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土地估價管理基礎與法規備考資料63


三、耕地保護管理的主要內容(掌握)
我國耕地保護工作包括耕地數量保護和耕地質量保護兩個方面。耕地的數量保護是對耕地面積的保護。耕地的質量保護是對耕地的地力和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目的是保持耕地地力的相對穩定,并不斷培育耕地肥力,保持和維護耕地良好的生態環境,防止耕地污染、鹽漬化、水土流失、掠奪性經營耕地等。耕地保護管理的主要內容具體包括:
1.堅持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土地管理法》確定加強土地管理的基本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要求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用途和土地利用計劃安排使用土地,嚴格控制占用農用地,特別是耕地,要合理配置,合理利用,從而保證耕地數量穩定。
2.強化耕地占補平衡管理
實行耕地占補平衡制度,目的是為保證耕地總量不減少而設置的一項重要制度和措施。按照《耕地占補平衡考核辦法》要求,就要大力推廣實行建設占用耕地與補充耕地的項目掛鉤制度,落實補充耕地的責任、任務和資金;加強按項目檢查核實補充耕地情況,確保建設占用耕地真正做到“占一補一”;大力推進土地儲備制度的建立,逐步做到耕地先補后占;強化耕地占補平衡管理,有效保護耕地。
3.嚴格耕地保護執法
嚴格耕地保護執法,首先要加強耕地保護制度的建設,以制度保障執法。要建立嚴格的耕地保護執法和監督查處制度,建立耕地保護動態監測制度。其次,要嚴格耕地執法。要采取行政、經濟、法律等手段,嚴厲查處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和以言代法、以權代法的違法占用耕地行為;構成犯罪的,要按照刑法追究刑事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效保護耕地。
4.嚴格執行城市用地規模審核制度
按照《土地管理法》、《城鄉規劃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嚴格控制城鎮用地規模,實行用地規模服從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建設項目服從城鄉總體規劃的“雙重”管理,充分挖掘現有建設用地潛力,實現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發展向內涵挖潛轉化,才能更有效保護耕地資源。
5.全面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機制
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是指新增建設用地的平均土地純收益。設立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制度的目的,就是要切斷建設用地擴張的經濟動因,促進存量建設用地的挖潛利用,嚴格控制城市建設規模。建立有效的土地收益分配機制,就要認真執行和落實《土地管理法》有關征地費用標準和耕地開墾費標準,嚴格執行《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繳使用管理辦法》,建立保護耕地利益獎懲和補償制度,確保新增用地的有關費用按規定標準繳足到位,從而抑制建設用地擴張,保護耕地。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繳納標準,應當體現各地新增建設用地平均土地純收益的真實水平,并根據經濟形勢,有升有降,適時調整,才能發揮相應的調控作用。
同時,調整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政策。為進一步保護耕地,促進節約集約用地,加強土地調控管理,控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明確要求:“要適時調整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取標準。”《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發[2006]31號)進一步明確要求:“提高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繳納標準。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繳納范圍,以當地實際新增建設用地面積為準。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專項用于基本農田建設和保護、土地整治、耕地開發。對違規減免和欠繳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要進行清理,限期追繳”。
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和《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發[2006]31號)的有關規定,2006年,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下發了《關于調整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政策等問題的通知》(財綜[2006]48號),對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政策作了詳細規定。主要內容包括:一是進一步明確了征收范圍。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的征收范圍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含建制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的新增建設用地(含村莊和集鎮新增建設用地);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含建制鎮)、村莊和集鎮建設用地范圍外單獨選址、依法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的新增建設用地;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移民遷建用地占用城市(含建制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經批準超出原建設用地面積的新增建設用地。二是調整了征收等別和征收標準。上述政策規定,從2007年1月1日起,新批準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征收標準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一倍。三是調整地方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分成管理方式。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征收標準提高后,仍實行中央與地方30:70分成體制。但從2007年1月1日起,調整地方分成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管理方式,將地方分成的70%部分,一律全額繳入省級國庫。
6.引入耕地保護社會監督機制
堅持公開土地規劃、土地用途管制內容,讓群眾了解土地規劃用途,促使土地使用者自覺按規劃用途合理利用土地。同時,還要廣泛引入耕地保護社會監督機制,切實加強與權力機關、司法機關、新聞媒體、社會團體、城鄉居民建立定期聯系和監督網絡建設,接受社會各界的共同監督。
例題:耕地保護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等。
A.堅持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B.強化耕地占補平衡管理
C.提高城市用地規模
D.嚴格耕地保護執法
E.建立有效的土地收益分配機制
答案:ABDE
解析:耕地保護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1)堅持土地用途管制制度。(2)強化耕地占補平衡管理。(3)嚴格耕地保護執法。(4)嚴格執行城市用地規模審核制度。(5)建立有效的土地收益分配機制。(6)引入耕地保護的社會監督機制。
編輯推薦:2013年土地估價師考試VIP套餐
最新資訊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匯總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6)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5)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4)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3)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2)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1)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10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9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8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