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會計從業資格 > 會計從業資格政策法規 > 廣東省2011年推動工業投資實現重大突破行動方案的通知

廣東省2011年推動工業投資實現重大突破行動方案的通知

更新時間:2013-05-02 17:36:51 來源:|0 瀏覽0收藏0
摘要 為認真貫徹省委十屆八次全會“今年要把工業投資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作為衡量各市經濟工作的重要方面,下決心扭轉工業投資徘徊的局面”的精神,大力推動我省工業投資實現重大突破,我委研究制定了《2011年推

推薦:2013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報名匯總  2013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模擬測試卷匯總

 2013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技巧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常見問題匯總

各地級以上市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順德區經濟促進局:

  為認真貫徹省委十屆八次全會“今年要把工業投資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作為衡量各市經濟工作的重要方面,下決心扭轉工業投資徘徊的局面”的精神,大力推動我省工業投資實現重大突破,我委研究制定了《2011年推動工業投資實現重大突破行動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聯系人:張鵬,聯系電話:83133318

  附件:2011年推動工業投資實現重大突破行動方案

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二O一一年三月十日

2011年推動工業投資實現重大突破行動方案

  為貫徹省委十屆八次全會精神,根據我委關于2011年重點制訂實施十個行動方案的工作要求,大力推動我省工業投資實現重大突破,特制訂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思路

  認真落實省委十屆八次全會“今年要把工業投資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作為衡量各市經濟工作的重要方面,下決心扭轉工業投資徘徊的局面”的精神,把加大工業投資力度特別是壯大技術改造投資作為我省工業加快轉型升級、增強工業發展后勁的重要抓手,以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為先導,以重點項目為依托,以重點產業基地和工業園區為載體,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突出工業重大項目拉動,集中放大政策激勵手段,著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招商引資上、先進制造業在重大項目建設上,傳統優勢產業在轉型升級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確保2011年我省工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加快工業投資結構調整優化,為我省工業經濟“十二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做出積極貢獻。

  二、工作目標

  2011年我省工業投資和技術改造投資的主要工作目標包括:

  ??全省工業投資達到6000億元左右,增長15%左右;

  ??全省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18%以上,占全省工業投資的比重超過20%;

  ??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長22%以上,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長18%以上,優勢傳統產業投資增長15%以上;

  ??珠三角地區工業投資增長14%左右,粵北山區工業投資增長17%以上,粵東地區工業投資增長20%以上,粵西地區工業投資增長18%以上。

  三、重點工作和措施

  (一)扎實開展招商引資系列活動

  1.全力辦好廣東大型系列招商活動(國內知名民企)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國內知名民企招商任務,以辦好6月1-2日的民企招商大會為契機,進一步落實我省投資政策和各類項目優惠政策,通過與全國工商聯和各有關商會、協會等的廣泛、深入溝通,加強成員單位、各分團的統籌協調與聯絡,抓好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優勢傳統產業、生產性服務業以及工業園區招商等重點領域的招商工作,落實簽約、展示、推介等活動,簽約一批含金量高、帶動效應好的民企投資項目,促進我省工業投資增量提升。(中小企業局改革發展處主辦)

  2.積極配合我省央企及外企招商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央企、外企招商工作的部署要求,配合省有關部門推進與中央企業、外資企業對接和項目洽談簽約等活動。按照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總體目標,瞄準航空、軌道交通、核電、船舶、建材等產業吸引央企項目落戶廣東,瞄準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石化、裝備制造等領域把仍未在廣東投資或投資不多的世界500強項目招進來。同時,充分發揮在粵央企和跨國集團的作用,擴大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加快建設現有項目,加強新的項目建設,完善項目產業鏈和加強產業配套。(技術改造投資處主辦)

  3.大力開展產業轉移招商活動充分發揮省產業轉移工業園招商引資載體作用,積極組織產業轉移工業園區參與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央企、民企、外企三大招商引資活動,協調做好有關央企、民企、外企赴園區考察洽談,推動招商項目落戶園區。指導推動省產業轉移工業園開展一批招商推介活動,積極利用中博會等相關平臺進行招商推介,加快園區招商引資步伐。(工業園區處主辦)

  4.做好重大經貿活動招商工作堅持市場開拓與招商引資并舉,做好泛珠洽談會、粵皖經貿活動、西博會以及“廣東產品全國行”系列活動等重大經貿活動的招商工作,積極組織省級互訪和經貿交流,調動駐外廣東商會、外省駐粵商會的積極性,參與省重點經貿活動;同時,跟蹤落實以往組團參加的“西洽會”、“西博會”等大型經貿活動上簽訂的招商項目,做好后續服務工作。(經濟協作處主辦)

