備金為( )萬億元。
A.3.6
B.19.5
C.21.7
D.25.3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供給過程。
基礎貨幣=流通中的現金+準備金=流通中的現金+法定存款準備金+超額準備金
法定準備金=基礎貨幣-流通中的現金-超額準備金=27.5-5.8-2.2=19.5
16. 根據我國的貨幣供應量層次劃分,假定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為107.7萬億元,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為31.5萬億元,流通中貨幣Mo余額為5.6萬億元,則單位活期存款為( )萬億元。
A.25.9
B.70.6
C.75.6
D.102.1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層次。M1=流通中的現金+單位活期存款。因此,單位活期存款=31.5-5.6=25.9
17. 假定金融機構的法定準備金率為20%,超額準備金率為2%,現金漏損率為3%,則存款乘數為( )。
A.4.00
B.4.12
C.5.00
D.20.00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多倍存款創造。存款乘數=1/(20%+2%+3%)=4
18. 根據“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理論,導致“利潤推進型通貨膨脹”的因素是( )。
A.經濟結構失衡
B.匯率變動使進口原材料成本上升
C.工會對工資成本的操縱
D.壟斷性大公司對價格的操縱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通貨膨脹的成因:理論分析。壟斷性企業為了獲取壟斷利潤會人為地提高產品價格,由此引起“利潤推進型通貨膨脹”。
二、多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2分。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
1.金融工具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 )。
A.積木分析法
B.套利定價法
C.風險中性定價法
D.狀態價格定價技術
E.風險分析定價法
【答案】ABCD
【解析】金融工具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積木分析法、套利定價法、風險中性定價法和狀態價格定價技術。
2.積木分析法應用于金融創新的方式包括( )。
A.組合創新
B.累積創新
C.分解創新
D.復制創新
E.原生創新
【答案】ACD
【解析】積木分析法應用于金融創新的方式包括組合創新、分解創新、復制創新三種。
3.以下屬于套期保值效果的影響因素是( )。
A. 要避險的資產與期貨標的資產不完全-致
B. 套期保值者不能確切地知道未來擬出售或購買資產的時間
C. 需要避險的期限與避險工具的期限不一致
D. 要避險的資產與期貨標的資產完全-致
E套期保值者確切地知道未來擬出售或購買資產的時間
【答案】ABC
【解析】套期保值者確切地知道未來擬出售或購買資產的時間,就能夠找到時間完全匹配的期貨。
4.以下對遠期利率協議描述正確的是( )。
A. 借貸雙方不必交換本金,只是在交割日根據協議利率和參考利率之間的差額,交割利息差的折現值。
B. 若協議利率 >參考利率,交割額為正,買方向賣方支付交割額
C. 若協議利率 < 參考利率,交割額為負,買方向賣方支付交割額。
D. 交割日是在名義貸款期末,而不是名義貸款期初
E.一般美元的年基準天數取365天,英鎊的年基準天數取360天
【答案】AC
【解析】其余選項都不正確。若協議利率 >參考利率,交割額為正,賣方向買方支付交割額;若協議利率 < 參考利率,交割額為負,買方向賣方支付交割額。交割日是在名義貸款期初。
5.金融風險的要素包括( )。
A.有關主體從事了金融活動
B.某些因素發生意外變動
C.出現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D.出現預期損失的可能性
E 出現收益的可能性
【答案】ABC
【解析】損失是非預期的、非故意的和非計劃的。
6.信用風險的管理機制包括( )
A審貸分離機制 B外部審計機制
C 授權管理機制 D額度管理機制
E 3C管理
【答案】ACD
【解析】信用風險的機制管理包括:審貸分離機制、授權管理機制、額度管理機制。
7.巴塞爾協議Ⅲ內容涉及( )
A 重新界定監管資本 B強調對資本的計量
C 強調對風險資產的計量 D 提高資本充足率
E 引入杠桿率監管標準
【答案】ABDE
【解析】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強調對于風險資產的加量。
8.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的前提條件是( )。
A.穩定的物價水平
B.足額的國際儲備
C.健全的利率機制
D.發達的金融市場
E.有效的中央銀行調控機制
【答案】CDE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均衡的實現機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的實現有賴于三個條件,即健全的利率機制、發達的金融市場及有效的中央銀行調控機制。
9. 根據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有( )。
A.交易動機
B.成就動機
C.預防動機
D.交往動機
E.投機動機
【答案】ACE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需求理論。根據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有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
10.在治理通貨膨脹時,可以采用的緊縮性貨幣政策措施主要有( )。
A.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B.提高再貼現率
C.公開市場賣出業務
D.減少儲蓄存款
E.直接提高利率
【答案】ABCE
【解析】本題考查通貨膨脹治理的對策。治理通貨膨脹可以采取緊縮性貨幣政策,緊縮性貨幣政策措施主要有: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再貼現率、公開市場賣出業務和直接提高利率。
三、案例分析題(共20題,每題2分。由單選和多選組成。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
為調控宏觀經濟,應對就業及經濟增長乏力的態勢,中國人民銀行同時采取了以下貨幣政策措施:買入商業銀行持有的國債200億元:購回300億元商業銀行持有的到期央行票據。假定當時商業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為15%,超額準備金率為2%,現金比率為3%。
1.此次貨幣政策操作,中國人民銀行基礎貨幣的凈投放是( )億元。
A.100
B.200
C.300
D.500
【答案】D
【解析】本題間接考查貨幣供給過程——中央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渠道。中央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渠道主要有:①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再貸款;②收購金、銀、外匯等儲備資產投放的貨幣;③購買政府部門的債券④發行央行票據。基礎貨幣投放=200+300=500億元。
2.通過此次貨幣政策操作,中國人民銀行每投放1元的基礎貨幣,就會使貨幣供給(M1)增加( )元。
A. 5
B.5.15
C.6.06
D.20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乘數。

(1+3%)/(15%+2%+3%)=5.15。
3.中國人民銀行此次貨幣投放產生的貨幣供給量(M1)是( )億元。
A.500
B.2000
C.2575
D.3030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乘數。貨幣供應量=基礎貨幣×貨幣乘數=500×5.15=2575。
4.關于此次貨幣政策操作的說法,正確的有( )。
A.買入200億元國債是回籠貨幣
B.買入200億元國債是投放貨幣
C.購回300億元央行票據是回籠貨幣
D.購回300億元央行票據是投放貨幣
【答案】BD
【解析】本題考查第七章貨幣供求及其均衡——貨幣政策的操作。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