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婦產科主治醫師考試輔導:閉經的治療


2014年婦產科主治醫師考試輔導之閉經的治療,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整理相關考試輔導資料供考生們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全身治療
全身體質性治療和心理學治療在閉經中占重要地位。若閉經由于潛在的疾病或營養缺乏引起,應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提高機體體質,供給足夠的營養,保持標準體重。若閉經受應激或精神因素影響,則應進行耐心的心理治療,消除精神緊張和焦慮。
2.病因治療
閉經若由器質性病變引起,應針對病因治療。如對宮腔粘連患者應擴張宮腔,隨即放置宮內節育器,同時給予雌激素使子宮內膜生長,防止重新粘連。診斷為結核性子宮內膜炎者,應積極抗癆治療。卵巢或垂體腫瘤患者診斷明確后,應根據腫瘤的部位、大小和性質制訂治療方案。
3.性激素治療
對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卵巢功能早衰患者可用性激素作替代治療。應用性激素后出現周期性撤藥出血,酷似月經來潮,以此糾正其失常的生理和心理狀態;雌激素可促進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的發育;除對生殖器官產生效應外,還對下丘腦和垂體產生反饋而起調節作用。
4.誘發排卵
下丘腦垂體性閉經而卵巢功能存在且要求生育者,可根據臨床情況選用促排卵藥。
(1)下丘腦垂體功能失調:常選用克羅米芬誘導排導,但對由于卵巢衰竭、垂體血管閉塞、先天性GnRH分泌不足引起的內源性雌激素缺乏者無效。
(2)下丘腦垂體功能衰竭:多采用HMG-HCG方案,適用于對克羅米芬缺乏反應或GnRH分泌不足的患者,也可應用GnRH作脈沖式微量靜脈泵注或GnRH-HMG-HCG治療。
(3)高催乳激素血癥伴垂體腫瘤:特點是血催乳激素水平升高,促性腺激素及雌激素明顯降低。治療可用抗催乳激素類藥物,采用以溴隱亭為主,配伍應用性激素、促性腺激素以提高排卵率。溴隱亭作用下丘腦和垂體,刺激催乳素抑制因子(PIF),抑制催乳激素合成與分泌,并能抑制垂體腫瘤的生長。用藥劑量開始時每日2.5mg,若無明顯反應即逐漸加至每日5~7.5mg,分2~3次口服,最大劑量每日不超過10mg,連續治療3~6個月或更長時間,用藥期間監測血催乳激素濃度以決定藥量。
相關推薦: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2014年主治醫師類別考試保過輔導協議條款
最新資訊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子宮肌瘤需要切除的情況2020-02-25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婦產科手術輸卵管腹腔鏡手術不適宜人群2020-02-25
- 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外科手術學常見考點2018-11-21
- 皮片移植術適應證-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2018-06-1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键c復習資料:麥膠性腸病檢查2018-05-12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皮質醇增多癥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晶體性關節炎的診治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洋地黃中毒的表現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血清病2018-03-20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肺曲霉病用藥原則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