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級經濟師考試財政稅收專業歸納筆記六十一


點擊查看: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公路)復習資料匯總 ※ 2013年經濟師考試預測練習匯總
本文主要介紹2013年中級經濟師考試財政稅收專業知識與實務第十四章財政平衡與財政政策第一節財政政策的歸納筆記,希望本文能夠幫助您更好的全面了解2013年經濟師考試的相關重點!
第二節 財政政策
一、財政政策的含義(掌握)
財政政策:國家為了調節總需求變動及總供求之間的關系,而調整財政收支的基本原則和方針的總稱。
財政政策對國民經濟運行的調節具有兩個明顯的特點:直接性和強制性。
財政政策是由稅收政策、支出政策、預算平衡政策、國債政策等構成。
現代意義的財政政策始于20世紀30年代的資本主義經濟大蕭條時期。
財政政策的功能
(一)導向功能
財政政策的直接作用對象是財政收支及其平衡關系。
(二)協調功能
主要體現在對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某些失衡狀況的制約、調節。
(三)控制功能
(四)穩定功能
在繁榮時期,稅收自動增加,轉移支出自動下降,控制總需求,抑制通貨膨脹。
在蕭條時期,稅收自動減少,轉移支出自動增加,擴大總需求,拉動經濟增長。此外政府可以主動采用相應的政策措施。
二、財政政策目標(掌握)
財政政策目標是指財政政策所要實現的期望值。財政政策作為一種期望值,其取值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環境和條件的影響,同時也取決于公眾的偏好和政府的行為,因此財政目標的確定是一個科學、民主的決策過程。
我國財政政策目標為:充分就業、物價基本穩定、收入合理分配、經濟適度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政策目標 |
解釋 |
1.充分就業 |
政府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首要目標。充分就業并不意味著消除失業。 |
2.物價基本穩定 |
是財政政策穩定功能的基本要求。物價穩定是物價總水平的基本穩定,即物價水平在短期內沒有顯著或者急劇的波動。 |
3.收入合理分配 |
收入合理分配即收入均等。所謂收入均等是指一國公民在相同經濟行為中或在一定經濟環境下實現的收入公平分配。收入均等不等于平均分配。 |
4.經濟適度增長 |
一國國民收入的實際總量增長或一國人均國民收入的實際增長。只有國民收入的增長速度快于人口的增長速度,才能認為經濟有了真正的增長。
對經濟是否增長的評價還包括質和量兩個方面。 |
5.國際收支平衡 |
國家收支包括四個項目:經常項目、資本項目、遺漏與誤差、官方平衡項目。國際收支平衡是指經常項目、資本項目、遺漏與誤差三個項目的總的收支對比狀況。 |
三、財政政策工具(掌握)――政府預算、稅收、公債、政府投資和財政補貼等。
(一)政府預算
政府預算在各種財政政策手段中居于核心地位,它能系統地、明顯地反映政府財政政策的意圖和目標,具有綜合性、計劃性和法律性等特點。
預算收支差額的三種情況
(1)收大于支的預算結余,可起到壓縮需求的作用――緊縮性財政政策
(2)支大于收的預算赤字,可起到擴張需求的作用――擴張性(積極的)財政政策
(3)收支平衡,對總需求的凈影響是中性的――中性財政政策。
政府預算的調控作用主要體現在:
(1)通過預算收支規模的變動及其平衡狀態可以有效地調節社會總供求的平衡關系。(逆經濟風向行事)
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時,采用收大于支的結余政策,壓縮需求。
社會總供給大于社會總需求時,采用支大于收的赤字政策,擴張需求。
社會總供求大體平衡時,預算應實行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
(2)通過調整政府預算支出結構可以調節國民經濟中各種比例關系和經濟結構。
(二)稅收
稅收的調節作用主要通過稅率確定、稅負分配、稅收優惠和稅收懲罰等體現出來。
稅收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1)調節資源在積累和消費之間的分配。從總體上看,征稅的結果會降低積累率,提高消費率
(2)調節資源在產業之間的配置,即調節產業結構
(3)調節資源在政府部門和非政府部門(企業和居民)之間的配置。這主要是通過確定適度的宏觀稅率來實現的。
稅收主要是通過調節企業利潤水平和居民的個人收入水平實現收入公平分配。
(三)公債
公債的調節作用主要體現在:
1. 公債可以調節國民收入的使用結構。
2. 公債可以調節產業結構。
3. 公債可以調節資金需求和貨幣流通。
(四)政府投資
政府投資是指財政用于資本項目的建設支出,最終形成各種類型的固定資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投資的項目主要是基礎性產業、公共設施以及新興的高科技主導產業。
(五)財政補貼(轉移性支出)
其特征
(1)財政補貼是一種財政援助,對接受補貼者會產生激勵作用
(2)財政補貼是為特定的目標或目的服務的,具有鮮明的政策意圖。
財政補貼的范圍可以包括
(1)以財政支出形式直接提供的財政援助
(2)以減少應上繳收入的形式間接提供的財政援助――如減稅、免稅。
財政補貼的最主要優點:靈活性和針對性。
四、財政政策的類型(熟悉)
劃分標準 |
分類結果 |
解釋 |
按照政策作用的對象劃分 |
宏觀財政政策 |
通過對經濟總量發揮作用,來調節總需求和總供給的財政政策,也稱為經濟穩定政策。 |
中觀財政政策 |
以產業結構為調節對象,努力實現產業結構合理化的財政政策。 | |
微觀財政政策 |
通過影響經濟個體的經濟行為或經濟活動發揮作用。 | |
按照對經濟周期的調節作用 |
自動穩定的財政政策 |
某些能夠根據經濟波動情況自動發生穩定作用的政策,無需借助外力即可直接產生調控作用。包括:累進稅制和轉移支付制度,也稱為“自動穩定器”或者“內在穩定器”。 |
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財政政策) |
政府有意識地運用財政政策來調節社會總供求。 | |
根據在國民經濟總量方面的不同功能 |
擴張性財政政策 | |
緊縮性財政政策 | ||
中性財政政策 |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