  (二)狠抓工業重點項目和基地建設

  1.推進20個重大項目和100個重點項目建設大力推進我委確定的2011年全省重點投資領域重點項目建設,突出抓好經遴選的20個動態跟蹤重大項目和調整后的100個動態聯系重點項目。建立項目定期聯系制度,及時做好跟蹤服務,推進項目盡早建成投產、發揮效益。主動協調有關部門幫助企業解決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于已開工項目,要進一步加強用地、用電等問題的協調解決;對于擬建項目,要加快完善前期手續辦理。(技術改造投資處主辦)

  2.切實抓好現代產業500強項目在2010年工作基礎上,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制定和落實現代產業500強項目考核辦法,做好跟蹤和指導服務。動態掌握各地今后一段時期工業投資情況,向各地級以上市征集計劃在2011-2013年建設實施的重點工業投資項目,建立形成“十二五”前期我省重點工業投資項目儲備庫。(技術改造投資處主辦)

  3.推動省產業轉移工業園項目建設強化35個省產業轉移工業園軟硬環境建設,加快完善環保基礎設施,提高省產業轉移工業園產業集聚、環境保護和節約集約用地水平。根據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著力提高園區產業承接能力和產業配套水平,通過技術改造、技術創新、節能減排、兩化融合、總部經濟發展等手段,大力支持招商引資、珠三角改擴建、整體轉移等落戶項目的建設。(工業園區處主辦)

  4.壯大發展重大產業基地和特色產業基地

  ??以省市共建先進制造業基地為基礎,以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為目標,著手創建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在現有珠海航空產業園等7個示范基地的基礎上,爭取新增更多的國家級示范基地。(技術改造投資處主辦)

  ??繼續認定一批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2家行業性研發設計中心。開展轉型升級平臺建設工程、特色產業鏈條整合工程、產業價值鏈提升工程。(技術創新與質量處主辦)

  ??加強對現有省循環經濟工業園和省市共建循環經濟產業基地建設,繼續認定一批省循環經濟工業園和省市共建循環經濟產業基地。(節能和循環經濟處主辦)

  ??在珠三角一體化的框架下,爭取共建國家OLED產業示范基地,建設部省共建國家數字家庭應用示范產業基地(廣州)、廣東(中山)軟件和數字家庭產業孵化基地等。(電子信息處主辦)

  ??指導廣州、深圳完善中國軟件名城創建工作方案,簽訂部省市合作協議,建立部省市區聯動工作機制,發揮中國軟件名城引領作用。(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處主辦)

  ??開展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創新產業化示范基地和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示范平臺的認定工作;建立一批省級小企業創業基地和示范基地,打造創業基地的競爭優勢。(中小企業局服務與指導處、技術進步處主辦)

  (三)著力優化工業投資結構

  1.大力實施技術改造“雙千”工程繼續加強和完善技術改造投資項目管理和制度建設,推動以百強大型工業企業為龍頭、以九大產業骨干企業為支撐的全省千家以上企業廣泛開展技術改造“雙千工程”,重點推進現代產業500強項目、工業100個重大項目,200個省市共建基地項目、200個山區及東西兩翼項目等千個項目的實施。(技術改造投資處主辦)

  2.突出抓好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圍繞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和太陽能光伏等重點產業領域,用好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支持重大項目和基地建設取得重大突破,促進高端裝備、太陽能光伏、新型顯示等產業項目迅速見規模、成氣候。大力抓好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商引資,每個領域集中力量引進1-2個技術含量高的龍頭項目。積極推進銀企合作,加強金融對接,迅速壯大我省已有一定基礎的新型顯示、新一代移動通信、風能等產業,打造千億產業集群。(技術創新與質量處主辦)

  3.促進大中型工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繼續完善國家、省、市三級企業技術中心體系建設,推動和指導有條件的地級市開展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建設,進一步帶動全省大中型企業研發機構和研發經費投入比例快速提升。深化產學研合作,鼓勵大中型企業繼續增加實驗設備、分析設備、檢測設備等研發階段的固定資產投資,進一步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基礎條件。(技術創新與質量處主辦)

  4.深入開展萬企節能工程擴大重點用能單位監管范圍,將年綜合能源消費量5000噸標準煤以上企業納入監管范圍,鼓勵各市將監管范圍擴大到3000噸標煤以上企業。鼓勵和引導重點用能單位深入開展節能技術改造工程,通過添置節能裝置、更新生產設備、改進工藝流程等方式,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單位產品綜合能耗。(節能和循環經濟處)

  5.積極推進工業信息化落實好兩化融合三年行動計劃,深化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工作。大力推廣“4個100”示范工程成果,鼓勵大中型工業企業加大信息化改造的投入力度,推動產品創新及設計軟件、生產自動化系統、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等信息技術應用在工業領域的深入應用。面向全省產業集群建立3個以上網絡協同制造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區域內的中小企業提供共性信息技術資源服務,促進技術成果轉化、適用技術推廣和創新資源共享。(信息化推進處主辦)

