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教材變化對比分析
更新時間:2013-06-24 09:17:06
來源:|0
瀏覽
收藏


摘要 2013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教材變化對比分析
點擊查看:2013年經濟師考前直播公開課免費獲取過關秘籍 ※ 2013年經濟師考試報名進行時
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教材變化情況如下:
整體來看,第一部分經濟學基礎、第二個部分財政、第三部分貨幣與金融,結構上沒有變化,有一些細節上的修改,增加一些內容。
第四部分統計:新增了“第22章抽樣調查和第23章相關與回歸分析”兩章,原先的“第21章 統計與統計數據 和 第23章 統計數據的整理與顯示”刪除了。原先的“第22章 統計調查”和第24章 數據特征的測度”的部分內容組成新的“第21章 統計與統計數據”。 “時間序列和統計指數”兩章完全沒變。
第五部分會計:“第28章 會計報表”是從原先的“會計循環”這章分出來的,新增第一節會計報表的概念。其他章節都是有很多細節上的變化。
第六部分法律:“第31章 法律對經濟關系的調整”結構層次和內容調整,刪除一些內容。“第34章 公司法律制度”內容變化較大,刪除和新增內容較多。其他章節都是細節修改。
2013年中級經濟基礎教材整體結構和以往的教材一樣,總共分為經濟學基礎、財政、貨幣與金融、統計、會計和法律六個部分,在2012年教材基礎上,對部分章節的知識點進行了調整。其中第四部分統計變動較大,章節數量進行了調整,將原先的六章調整為五章,知識內容有刪減;第五部分新增了一章會計報表的相關知識;第六部分略有變動,新增了一小部分內容。整體變動情況更貼合當前經濟形勢。
2012年教材 |
2013年教材 |
變動情況 |
第一部分 經濟學基礎 |
第一部分 經濟學基礎 |
|
第一章 市場需求、供給與均衡價格 |
第一章 市場需求、供給與均衡價格 |
|
一、市場需求 |
一、市場需求 |
|
二、市場供給 |
二、市場供給 |
|
三、均衡價格 |
三、均衡價格 |
|
四、彈性 |
四、彈性 |
|
第二章 消費者行為分析 |
第二章 消費者行為分析 |
|
一、無差異曲線 |
一、無差異曲線 |
|
二、預算約束 |
二、預算約束 |
|
三、消費者均衡和需求曲線 |
三、消費者均衡和需求曲線 |
|
第三章 生產和成本理論 |
第三章 生產和成本理論 |
|
一、生產者的組織形式和企業理論 |
一、生產者的組織形式和企業理論 |
|
二、生產函數和生產曲線 |
二、生產函數和生產曲線 |
|
三、成本函數和成本曲線 |
三、成本函數和成本曲線 |
|
第四章 市場結構理論 |
第四章 市場結構理論 |
|
一、市場結構的類型 |
一、市場結構的類型 |
|
二、完全競爭市場中生產者的行為 |
二、完全競爭市場中生產者的行為 |
|
三、完全壟斷市場中生產者的行為 |
三、完全壟斷市場中生產者的行為 |
|
四、壟斷競爭市場和寡頭壟斷市場中生產者的行為 |
四、壟斷競爭市場和寡頭壟斷市場中生產者的行為 |
|
第五章 市場失靈和政府的干預 |
第五章 市場失靈和政府的干預 |
|
一、市場失靈的含義 |
一、市場失靈的含義 |
|
二、市場失靈的原因 |
二、市場失靈的原因 |
|
三、政府對市場的干預 |
三、政府對市場的干預 |
|
第六章 國民收入核算和簡單的宏觀經濟模型 |
第六章 國民收入核算和簡單的宏觀經濟模型 |
|
一、國民收入核算 |
一、國民收入核算 |
|
二、宏觀經濟均衡的基本模型 |
二、宏觀經濟均衡的基本模型 |
|
三、消費、儲蓄和投資 |
三、消費、儲蓄和投資 |
|
四、總需求和總供給 |
四、總需求和總供給 |
|
第七章 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理論 |
第七章 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理論 |
|
一、經濟增長 |
一、經濟增長 |
|
二、經濟周期和經濟波動 |
二、經濟周期和經濟波動 |
|
三、經濟發展 |
三、經濟發展 |
|
第八章 價格總水平和就業、失業 |
第八章 價格總水平和就業、失業 |
|
一、價格總水平 |
一、價格總水平 |
|
二、就業和失業 |
二、就業和失業 |
|
三、失業和經濟增長及價格總水平的相互關系 |
三、失業和經濟增長及價格總水平的相互關系 |
|
第九章 國際貿易和國際資本流動 |
第九章 國際貿易和國際資本流動 |
|
1. 國際貿易 |
1. 國際貿易 |
|
二、國際資本流動 |
二、國際資本流動 |
|
第二部分 財政 |
第二部分 財政 |
|
第十章 公共物品與財政職能 |
第十章 公共物品與財政職能 |
|
一、公共物品的定義及其融資與生產 |
一、公共物品的定義及其融資與生產 |
|
二、公共財政的基本職能 |
二、公共財政的基本職能 |
|
三、公共選擇與政府失靈 |
三、公共選擇與政府失靈 |
|
第十一章 財政支出 |
第十一章 財政支出 |
|
一、財政支出及其分類 |
一、財政支出及其分類 |
|
二、財政支出規模及其增長趨勢 |
二、財政支出規模及其增長趨勢 |
|
三、中國的財政支出結構 |
三、中國的財政支出結構 |
|
四、財政支出績效考評 |
四、財政支出績效考評 |
|
第十二章 財政收入 |
第十二章 財政收入 |
|
一、財政收入的含義與分類 |
一、財政收入的含義與分類 |
|
二、稅收 |
