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會計從業《財經法規》第三章第二節增值稅講義


熱點專題:2014會計證報名入口|各省章節講義|免費題庫練習
套餐推薦:2014會計證399終身保過|全科題庫下載|招生計劃
》》上海市2014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報名入口 上海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題庫匯總
環球網校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頻道為大家提供上海會計從業《財經法規》考試章節講義,供大家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有需求的考生可點擊收藏本鏈接,方便您更好的學習!
第二節 增值稅
增值稅是對在我國境內生產、銷售應稅貨物、提供應稅勞務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增值額征收的一種稅。1993年12月13日,國務院頒布了《增值稅暫行條例》,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增值稅法的基本規范。1994年我國對增值稅進行了一次重大的改進,實行了國際上通行的購入扣稅法。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修訂《增值稅暫行條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一、增值稅的概念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按照《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增值稅是對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企業和個人,就其貨物銷售或提供勞務的增值額和貨物進口金額為計稅依據而課征的一種流轉稅。增值稅分為生產型增值稅、收入型增值稅、消費型增值稅三種類型。
生產型增值稅,是以納稅人的銷售收入(或勞務收入)減去用于生產、經營的外購原料、燃料、動力等物質資料價值后的余額作為法定的增值額,但對于購入的固定資產及其折舊均不予扣除。
收入型增值稅,對于納稅人購置用于生產、經營用的固定資產,允許將已提折舊的價值予以扣除。
消費型增值稅,允許納稅人將購置物質資料的價值和用于生產經營的固定資產價值中所含的稅額,在購置當期全部一次扣除。我國從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實行消費型增值稅。
二、增值稅的征稅對象和征稅范圍
(一)征稅對象
增值稅的征稅對象是生產經營者銷售貨物、提供應稅勞務和進口貨物的增值額。增值額可從以下兩方面來理解:對一個企業而言,增值額是該企業商品的銷售額扣除為生產而外購商品的價值額后的余額;對一個商品的生產全過程而言,增值額是商品各個生產環節的增值額之和,即商品實現消費時的最后銷售額。
(二)征稅范圍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銷售應稅貨物、提供應稅勞務及進口貨物的,都屬于增值稅的征稅范圍,應按規定繳納增值稅。
1.征稅范圍的基本規定
(1)銷售貨物。銷售貨物,是指有償轉讓貨物的所有權。貨物是指有形動產,包括電力、熱力、氣體在內。
(2)應稅勞務。納入增值稅征稅范圍的勞務是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是指有償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加工是指受托加工貨物,即委托方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制造貨物并收取加工費的業務;修理修配是指受托對損傷和喪失功能的貨物進行修復,使其恢復原狀和功能的業務。
(3)進口貨物。凡進入我國的國境或關境的貨物,在報關進口環節,除了依法繳納關稅以外,還必須繳納增值稅。
2.征稅范圍的特殊規定
(1)視同銷售貨物。單位或個體經營者的下列行為,視同銷售貨物:
①將貨物交付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代銷;
②銷售代銷貨物;
③設有兩個以上機構并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其他機構用于銷售,但相關機構設在同一縣(市)的除外;
④將自產或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
⑤將自產、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
⑥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進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體工商戶;
⑦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進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
⑧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進的貨物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個人。
上述第⑤項所稱“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是指企業內部設置的供職工使用的食堂、浴室、理發室、宿舍、幼兒園等福利設施及設備、物品等,或者以福利、獎勵、津貼等形式發放給職工個人的物品。
(2)混合銷售。混合銷售是指既涉及銷售貨物又涉及提供非應稅勞務的銷售行為,其特點是銷售貨物與提供非應稅勞務的價款是同時向一個購買方取得的。所謂非應稅勞務是指屬于應繳營業稅的交通運輸業、建筑業、金融保險業、郵電通信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稅目征收范圍的勞務。
納稅人的下列混合銷售行為,應當分別核算貨物的銷售額和非增值稅應稅勞務的營業額,并根據其銷售貨物的銷售額計算繳納增值稅,非增值稅應稅勞務的營業額不繳納增值稅;未分別核算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貨物的銷售額:
①銷售自產貨物并同時提供建筑業勞務的行為;
②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除上述規定外,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銷售貨物,應當繳納增值稅;其他單位和個人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提供非增值稅應稅勞務,不繳納增值稅。混合銷售行為依照前述規定應當繳納增值稅的,該混合銷售行為所涉及的非增值稅應稅勞務所用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符合《增值稅暫行條例》有關規定的,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3)兼營非應稅勞務。兼營非應稅勞務是指納稅人的經營范圍既包括銷售貨物(包括加工、修理修配),又包括提供非應稅勞務。但銷售貨物與提供非應稅勞務不同時發生在同一購買者身上。對于納稅人兼營非增值稅應稅項目的,應分別核算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銷售額和非增值稅應稅項目的營業額;未分別核算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銷售額。
三、增值稅的納稅人
(一)納稅人的基本規定
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簡稱納稅人。單位是指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股份制企業、其他企業和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單位;個人是指個體經營者及其他個人。
為加強增值稅的征收管理,可將增值稅納稅人劃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按照購入扣稅法計算增值稅,準予抵扣進項稅額;小規模納稅人按征收率計算增值稅,不得抵扣進項稅額。劃分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基本依據是納稅人的會計核算是否健全,是否能夠提供準確的稅務資料,以及企業經營規模的大小。