  (四)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1.推動重點傳統產業整體轉型重點抓好3個傳統產業類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7個省市共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集聚區、10個傳統產業省市共建基地的建設,推進產業鏈條完善與整合,并選擇手機(深圳、東莞、河源)、燈飾(中山)、有色金屬(佛山)、日用陶瓷(潮州)、毛紡織品(東莞)、家電(順德、湛江)、刀剪(陽江)、家具(東莞)、南藥(韶關、揭陽、湛江)等一批集聚度較高的區域優勢傳統產業,加大技術創新、品牌建設、技術改造、工業設計、商業模式創新等上下游整體推進力度,支持產業向產業鏈兩端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技術改造投資處、消費品工業處主辦)

  2.實施龍頭和骨干企業轉型升級工程針對家用電器、建筑材料、食品飲料、家具、金屬制品、紡織服裝等行業,認定和打造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龍頭企業50家,骨干企業100家。重點實施龍頭企業“一個自主品牌、一項核心技術、一個重大項目”工程,實施骨干企業“一個主導產品、一項關鍵技術、一個重點項目”工程,發揮龍頭企業和骨干企業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技術改造投資處、消費品工業處主辦)

  3.加大對優勢傳統產業的資金引導和扶持在省挖潛改造資金中設立傳統產業扶持專項,面向傳統產業轉型升級50家龍頭企業和100家骨干企業、省市共同推進重點項目,加快實施一批投資規模和產業關聯度大、技術水平高、市場前景好的技術改造項目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標準在五金家電、建筑材料、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優勢傳統產業中的應用,引導產業整體轉型。(技術改造投資處主辦)

  (五)拓寬工業投資的投融資渠道

  1. 進一步提高銀企合作水平科學編制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優勢產業及“雙千”工程等技術改造項目和技術創新項目導向計劃,及時向國土、環保、城市規劃、質監、工商、安全生產、外經貿、海關、稅務等政府部門以及銀行、擔保等金融部門推薦,予以針對性的跟蹤指導和融資扶持。促進投資項目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分類合作,逐步建立項目與金融對接聯動機制,創新定期溝通洽談的合作模式,推動金融機構及時跟進并給予支持。5月份舉辦全省工業技術改造投資論壇,邀請國家有關部門領導、知名學者參加指導,大中型工業企業開展重大項目投資介紹,大型銀行開展金融產品介紹,為我省工業投資壯大優化搭建重要的交流合作與宣傳推介平臺。(技術改造投資處主辦)

  2. 大力刺激和引導民間投資結合民企招商大會活動,貫徹落實好國家和我省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政策意見,爭取在若干行業和領域打破投資領域的“玻璃門”和“彈簧門”,進一步拓寬民間投資范圍。組織實施一批民營企業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項目,引導民營企業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中小企業局技術進步處主辦)

  3. 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引導、支持各地設立中小企業融資服務中心(平臺),出臺《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示范機構評定辦法》,認定和扶持一批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示范機構。在全省各地舉辦系列中小企業投融資洽談合作活動,加快各地融資服務合作平臺建設步伐。繼續與相關銀行合作推進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發行工作,重點與中信銀行等銀行機構合作在省內其他地區進行推廣。深入加強與金融機構的融資服務合作,積極幫助中小企業拓展海外融資渠道。(中小企業局技術進步處主辦)

  4.加強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備案管理,開展信用擔保機構征信評級,舉辦第三期廣東省信用擔保行業總裁研修班。推動成立廣東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基金,出版廣東省擔保行業信息刊物等。(中小企業局技術進步處主辦)

  5.培育民營企業上市直接融資鼓勵各地開展民營企業上市梯度培育工程培訓,舉辦全省民營企業境外上市融資培訓洽談會。建立健全上市民營企業后備資源庫,始終保持300家以上的儲備。建立健全上市培育優質服務機構及優質服務老師隊伍,組織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投資等中介機構及有關老師為民營企業上市提供咨詢和服務。(中小企業局改革發展處主辦)

  (六)充分發揮政策手段的引導帶動作用

  1.制定促進工業技改投資政策分類梳理工業投資和技術改造投資的有關政策措施,配合有關部門研究進一步加大工業投資力度的指導意見,上半年提出促進工業技術改造投資的政策措施,加強分類指導和突出重點,在用地、財稅、環保、金融等方面對重點優勢產業給予優先扶持,切實解決工業投資及技術改造深層次問題,推動我省工業投資實現內涵式增長。(技術改造投資處主辦)

