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物業管理師《物業經營管理》:風險管理理論


特別推薦:2014物業管理師《物業經營管理》第八章知識點匯總
風險管理理論
(一)風險管理的定義
風險管理是指有目的、有意識地通過計劃、組織和控制等活動來避免或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確切地說,風險管理就是利用各種自然資源和技術手段對各種導致人們利益損失的風險事件加以防范、控制以至消除的過程。其目的是以最小的經濟成本達到分散、轉移、消除風險,保障人們的經濟利益和社會穩定的基本目的。
(二)風險管理的步驟
風險管理的整個過程可以分成以下四個步驟:
1.風險識別
風險的重要特征是它的不確定性和潛在性,不易被人們感受到或了解到。因此,風險管理首要的就是要識別風險,也就是要根據某種科學方法去認識和區別風險。這些科學方法通常有:問卷調查,財務報表分析,審查組織的相關數據和文件,對設備和設施的自檢,企業內外老師咨詢等。在識別時可以運用其中一個方法,也可以同時兼用幾個方法。
2.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就是應用各種概率與數理統計方法,測算出某一風險發生的頻率,進行估算損害程度,既包括直接損害程度,防范和處理風險所消耗的人財物,又包括與直接損失相關聯的間接損失程度。其目的是為了對帶來不同程度損失的風險采取不同的對策。
3.風險控制
為了經濟有效地控制和降低風險,就必須針對不同性質的風險采取不同的手段或措施。這些手段措施包括:
(1)回避。這是指風險的承受人在風險識別和評估的基礎上,事先就避開風險源或改變行為方式來避免風險損失。衡量采取回避的標準是:當風險可能引起的損失大于或等于冒此風險所可能獲得的利益時,采取回避政策。避免損失的最簡單的方法是不要涉及有風險的活動和物體。例如在游泳池里不設跳臺(板)就可以避免跳臺(板)的風險,這已是住戶區內游泳池的普遍做法。甚至可以進一步地說,溺水的風險完全可以由在居住區內不設游泳池的做法來避免。但回避風險是有限制的,也就是,只有在風險可以避免的情況下才可以實行。有些風險是不可避免的。
(2)自擔或保留。這是指風險的承受人自己要承擔某項風險的部分以至全部的損失。例如物業管理企業一般不會對他所管轄建筑的窗戶玻璃投保,而是承擔了窗戶玻璃偶爾損壞后的全部替換費用。另一種是自擔部分損失。例如房屋業主對自己的房子或設備投保保值低于原價值時,一旦投保的風險事件發生后,投保人不能獲得全部損失的賠償,其中一部分損失由投保人自己承擔。
(3)預防與抑制。這是指風險承受人直接面對風險采取行動,以減少損失發生的可能。損失的預防,是指直接針對產生損失的原因采取措施,即消除或減少這些原因。如增加有關預防的知識及改進預防技術等。損失的抑制,即當預防措施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風險事件依然發生時為減輕損失的嚴重程度所采取的行動。預防與抑制的區別在于前者施之于事前,后者施之于事中。這方面的例子很多。例如,保險箱被竊的風險可以用限制放在保險箱里現金的數量、在財務室安裝報警系統等來解決;建筑火災的危險可以用安裝滅火器、自動防火門、防火織物來控制。
(4)轉移。這是指個人或團體通過一定的方式將風險轉移給其他個人或團體。轉移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保險形式轉移,即通過購買保險,將承擔的風險部分或全部地轉移給承保方。另一種是非保險轉移,即通過合同方式將某些風險責任轉移給對方。例如物業管理企業與工程承包商在簽合同時可以明確規定,在建造過程中發生的自然或人為的災害所導致的損失,均由承包商承擔。
4.風險調整
這是針對不同的風險控制措施的結果進行檢查和評估,從而對原風險管理系統作適當的調整。這是風險管理不可缺少的一步。通過定時或不定時的檢查、評估,來不斷完善整個風險管理系統,以獲得最佳成本效益。
編輯推薦:
2014物業管理師《綜合能力》章節知識點匯總
2014年VIP套餐內含考題預測 兩年學習保障
2013年物業管理師考試合格證書領取匯總
2013年物業管理師考試合格標準匯總
2014年物業管理師考試輔導招生簡章
最新資訊
- 《物業管理實務》教材知識點:招標投標的策劃與實施2016-07-27
- 《物業管理實務》教材知識點:招標投標的內容與形式2016-07-27
- 物業管理師《物業管理實務》教材知識點:組織形式與機構設置2016-07-27
- 《物業管理實務》教材知識點:物業管理企業的設立2016-07-27
- 物業管理師《物業管理實務》教材知識點:概述2016-07-27
- 物業管理師《物業管理綜合能力》教材知識點:市場失靈2016-07-26
- 物業管理師《物業管理綜合能力》教材知識點:成本理論2016-07-26
- 物業管理師《物業管理綜合能力》教材知識點:生產理論2016-07-26
- 物業管理師《物業管理綜合能力》教材知識點:彈性理論2016-07-26
- 物業管理師《物業管理綜合能力》教材知識點:第一章12016-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