(二)一般納稅人的認定
1.一般納稅人的認定標準
增值稅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除以下情況外,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
下列納稅人不辦理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
(1)個體工商戶以外的其他個人;
(2)選擇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納稅的非企業性單位;
(3)選擇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納稅的不經常發生應稅行為的企業。
2.一般納稅人的認定程序
(1)納稅人應當在申報期結束后40日(工作日,下同)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請認定表》,申請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
(2)認定機關應當在主管稅務機關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完成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并由主管稅務機關制作、送達《稅務事項通知書》,告知納稅人。
(3)納稅人未在規定期限內申請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的,主管稅務機關應當在規定期限結束后20日內制作并送達《稅務事項通知書》,告知納稅人。
納稅人符合不辦理一般納稅人資格規定的,應當在收到《稅務事項通知書》后1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不認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請表》,經認定機關批準后不辦理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認定機關應當在主管稅務機關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批準完畢,并由主管稅務機關制作、送達《稅務事項通知書》,告知納稅人。
上海2014年9月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報名時間8月10日-15日
網址大全>>全國各地會計從業考試報名網址匯總
溫馨小貼士
:如果您在報名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會計證考試頻道及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三)小規模納稅人的認定
小規模納稅人是指年銷售額在規定標準以下,并且會計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規定報送有關稅務資料的增值稅納稅人。會計核算不健全是指不能正確核算增值稅的進項稅額、銷項稅額和應納稅額。
小規模納稅人的認定標準為:
1.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以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并兼營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的納稅人,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簡稱應稅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下(含本數,下同)的。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是指納稅人的年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銷售額占年應稅銷售額的比重在50%以上。
2.以上規定以外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在80萬元以下的。
3.年應稅銷售額超過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其他個人按小規模納稅人納稅。
4.非企業性單位、不經常發生應稅行為的企業可選擇按小規模納稅人納稅。
四、增值稅的稅率
(一)基本稅率
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貨物以及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的,除以下列舉的外,按基本稅率計征增值稅,基本稅率為17%。
(二)低稅率
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按低稅率計征增值稅,低稅率為13%。
1.糧食、食用植物油;
2.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居民用煤炭制品;
3.圖書、報紙、雜志;
4.飼料、化肥、農藥、農機(不包括農機零部件)、農膜;
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三)征收率
考慮到小規模納稅人經營規模小,且會計核算不健全,難以按上述兩檔稅率計稅和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稅款,因此實行按銷售額與征收率計算應納稅額的簡易辦法。
按照《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調整為3%。
五、增值稅的計算
(一)一般納稅人增值稅額的計算
我國增值稅實行扣稅法。一般納稅人憑增值稅專業發票及其他合法扣稅憑證注明稅款進行抵扣,其應納增值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當期應納增值稅=當期銷項稅額一當期進項稅額
銷項稅額是指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按照銷售額或應稅勞務收入和規定的稅率計算并向購買方收取的增值稅額,其計算公式是: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接受應稅勞務,所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稅額,為進項稅額。
(二)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額的計算
對小規模納稅人則采用了簡化的計稅方法,不實行稅款抵扣制,其應納增值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當期應納增值稅=銷售額×征收率
因此,無論對一般納稅人還是對小規模納稅人來講,確定其銷售額是計算增值稅額的關鍵。
(三)銷售額的確定
1.一般銷售方式下銷售額的確定
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而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不包括向購買方收取的銷項稅額。
2.特殊銷售方式下銷售額的確定
(1)折扣銷售。折扣銷售(商業折扣)是指銷貨方在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時,因購貨方購貨數量較大等原因而給予購貨方的價格優惠。根據稅法規定,納稅人銷售貨物并向購買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后,由于購貨方在一定時期內累計購買貨物達到一定數量,或者由于市場價格下降等原因,銷貨方給予購貨方相應的價格優惠或補償等折扣、折讓行為,銷貨方可按有關規定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
(2)以舊換新。以舊換新是指納稅人在銷售自己的貨物時,有償收回舊貨物的行為。根據稅法規定,采取以舊換新方式銷售貨物的(金銀首飾除外),應按新貨物的同期銷售價格確定銷售額,不得扣減舊貨物的收購價格。
(3)還本銷售。還本銷售是指納稅人在銷售貨物后一定期限,由銷售方一次或分次退還給購貨方全部或部分價款。稅法規定,采取還本銷售方式銷售貨物,其銷售額就是貨物的銷售價格,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還本支出。
(4)以物易物。以物易物雙方都應作購銷處理,以各自發出的貨物核算銷售
