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經濟師考試《中級經濟基礎》第二部分測評題答案


熱點專題:2015年經濟師考試輔導招生簡章
中級經濟基礎測評題答案
一、單選題
1. 【答案】C
【解析】考核第14章,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主要成效包括:
(1)建立了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機制
(2)增強了中央政府宏觀調控能力
(3)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化配置
2. 【答案】B
【解析】考核第13章第3節我國政府預算體系,公共財政預算是政府預算預算體系的基礎。我國完整的政府預算體系包括: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障預算。
3. 【答案】B
【解析】考核第12章第2節稅收分類
按征稅對象的不同,稅收分為:
1.流轉稅:我國稅收收入的主體稅種,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和關稅等。
2.所得稅:包括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
3.財產稅:包括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契稅。
4.資源稅:包括資源稅和土地使用稅
5.行為稅:包括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
4. 【答案】B
【解析】考核第12章第2節,拉弗曲線是對稅率與稅收收入或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形象描述,該曲線的基本含義是:保持適度的宏觀稅負水平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條件。拉弗曲線提示各國政府:征稅有“禁區”,要注意涵養稅源。
5. 【答案】B
【解析】考核第12章第3節。通過本題需要掌握各種稅負轉嫁方式的含義。后轉即逆轉或向后轉嫁,是指納稅人前轉稅負存在困難時,通過壓低購入商品或者生產要素進價的方式,將其繳納的稅收轉給商品或者生產要素供給者的一種稅負轉嫁方式。
6.【答案】D
【解析】考核第15章第3節。
政府購買支出乘數 =國民收入變動率/政府購買支出變動率=1/(1-邊際消費傾向)=1/(1-0.75)=4
稅收乘數=國民收入變動率/稅收變動率
=邊際消費傾向/(1-邊際消費傾向)=-0.75/(1-0.75)=-3,
即,-3=國民收入變動率/10%,所以當稅收增長10%時,國民收入下降30%。
平衡預算乘數=1。
7. 【答案】D
【解析】考核第15章第2節。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據一定時期的經濟社會狀況,主動靈活的選擇不同類型的反經濟周期的財政政策工具,干預經濟運行行為,實現財政政策目標。自動穩定的財政政策是指財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種內在的、不需要政府采取其他干預行為就可以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自動調節經濟運行的機制。也被稱為財政自動穩定器。
8. 【答案】C
【解析】考核第13章,政府預算是國家和政府意志的體現,政府預算需要經過國家權力機構的審查和批準才能生效,是一個重要的法律性文件。
9.【答案】D
【解析】公共財政的職能有:資源配置職能、收入分配職能、經濟穩定和發展職能。收入收入分配職能的機制和主要手段中,發揮轉移支付的作用,就是通過轉移性支付,將補貼直接補貼給地區和個人。
10. 答案:D
解析:考核第11章第2節,通過本題掌握財政支出規模增長的理論觀點。公共選擇學派是分別從選民、政治家、官僚行為及民主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理解政府支出規模的新視角。
A項觀點是:認為公共財政支出的增長是階梯式的,支出增長的內在原因是公共可以忍受的程度。B項觀點:財政支出數量的變化,是隨著不同時期財政支出作用的變化而變化。C的觀點:如果要維持進步部門和非進步部門的均衡的增長,政府支出必須增加,主要原因這兩個部門的生產效率不同。
11.【答案】A
【解析】考核第14章第2節,所得稅(鐵路運輸、國家郵政、原四大國有三大政策性銀行、海洋石油企業除外)其他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
該省應分享的個人所得稅收入=300*40%=120億元。注意題目中是2010年應該用2003年之后的分成比例。2002及以前實施的分成比例是各站50%
12. 【答案】c
【解析】考核第11章 第1節。通過本題掌握財政支出的分類。 我國財政支出經濟分類,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對企事業單位的補貼、贈與、債務利息支出、基本建設支出、其他資本性支出、貸款轉貸及產權參股、其他支出等共12類。
特別說明:此文系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抄襲,謝謝合作!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129666620,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熱點專題:2015年經濟師考試輔導招生簡章
二、多選題
1. 【答案】BE
【解析】考核第13章,人大常委會屬于權力機關,其職權涉及的關鍵詞是“監督;審查批準和撤銷”。其中審查批準的是預算調整方案和決算。A 是人大的職權。C是政府的職權.D也是政府的職權。
2.【答案】ABCD
【解析】考核第14章,財政支出劃分的原則是技術、效率、區域、受益原則。
3.【答案】BCD
【解析】考核第15章。社會總需求不足應采取“多花錢”的政策。降低稅率,進而使稅收收入降低,使得居民和企業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從而會增加他們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
4.【答案】BCDE
【解析】考核第10章第1節。通過本題掌握公共物品的特征、需求顯示、融資、生產及供給制度結構。A項錯誤,人們是通過政治機制顯示對公共物品的需求。
5.【答案】 BE
【解析】考核第12章第2節。稅收收入按征稅對象的不同,分為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資源稅和行為稅。
①流轉稅是以商品交換和提供勞務的流轉額為征稅對象的稅收,是我國稅收收入的主體稅種,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和關稅等。
②所得稅是以納稅人的所得額為征稅對象的稅收,包括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
③財產稅是以各種財產為征稅對象的稅收,如我國的財產稅包括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契稅。
④資源稅是對開發和利用國家自然資源而取得級差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稅收,目前我國資源稅類包括資源稅和土地使用稅
⑤行為稅是指對某些特定的經濟行為開征的稅收。包括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
6. 答案:ABDE
解析:考核第13章第3節政府預算體系的內容。按照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公共財政制度的要求,我國完整的政府預算體系包括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障預算。
7. 答案:BE
解析:考核第14章第2節根據財權事權統一的原則劃分成中央與地方收入。
中央固定收入關稅,海關代征的增值稅和消費稅,消費稅。鐵道部集中繳納的建設基金營業稅仍作為中央收入。
8. 【答案】ABCD
【解析】考核第15章第2節財政政策的類型。
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包括汲水政策和補償政策。其中汲水政策是指在經濟蕭條時期進行公共投資,以增加社會有效需求,使經濟恢復活力的政策。汲水政策的特點包括:
第一:它是以市場經濟所具有的自發機制為前提,是一種誘導經濟復蘇的政策;
第二:它以擴大公共投資規模為手段,啟動和活躍社會投資;
第三:財政投資規模具有有限性,即只要社會投資恢復活動、經濟實現自主增長政府就不再投資或縮小投資規模
第四:如果經濟蕭條的狀況不再存在,這種政策就不再實施。是一種短期財政政策。
特別說明:此文系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抄襲,謝謝合作!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129666620,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