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土地估價基礎與法規課件20


考點14:土地規劃與其他規劃的關系
1、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和國土規劃的關系: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長遠規劃,是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為實現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長遠規劃提供土地保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國土規劃是相互關聯而不能相互取代的兩項帶有宏觀戰略性的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是國土規劃的一項專項規劃,并對國土規劃起反饋作用。
2、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農業區劃、農業生產遠景規劃的關系:農業區劃是對農業生產空間分布的一種科學分類方法,是對農業地域分異規律的科學論證。農業區劃的中心任務是對農業生產進行合理布局,解決農業生產問題。農業區劃的成果可作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土地利用長遠目標,土地利用結構及對各種用地進行配置和布置依據。土地利用規劃以農業生產遠景規劃為依據,通過合理確定農用地的組成與比例和具體用地配置,以及各種用地的內部規劃,使遠景規劃的各項指標與措施在土地上加以落實。
3、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城市規劃的關系:城市規劃是根據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在全面研究區域經濟的基礎上,根據城市的歷史和自然條件確定城市性質和規模及城市各部分的組成,并對各用地種類加以全面組織和合理安排,為生產和生活創造良好環境的形態布局規劃。城市用地只是土地利用規劃中的一種用地類型,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的關系是點與面、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考點15:土地利用規劃
1、 土地利用規劃的概念:土地利用規劃對土地利用的控制、協調與管理作用,在編制規劃的過程中已有所顯示,但規劃中的許多決策和措施還停留在文件及圖紙上,并沒有變成現實,需要通過規劃的實施,從時間上、空間上、措施上作出具體安排,逐項地加以落實。
2、 土地利用規劃的全過程包括編制和實施兩個階段,二者互為依托,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規劃的真正意義在于實施。
3、 土地利用規劃實施與管理的衡量標準:
(1) 各規劃項目是否落實到地、到位;
該項衡量標準具體是指:
①各類用地界線和面積按規劃落實到地、到位;
②基本農田保護區的界線和面積落實到地、到位;
③建設項目落實到地、到位。
(2) 各類用地變更的界線、位置、用途、面積是否符合規劃;
該項衡量標準具體是指:
①各項建設占用耕地的地址、范圍和面積是否在規劃界限內;
②各類用地界線和面積的變化是否符合規劃;
③基本農田保護區的界線和面積是否保持;
④待開發、整理、復墾的土地是否已按規劃的用途、位置、面積實施了開發、整理、復墾,并投入使用。
(3) 土地利用、保護、整治措施是否得到有效實施;
該項衡量標準具體是指:
①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措施是否得到有效實施;
②土地保護措施是否得到有效實施;
③土地整治措施是否得到有效實施。
(4) 土地資金投入是否按規劃進度完成;
該項衡量標準具體是指:
①年度資金投入是否按規劃落實到項目、到地;
②總投資是否按規劃、按期落實到項目、到地。
(5) 土地利用規劃實施后是否取得顯著效益
該項衡量標準具體是指:
①經濟效益,即規劃利用的土地在一定投入下的物質成果和經濟利益;
②生態效益,即土地利用過程中帶來的生態環境的穩定和改善,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產生某種影響的效應;
③社會效益,即規劃利用的土地在一定的耗費下所提供的滿足社會需求的成果。
4、 土地利用規劃實施與管理的途徑:
(1) 強化土地利用計劃的編制和管理。
(2) 建立實施規劃的領導責任制。
(3) 實行規劃公告制度。
(4) 建立建設項目用地的規劃審查制度。
(5) 健全基本農田保護制度。
(6) 加強城市和村鎮規劃審核。
(7) 建立健全土地開發整理的規劃審查制度。
(8) 強化現代高新技術的應用。
編輯推薦:2013年土地估價師考試VIP套餐
最新資訊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匯總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6)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5)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4)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3)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2)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1)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10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9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8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