額并計算銷項稅額,以各自收到的貨物按有關規定核算購貨額并計算進項稅額。
3.價稅合計情況下銷售額的確定
因為增值稅稅率和征收率是按價外稅設計的,所以計算增值稅應納稅額時,計稅依據是不含增值稅額的價格。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取得的銷售額中不包括從購買方收取的銷項稅額,價款和稅款在增值稅專用發票上分別注明。但是,根據稅法規定,有一些一般納稅人,如商業零售企業或其他企業將貨物或應稅勞務銷售給消費者、小規模納稅人,只能開具普通發票,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也只能開具普通發票,而普通發票上價款和稅款是不分別注明的,這樣一部分納稅人在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時,就會發生價稅合并的情況,而增值稅的計稅依據是不含稅銷售額,這就涉及含稅銷售額的換算問題。
(1)一般納稅人銷售額換算公式為:
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
公式中的稅率為銷售的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按《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所適用的稅率。
(2)小規模納稅人銷售額換算公式為:
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征收率)
4.包裝物押金的處理
納稅人為銷售貨物而出租、出借包裝物收取的押金,單獨記賬核算的,不并人銷售額征稅。但對因逾期未收回包裝物而不再退還的押金,應按所包裝貨物的適用稅率計算銷項稅額。其中,逾期以1年為期限,對收取1年以上(含1年)的押金,無論是否退還,均應并入銷售額征稅。
(四)進項稅額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接受應稅勞務所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進項稅額是與銷項稅額相對應的另一個概念。在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情況下,銷售方收取的銷項稅額,就是購買方支付的進項稅額。對于任何一般納稅人,由于其在經營活動中,既會發生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的行為,又會發生購進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的行為,因此,每一個一般納稅人都會有收取銷項稅額、支付進項稅額的業務。增值稅的核心就是用納稅人收取的銷項稅額抵扣其支付的進項稅額,其余額為納稅人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然而,并不是納稅人支付的所有進項稅額都可以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1.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
(1)從銷售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
(2)從海關取得的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
(3)購進免稅農業產品的進項稅額。購進農產品,除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外,按照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上注明的農產品買價(即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在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上注明的價款和按規定交納的煙葉稅)和13%的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計算公式:
進項稅額=買價×扣除率
(4)購進或者銷售貨物以及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支付運輸費用的進項稅額。購進或者銷售貨物以及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支付運輸費用的,按照運輸費用金額(即運輸費用結算單據上注明的運輸費用、建設基金,不包括裝卸費、保險費等其他雜項)和7 %的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計算公式:
進項稅額=運輸費用金額×扣除率
準予抵扣的項目和扣除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
2.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
(1)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2)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及相關的應稅勞務;
(3)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4)國務院財政、稅務部門規定的納稅人自用消費品,如納稅人自用的應征消費稅的摩托車、汽車、游艇;
(5)上述4條規定的貨物的運輸費用和銷售免稅貨物的運輸費用。
3.進項稅額不足抵扣的處理
有時企業當期購進的貨物較多,在計算應納額時出現當期銷項稅額小于當期進項稅額而不足抵扣的情況。根據稅法規定,稅額不足抵扣的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4.進項稅額的抵扣時限
納稅人取得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專用發票進項稅額抵扣時限:納稅人必須自該專用發票開具之日起180日內到稅務機關認證,并在認證通過的次月申報期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抵扣進項稅額。
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取得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有關規定的,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五)應納稅額計算及舉例
1.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般納稅人當期應納增值稅的基本計算公式是: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一當期進項稅額
2.小規模納稅人應納增值稅的計算
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按照銷售額和《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的3%的征收率計算應納稅額,不得抵扣進項稅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是:
應納稅額=當期銷售額×征收率
3.進口貨物應納稅額的計算
納稅人進口貨物,按照組成計稅價格和條例規定的稅率計算應納稅額,不得抵扣任何稅額。計算公式如下: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適用稅率
需要注意的是,進口貨物增值稅的組成計稅價格中包括已納關稅稅額,如果進口貨物屬于消費稅應稅消費品,其組成計稅價格中還要包括已納消費稅稅額。
上海2014年9月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報名時間8月10日-15日
網址大全>>全國各地會計從業考試報名網址匯總
溫馨小貼士
:如果您在報名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會計證考試頻道及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案例3-7】某進出口公司(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8年10月報關進口數碼相機60 000臺,每臺關稅完稅價格為3 000元,進口關稅稅率為60%。已交進口關稅和海關代征的增值稅,并已取得增值稅完稅憑證。當月以不合稅售價每臺5 600元全部售出。根據以上資料,計算該公司當月進口環節和銷售環節應納增值稅額。