二、稅收 |
|
三、稅負轉嫁 |
三、稅負轉嫁 |
|
四、國債 |
四、國債 |
|
第十三章 政府預算 |
第十三章 政府預算 |
|
一、政府預算的職能與原則 |
一、政府預算的職能與原則 |
|
二、我國政府預算職權劃分 |
二、我國政府預算職權劃分 |
|
三、我國政府預算體系 |
三、我國政府預算體系 |
|
四、我國政府預算編制和執行制度 |
四、我國政府預算編制和執行制度 |
|
第十四章 財政管理體制 |
第十四章 財政管理體制 |
|
一、財政管理體制內容與類型 |
一、財政管理體制內容與類型 |
|
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 |
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 |
|
三、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
三、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
|
第十五章 財政政策 |
第十五章 財政政策 |
|
一、財政政策功能與目標 |
一、財政政策功能與目標 |
|
二、財政政策工具與類型 |
二、財政政策工具與類型 |
|
三、財政政策乘數與時滯 |
三、財政政策乘數與時滯 |
|
四、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積極財政政策 |
四、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積極財政政策 |
|
第三部分 貨幣與金融 |
第三部分 貨幣與金融 |
|
第十六章 貨幣供求與貨幣均衡 |
第十六章 貨幣供求與貨幣均衡 |
|
一、貨幣需求 |
一、貨幣需求 |
|
二、貨幣供給 |
二、貨幣供給 |
|
三、貨幣均衡 |
三、貨幣均衡 |
|
四、通貨膨脹 |
四、通貨膨脹 |
|
第十七章 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 |
第十七章 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 |
|
一、中央銀行 |
一、中央銀行 |
|
二、貨幣政策 |
二、貨幣政策 |
|
第十八章 商業銀行與金融市場 |
第十八章 商業銀行與金融市場 |
|
一、商業銀行的運營與管理 |
一、商業銀行的運營與管理 |
|
二、金融市場 |
二、金融市場 |
|
第十九章 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 |
第十九章 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 |
|
1. 金融風險 |
1. 金融風險 |
|
二、金融危機 |
二、金融危機 |
|
三、金融監管理論 |
三、金融監管理論 |
|
四、金融監管體制 |
四、金融監管體制 |
|
五、國際金融監管協調 |
五、國際金融監管協調 |
|
第二十章 對外金融關系與政策 |
第二十章 對外金融關系與政策 |
|
一、匯率制度 |
一、匯率制度 |
|
二、國際儲備 |
二、國際儲備 |
|
三、國際貨幣體系 |
三、國際貨幣體系 |
|
第四部分 統計 |
第四部分 統計 |
|
第二十一章 統計與統計數據 |
第二十一章 統計與統計數據 |
章標題不變 |
一、統計的含義 |
一、統計學 |
變動 |
二、統計數據的計量尺度 |
二、變量與數據 |
變動 |
三、統計數據的類型 |
三、常用的數據特征測度 |
變動 |
四、統計指標及其類型 |
四、數據的來源 |
變動 |
五、統計調查 |
新增 | |
第二十二章 統計調查 |
第二十二章 抽樣調查 |
原先的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章調整為二十二、二十三章,去掉了統計數據的相關知識,增加了相關與回歸分析,該部分變動較大 |
一、統計調查的概念與種類 |
一、抽樣調查基本概念 | |
二、統計調查的方式 |
二、幾種基本概率抽樣方法 | |
三、統計數據搜集的方法 |
三、估計量和樣本量 | |
四、統計數據的質量 |
||
第二十三章 統計數據的整理與顯示 |
第二十三章 相關與回歸分析 | |
一、品質數據的整理與顯示 |
一、變量之間的相關分析 | |
二、數值型數據的整理與顯示 |
二、回歸分析 | |
三、統計表 |
||
第二十四章 數據特征的測度 |
||
一、集中趨勢的測度 |
||
二、離散程度的測度 |
||
第二十五章 時間序列 |
第二十四章 時間序列 |
|
一、時間序列及其分類 |
一、時間序列及其分類 |
|
二、時間序列的水平分析 |
二、時間序列的水平分析 |
|
三、時間序列的速度分析 |
三、時間序列的速度分析 |
|
第二十六章 統計指數 |
第二十五章 統計指數 |
|
一、指數的概念和分類 |
一、指數的概念和分類 |
|
二、加權綜合指數 |
二、加權綜合指數 |
|
三、指數體系 |
三、指數體系 |
|
四、幾種常用的價格指數 |
四、幾種常用的價格指數 |
|
第五部分 會計 |
第五部分 會計 |
|
第二十七章 會計概論 |
第二十六章 會計概論 |
|
一、會計基本概念 |
一、會計基本概念 |
|
二、會計目標 |
二、會計目標 |
|
三、會計要素 |
三、會計要素 |
|
四、會計要素確認和計量的基本原則 |
四、會計要素確認和計量基本原則 |
|
