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二級物流師《物流系統工程》復習資料(四十一)
三、物流信息系統的分析方法 ▲
1、結構化分析方法:分解和抽象;圖表描述;模型轉換。
分解:將問題簡單化;
抽象:關注問題的最本質屬性。
描述:數據分析工具(數據流圖、數據字典、數據存儲結構規范、數據立即存取圖)和功能分析工具(處理邏輯的表達方法:決策樹、判定表、結構式語言)。
數據流圖:說明系統的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系,用以描述系統的整體框架。由外部實體(即數據源點/終點)、數據處理(加工)、數據流和數據存儲四種基本成分組成。
數據字典:對數據流程中的每一個成分的精確定義。四大類:數據流條目、文件條目、數據項條目、加工條目。
數據存儲結構規范化:用規范化方法來設計數據存儲的結構,簡化數據結構、確定屬性的關聯度,提高數據的可修改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處理邏輯的表達方法:
不太復雜的邏輯判斷,用決策樹;比較復雜的情況用判定表;十分復雜的情況,用結構式語言。
四、設計方法 ▲
1、系統設計概述:系統設計的主要工作;設計原則(系統性、靈活性、可靠性、經濟性、簡單性、運行效率);設計方法(自上而下的結構化設計方法、原型法、面向對象法);
2、系統劃分:將系統劃分為若干相互獨立的子系統,子系統又可劃分為若干大小模塊。劃分方法有:功能法、順序法、數據擬合法、過程法、時間法、環境法、混合法(主要考慮功能分析結果、數據分析結果和組織環境)。
系統劃分的原則:獨立性、數據依賴最小、數據冗余最小、前瞻性、階段性實現、資源充分利用。
3、系統處理流程設計:用一系列類似計算機內部物理部件的圖形符號來表示處理流程。
4、信息編碼:原則是惟一性、標準化、合理性、簡單性、適用性、可擴充性。種類有:順序碼、區間碼、助記碼、編寫碼、檢驗碼。
5、輸入/輸出設計:
6、功能模塊設計:兩個部分(總控系統和子系統)◆
功能模塊的設計原則:模塊間的獨立性、樹狀結構(不允許出現網狀)、分類編碼、通用模塊、層次簡單(最多6-7層)。
7、系統設計報告: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