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婦產科主治醫師考試復習總結:內生殖器及其功能
內生殖器及其功能
陰道、子宮、輸卵管及卵巢。
(一)陰道:
陰道壁由粘膜、肌層和纖維組織構成。
特點:
橫紋皺襞,伸展性大。
陰道粘膜由復層鱗狀上皮細胞覆蓋,無腺體。
受性激素影響有周期性變化。
陰道壁富有靜脈叢,損傷后易出血或形成血腫。
后穹隆最深,與盆腔最低部位的直腸子宮陷凹緊密相鄰,臨床上可經此處穿刺或引流
(二)子宮:
1.形態:倒置梨形,重量50g,長7~8cm,寬4~5cm,厚2~3cm,容量約5ml。
(1)宮體與宮頸的比例嬰兒期為1:2,成年婦女為2:1,老人為1:1
(2)宮體與宮頸之間最狹窄的部分――子宮峽部,非孕期長1cm。上端因解剖上較狹窄,稱解剖學內口;其下端此處由宮腔內膜轉變為宮頸粘膜,稱組織學內口。
(3)妊娠末期子宮峽部伸展達7~10cm→子宮下段。
2.組織結構:宮體和宮頸的結構不同。
宮體: 子宮內膜、肌層和漿膜層(臟腹膜)。
(1)子宮內膜:功能層和基底層。
肌層由平滑肌束及彈力纖維組成,肌束外縱,內環,中交叉。
(2)臟層腹膜:膀胱子宮陷凹,直腸子宮陷凹(道格拉斯陷凹)為盆腔最低部位。
宮頸:長3cm
由結締組織、少量平滑肌、血管及彈力纖維構成。
(3)宮頸的特點:
①宮頸管粘膜:單層高柱狀上皮
②宮頸陰道部:復層鱗狀上皮
③宮頸外口柱狀上皮與鱗狀上皮交接――宮頸癌的好發部位。
④宮頸管粘膜也受性激素影響發生周期性變化。
3.子宮位置
正常位置呈輕度前傾前屈位,靠子宮韌帶及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作用。
子宮韌帶:4對
(1)圓韌帶:維持子宮呈前傾。
(2)闊韌帶:限制子宮向兩側傾倒。闊韌帶中有豐富的血管、神經、淋巴管。子宮動靜脈和輸尿管均從闊韌帶基底部穿過。 www.kao120.com
(3)主韌帶(宮頸橫韌帶):固定宮頸位置,保持子宮不致下垂的主要結構。
(4)宮骶韌帶:維持子宮前傾位置。
上述韌帶、骨盆底肌和筋膜薄弱或受損傷,可導致子宮脫垂。
例題:
(2004年)關于子宮的解剖,下述哪項正確(A)
A.成年的子宮長7-8cm,寬4-5cm,厚2-3cmB.成年人子宮體與子宮頸的比例為1:2
C.子宮峽部的黏膜無周期性變化D.子宮頸主要由平滑肌構成E.成年婦女子宮頸管長4-5cm
小編推薦:2013年衛生資格考試成績查詢專題
最新資訊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子宮肌瘤需要切除的情況2020-02-25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婦產科手術輸卵管腹腔鏡手術不適宜人群2020-02-25
- 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外科手術學常見考點2018-11-21
- 皮片移植術適應證-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2018-06-1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常考點復習資料:麥膠性腸病檢查2018-05-12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皮質醇增多癥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晶體性關節炎的診治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洋地黃中毒的表現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血清病2018-03-20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肺曲霉病用藥原則2018-0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