五、會計基本前提 |
五、會計基本前提 |
|
六、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
六、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
|
七、會計法規 |
七、會計法規 |
|
第二十八章 會計循環 |
第二十七章 會計循環 |
|
一、會計確認 |
一、會計確認 |
|
二、會計計量 |
二、會計計量 |
|
三、會計記錄 |
三、會計記錄 |
|
四、會計報告 |
四、會計報告 |
|
五、主要會計報表 |
||
第二十八章 會計報表 |
新增章節 | |
一、會計報表的概念 |
新增 | |
二、資產負債表 |
新增 | |
三、利潤表 |
新增 | |
四、現金流量表 |
新增 | |
五、會計報表附注 |
新增 | |
第二十九章 財務報表分析 |
第二十九章 財務報表分析 |
|
一、財務報表分析的意義和內容 |
一、財務報表分析的意義和內容 |
|
二、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
二、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
|
三、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指標 |
三、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指標 |
|
第三十章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 |
第三十章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 |
|
一、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要素和核算特點 |
一、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要素和核算特點 |
|
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 |
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 |
|
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報告 |
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報告 |
|
第六部分 法律 |
第六部分 法律 |
|
第三十一章 法律對經濟關系的調整 |
第三十一章 法律對經濟關系的調整 |
章標題不變 |
一、調整經濟的法律 |
一、“調整經濟的法律”和“經濟法” |
變動 |
二、經濟法基礎知識 |
二、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體系 |
變動 |
第三十二章 物權法律制度 |
第三十二章 物權法律制度 |
|
一、物權概述 |
一、物權概述 |
|
二、所有權 |
二、所有權 |
|
三、用益物權 |
三、用益物權 |
|
四、擔保物權 |
四、擔保物權 |
|
第三十三章 合同法律制度 |
第三十三章 合同法律制度 |
|
一、合同概述 |
一、合同概述 |
|
二、合同的效力 |
二、合同的效力 |
|
三、合同的訂立、履行和終止 |
三、合同的訂立、履行和終止 |
|
四、合同的擔保和保全 |
四、合同的擔保和保全 |
|
五、合同的轉讓、變更和解除 |
五、合同的轉讓、變更和解除 |
|
六、違約責任 |
六、違約責任 |
|
第三十四章 公司法律制度 |
第三十四章 公司法律制度 |
章標題不變 |
一、公司法和公司概述 |
一、公司法和公司概述 |
|
二、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組織機構及其股權轉讓 |
二、公司的設立與公司法基本制度 |
變動 |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 |
三、公司治理結構 |
變動 |
四、公司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
四、公司的股份(權)轉讓和股份公司的股份執行 |
變動 |
五、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 |
新增 | |
第三十五章 其他法律制度 |
第三十五章 其他法律制度 |
|
一、工業產權法律制度 |
一、工業產權法律制度 |
|
二、勞動合同法律制度 |
二、勞動合同法律制度 |
|
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制度 |
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制度 |
|
四、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 |
四、反壟斷法律制度 |
新增 |
五、產品質量法律制度 |
五、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 |
|
六、產品質量法律制度 |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