【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的增值稅,分為兩個環節:一是進口環節應納稅;二是在國內銷售應納稅。進口環節的增值稅,按照進口貨物的規定計算稅額。國內銷售環節的增值稅,按照一般方法計算稅額。進口環節的增值稅,先計算組成計稅價格,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再計算應納稅額,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適用稅率。一般方法即,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一當期進項稅額。計算如下:
(1)進口環節應納稅額的計算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
=3 000×60 000+3 000×60%×60 000+0=288 000 000(元)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適用稅率=288 000 000×17 010=48 960 000(元)
(2)銷售環節應納增值稅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一當期進項稅額=5 600×60 000×17%-48 960 000=8 160 000(元)
六、增值稅的征收管理
(一)增值稅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
1.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為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按銷售結算方式的不同,具體為:
(1)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銷售貨物,不論貨物是否發出,均為收到銷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憑據的當天;
(2)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銀行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為發出貨物并辦妥托收手續的當天;
(3)采取賒銷和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為書面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無書面合同的或者書面合同沒有約定收款日期的,為貨物發出的當天;
(4)采取預收貨款方式銷售貨物,為貨物發出的當天,但生產銷售生產工期超過12個月的大型機械設備、船舶、飛機等貨物,為收到預收款或者書面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
(5)委托其他納稅人代銷貨物,為收到代銷單位的代銷清單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貨款的當天。未收到代銷清單及貨款的,為發出代銷貨物滿180天的當天;
(6)銷售應稅勞務,為提供勞務同時收訖銷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的憑據的當天;
(7)納稅人發生“視同銷售貨物”的第③至第⑧種情況,其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為貨物移送的當天。
2.進口貨物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進口貨物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報關進口的當天。
(二)增值稅的征收方法
增值稅由稅務機關征收。進口貨物的增值稅,在報關進口時,由海關代征。個人攜帶或者郵寄進境自用物品的增值稅,連同關稅一并計征。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三)增值稅的納稅地點
1.固定業戶的納稅地點:(1)固定業戶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總機構和分支機構不在同一縣(市)的,應當分別向各自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經國家稅務總局或其授權的稅務機關批準,可以由總機構匯總向總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2)固定業戶到外縣(市)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開具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向其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未持有其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核發的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到外縣(市)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應當向銷售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未向銷售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的,由其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補征稅款。
2.非固定業戶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納稅地點。非固定業戶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應當向銷售地或者勞務發生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未向銷售地或者勞務發生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的,由其機構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稅務機關補征稅款。
3.進口貨物的納稅地點。進口貨物,應當由進口人或其代理人向報關地海關申報繳納增值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內提供應稅勞務,在境內未設有經營機構的,以其境內代理人為扣繳義務人;在境內沒有代理人的,以購買方為扣繳義務人。
扣繳義務人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其扣繳的稅款。
(四)增值稅的納稅期限
增值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期限為1個季度的,僅適用于小規模納稅人。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一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并結清上月應納稅款。納稅人進口貨物,應當自海關填發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之日起15日內繳納稅款。
(五)增值稅的納稅申報
按月或季度為納稅期限的納稅人,都應在每月15日前辦理上月的增值稅納稅申報,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和有關的財務報表。納稅人享受減稅、免稅待遇的,在減、免稅期間也應當按規定辦理納稅申報。實行查賬征收的納稅人,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可以郵寄申報,郵寄申報以寄出地的郵戳日期為實際申報日期。納稅人未按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的,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稅務機關將責令限期改正,并可以處以2 000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處以2 000元以上l萬元以下的罰款。
(六)增值稅專用發票
1.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定義
