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證考試《財經法規》考點:會計監督


一 單位內部會計監督
(一)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和對象
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是指為了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其經營活動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內部有關管理制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效率,而在單位內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制度和方法。
其本質是一種內部控制制度。
1.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是各單位的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并非審計人員。)
2.內部會計監督的對象是單位的經濟活動。
3.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
根據《會計法》的規定,單位負責人負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組織實施,對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實施承擔最終責任。
(二)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基本要求(★★★簡答、多選、判斷)
1.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或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2.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他重要經濟業務,應當明確其決策和執行程序,并體現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要求。
3.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
4.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應當明確。
(三)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在單位內部會計監督中職權
1.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事項,有權拒絕辦理或者按照職權予以糾正。
2.發現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不相符的,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有權自行處理的,應當及時處理;
無權處理的,應當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報告,請求查明原因,做出處理。
二 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
(一)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的概念
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主要是指:財政部門代表國家對單位和單位中相關人員的會計行為實施的監督檢查,以及對發現的違法會計行為實施的行政處罰,是一種外部監督。
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的主體:
國務院財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工作。
財政部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執法主體,是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實施主體。
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規定,除財政部門外,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和權限,可以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查。
(二)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的主要內容
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檢查的對象是會計行為,并對發現的有違法會計行為的單位和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財政部門會計監督檢查的主要內容:(注意多選題、簡答題)
1、對單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檢查。
各單位設置會計賬簿是否規范,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要求;各單位會計賬簿的設置是否符合唯一的原則,是否存在賬外設賬行為;各單位是否存在設置虛假會計賬簿的行為等。
2、對單位會計資料真實性、完整性的檢查。
各單位對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是否及時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
各單位填制的會計憑證、登記的會計賬簿、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是否與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相符,是否做到賬實相符、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表相符;
各單位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等。
3、對單位會計核算情況的檢查。
會計核算的內容是否真實、完整;
采用的會計年度、記賬本位幣、會計處理方法、會計記錄文字等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對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支出、費用、成本、利潤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是否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會計檔案保管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等。
4、對單位會計人員從業資格和任職資格的檢查。(注意判斷、選擇)
5、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的程序和內容的檢查。(千萬注意此方面)
三 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
(一)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的概念
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主要是指:由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依法對委托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的審計、鑒證的一種監督制度。
(二)注冊會計師審計與內部審計的關系
兩者的聯系是:內部審計與注冊會計師審計一樣,都是現代審計體系的組成部分。
兩者的區別是:
|
注冊會計師審計 |
內部審計 |
審計目標 |
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的真實性(或合法性)和公允性進行審計 |
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 |
獨立性 |
完全獨立于被審計單位 |
受本部門、本單位直接領導,獨立性較弱。 |
接受審計的自愿程度 |
委托人可自由選擇會計師事務所 |
單位內部的組織必須接受內部審計人員的監督 |
審計標準 |
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 |
內部審計準則 |
審計的時間 |
定期審計,每年一次 |
定期或不定期審計,時間比較靈活 |
1.兩者的審計目標不同。
內部審計主要是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所開展的一種評價活動;
注冊會計師審計主要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的真實性(或合法性)和公允性進行審計。
2.兩者獨立性不同。
內部審計為組織內部服務,接受總經理或董事會的領導,獨立性較弱。
注冊會計師審計為需要可靠信息的第三方提供服務,不受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的領導和制約,獨立性較強。
3.兩者接受審計的自愿程度不同。
內部審計是代表總經理或董事會實施的組織內部監督,是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單位內部的組織必須接受內部審計人員的監督。
注冊會計師審計是以獨立的第三方對被審計單位進行的審計,委托人可自由選擇會計師事務所。
4.兩者遵循的審計標準不同。
內部審計人員遵循的是內部審計準則;
注冊會計師遵循的是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
5.兩者審計的時間不同。
內部審計通常對單位內部組織采用定期或不定期審計,時間安排比較靈活;
注冊會計師審計通常是定期審計,每年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審計一次。
(三)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范圍:共3種
1. 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依法承辦下列審計業務:
(1)審查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出具審計報告;
(2)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
(3)辦理企業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審計業務,出具有關報告;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審計業務。
2.會計咨詢、會計服務業務
>>>報考指南 | |||||||
全國會計從業資格取消免試資格7月1日開始 2013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輔導報名入口
2013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報名匯總 2013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模擬測試卷匯總
2013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技巧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常見問題匯總
最新資訊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費用2019-01-02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預決算監督2018-12-29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預算法律制度2018-12-27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營業外收支2018-12-20
- 會計從業資格《電算化》知識點:單元格的引用2018-12-19
- 會計從業資格《電算化》知識點:數據透視表的插入2018-12-19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決算2018-12-18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所得稅2018-12-03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利潤分配2018-12-03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預算組織程序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