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輔導:惡性腎小動脈硬化原因
更新時間:2014-04-28 10:10:07
來源:|0
瀏覽
收藏


主治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2014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輔導之惡性腎小動脈硬化原因,環球網校醫學網搜集整理相關考試輔導資料供考生們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4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輔導之惡性腎小動脈硬化原因,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整理相關考試輔導資料供考生們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惡性腎小動脈硬化是由惡性高血壓引起的一種惡性疾病。惡性高血壓部分由原發性高血壓進展而來,另一部分則發生于繼發性高血壓,主要為腎實質性病變 (慢性腎盂腎炎、急慢性腎小球腎炎)和腎血管性高血壓。腎臟是惡性高血壓最易累及的靶器官,表現為惡性小動脈性腎硬化癥,病情兇險,不及時治療很快進入腎功能衰竭,可導致80%患者在兩年內死亡,故應引起廣大醫務人員的重視。
原因
惡性小動脈性腎硬化的發病與以下三個因素有關:
①血壓增高的直接作用:當血壓顯著升高時血管壁張力增大,使得血管內皮細胞損傷,通透性增強,血液中纖維素等成分滲入血管壁,產生小動脈的病理改變。
② 腎素、血管緊張素的作用:在惡性小動脈性腎硬化時血中腎素和血管緊張素水平升高,提示其在發病中起一定作用。當高血壓引起腎血管損傷時,使得腎組織明顯缺血,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使腎素、血管緊張素產生增加,這又加劇了血壓升高和腎血管的病變,加重腎臟缺血,從而構成惡性循環。
③微血管內凝血:高血壓時血管壁的直接損傷作用,激活了凝血系統,使管壁發生血小板凝聚和纖維蛋白的沉積,刺激平滑肌細胞肥大和增生。同時血中的紅細胞在通過病變的血管時易損傷破壞,從而引起微血管內凝血和局部血管內溶血,加重腎小血管的損傷。在惡性小動脈性腎硬化時,腎血流量和GFR均顯著下降,腎內血流分布以腎皮質血流量下降明顯。廣泛的血管病變可使腎小球缺血、萎縮、纖維化。
相關推薦: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2014年主治醫師類別考試保過輔導協議條款
最新資訊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子宮肌瘤需要切除的情況2020-02-25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婦產科手術輸卵管腹腔鏡手術不適宜人群2020-02-25
- 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外科手術學常見考點2018-11-21
- 皮片移植術適應證-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2018-06-1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常考點復習資料:麥膠性腸病檢查2018-05-12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皮質醇增多癥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晶體性關節炎的診治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洋地黃中毒的表現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血清病2018-03-20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肺曲霉病用藥原則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