  2.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抓緊修訂《廣東省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爭取3月下旬召開老師論證會,5月份上報省政府。進一步加強產業政策導向,將其作為我省當前和今年一個時期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和產業發展導向的依據,按照鼓勵類、改造提升類、限制類、淘汰類等分類引導全省工業各行業的轉型升級,從投資規模、技術水平、節能環保、土地利用等方面逐步提高工業投資的質量與水平。(產業政策處主辦)

  3.增強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

  ??繼續深入實施技術改造滾動計劃,大力組織國家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國家“核高基”和電子發展基金等專項,爭取得到中央財政更大的支持。采取競爭性安排方式集中省挖潛改造專項資金支持一批在壯大工業投資中有重要影響力和帶動作用的技術改造項目,10月份前完成下達項目計劃。(技術改造投資處主辦)

  ??精心組織高端新型電子信息重點產業領域項目申報與競爭性評審工作,力爭在一兩個領域率先突破,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技術創新與質量處主辦)

  ??鼓勵開展節能改造工程,組織符合條件的項目申報國家節能技改獎勵項目,擴大省級節能專項支持范圍,對年節能量1000噸標準煤以上、1萬噸標準煤以下的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實行獎勵。(節能和循環經濟處主辦)

  ??大力扶持軟件和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發展,打造集成電路設計和嵌入式軟件產業鏈,組織好2011年度發展專項扶持方向和領域。(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處主辦)

  ??用好省中小企業專項資金,組織實施一批中小企業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項目,重點支持中小企業通過自主創新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中小企業局技術進步處主辦)

  4.落實好國家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積極協調稅務、財政、海關等部門,進一步落實技術改造項目進口設備免稅確認和重大技術裝備進口免稅政策,繼續落實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稅收相關優惠政策等,支持符合政策條件的軟件、集成電路設計和信息服務企業充分享受國家稅收減免優惠政策,落實國家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免征營業稅等稅收優惠政策。(技術改造投資處、節能和循環經濟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處、中小企業局技術進步處主辦)

  5.爭取國家有關部門各方面支持緊緊圍繞我省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領域和突破點,積極爭取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有關部委的支持,加強溝通和匯報,爭取國家有關部門在區域產業布局、基地建設、戰略合作、專項資金等方面給予我省更大的支持和傾斜。(各有關處室)

  (七)加強工業投資和技術改造投資形勢分析

  1.分解落實2011年工業投資及技改投資增長目標按照2011年全省工業投資及技改投資的增長預期目標,結合各地市近年來的發展趨勢和實際情況,確定各地的工作目標。指導各市結合實際進一步細化分解到縣(市)、區和重點企業,確保目標有依托,要明確分管領導和負責部門,責任到人、到部門。并落實工作責任和考核指標,確保全年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技術改造投資處主辦)

  2.強化日常監測分析和信息發布完善技術改造投資運行分析月報制度和季報制度,抓好工業投資運行監測體系建設,聯合有關統計部門動態分析全省工業投資和技術改造投資情況,為領導決策和工作推動提供科學參考;建立與蘇、魯、浙、滬等兄弟省市的工業投資和技術改造投資信息共享機制,定期進行信息和工作經驗交流。(技術改造投資處主辦)

  3.開展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專題研究上半年,會同有關研究機構開展我省近年來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情況及趨勢研究,開展我省技術改造投資配套優惠政策研究等專題調研,進一步提高形勢判斷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為調整和制定下一步相關政策提供充分依據。(技術改造投資處主辦)

  四、工作要求

  (一)統一認識,明確責任分工

  切實增強對工業投資和技術改造投資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各主辦處室和各市經信部門應按照本行動方案的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會同有關處室和部門提出具體工作計劃,進一步細化工作進度,年初做好方案,年中開展檢查,年底進行考核,尤其是應做到有責任人員、有時間結點、有量化考核,確保各項工作扎實高效地推進。

  (二)因地制宜,加大分類

  指導各相關處室應進一步加大指導力度,按照我省珠三角地區和粵東西北地區的不同發展階段和水平,在工業投資方面給予針對性的支持和服務。對于珠三角地區,重點鼓勵引進和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建設,對于粵東西北地區,應充分發揮產業轉移工業園的載體作用,優先支持東西兩翼加大先進制造業投資力度,大力推動粵北山區積極引進優勢傳統產業大型項目和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投資。

  (三)圍繞重點,形成合力抓落實

  堅持重點帶動與全面推進相結合,按照本行動方案的統一部署,各相關處室和各市經信部門要抓住重點工作的關鍵點和突破口,積極整合產業政策、行業管理、財稅手段、動態信息等各方面資源,有效調動相關政府部門、中介組織和廣大企業推動工業投資和技術改造投資的積極性,形成全社會合力。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會計從業資格資格查詢

會計從業資格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會計從業資格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