增值稅專用發票(簡稱專用發票),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開具的發票,是購買方支付增值稅額并可按照增值稅有關規定據以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憑證。
一般納稅人應通過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使用專用發票。使用,包括領購、開具、繳銷、認證紙質專用發票及其相應的數據電文。
增值稅專用發票由國家稅務總局指定的企業統一印制。
2.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基本聯次
增值稅專用發票由基本聯次或者基本聯次附加其他聯次構成,基本聯次為三聯:發票聯、抵扣聯和記賬聯。發票聯,作為購買方核算采購成本和增值稅進項稅額的記賬憑證;抵扣聯,作為購買方報送主管稅務機關認證和留存備查的憑證;記賬聯,作為銷售方核算銷售收入和增值稅銷項稅額的記賬憑證。其他聯次用途,由一般納稅人自行確定。
3.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開具要求
(1)項目齊全,與實際交易相符;
(2)字跡清楚,不得壓線、錯格;
(3)發票聯和抵扣聯加蓋財務專用章或者發票專用章;
(4)按照增值稅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開具。
對不符合上列要求的專用發票,購買方有權拒收。
4.增值稅專用發票領購使用范圍
一般納稅人憑《發票領購簿》、IC卡和經辦人身份證明領購專用發票。
一般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領購開具專用發票:
(1)會計核算不健全,不能向稅務機關準確提供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應納稅額數據及其他有關增值稅稅務資料的。
上列其他有關增值稅稅務資料的內容,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確定。
(2)有《稅收征管法》規定的稅收違法行為,拒不接受稅務機關處理的。
(3)有下列行為之一,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而仍未改正的:
①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②私自印制專用發票;
③向稅務機關以外的單位和個人買取專用發票;
④借用他人專用發票;
⑤未按本規定開具專用發票;
⑥未按規定保管專用發票和專用設備;
⑦未按規定申請辦理防偽稅控系統變更發行;
⑧未按規定接受稅務機關檢查。
有上列情形的,如已領購專用發票,主管稅務機關應暫扣其結存的專用發票和IC卡。
5.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開具范圍
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應向購買方開具專用發票。
商業企業一般納稅人零售的煙、酒、食品、服裝、鞋帽(不包括勞保專用部分)、化妝品等消費品不得開具專用發票。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需要開具專用發票的,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代開。
銷售免稅貨物不得開具專用發票,法律、法規及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的除外。
6.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開具時限
按照增值稅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開具。先開具發票的,增值稅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為開具發票的當天。
7.違反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規定的行為及處罰
(1)對企業已開具專用發票的銷售貨物,要及時足額計人當期銷售額征稅。
凡開具了專用發票,其銷售額未按規定計入銷售賬戶核算的,一律按偷稅論處。
(2)根據《刑法》規定,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
(3)為他人虛開、為自己虛開、讓他人為自己虛開、介紹他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行為之一的,一律按票面所列貨物的適用稅率全額征補稅款,并按有關法律處罰。
(4)根據《刑法》規定,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虛開的稅款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虛開的稅款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有上述行為騙取國家稅款,數額特別巨大,情節特別嚴重,給國家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5)非法攜帶、郵寄、運輸或存放空白專用發票的,由稅務機關收繳專用發票,沒收非法所得,可以并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6)《刑法》第二百零六條規定:偽造或者出售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量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金;數量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偽造并出售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數量特別巨大,情節特別嚴重,嚴重破壞經濟秩序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對納稅人購進貨物、應稅勞務取得的專用發票“發票聯”或“抵扣聯”凡不符合專用發票使用規定開具要求的,不得作為扣稅的憑證。對丟失專用發票。發票聯,或“抵扣聯”的,不論何種原因,均不得抵扣其進項稅款(從對方取得的存根聯復印件也不得充作扣稅憑證)。
納稅人取得虛開代開的專用發票,不得作為增值稅合法的抵扣憑證抵扣進項稅額。納稅人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所支付款項的單位與開具專用發票的銷貨單位、提供勞務的單位不一致的,將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上海2014年9月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報名時間8月10日-15日
網址大全>>全國各地會計從業考試報名網址匯總
溫馨小貼士
:如果您在報名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會計證考試頻道及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最新資訊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費用2019-01-02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預決算監督2018-12-29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預算法律制度2018-12-27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營業外收支2018-12-20
- 會計從業資格《電算化》知識點:單元格的引用2018-12-19
- 會計從業資格《電算化》知識點:數據透視表的插入2018-12-19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決算2018-12-18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所得稅2018-12-03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利潤分配2018-12-03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預算組織程序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