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經濟師 > 經濟師備考資料 > 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人力):貨幣供給

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人力):貨幣供給

更新時間:2013-04-08 12:49:29 來源:|0 瀏覽0收藏0
摘要 小編分享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人力)相關資料,僅供大家參考學習。

  點擊查看:2013年經濟師報名時間

  一、貨幣供給與貨幣供應量

  1.貨幣供給:

  貨幣供給主體即一國或貨幣區的銀行系統向經濟主體供給貨幣以滿足其貨幣需求的行為。分為:

  貨幣供給的機制-----側重于貨幣的創造過程;

  貨幣供給的決定-----側重于分析決定貨幣供應量的因素。

  2.貨幣供應量:是指非銀行部門持有的貨幣資產數量,即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貨幣供應量在數量上就等于流通中的貨幣量。兩者呈一一對應的關系。

  3.貨幣供給層次劃分

  (1)貨幣供給層次劃分基本原則:一般依據資產的流動性,即各種貨幣資產轉化為通貨或現實購買力的能力來劃分不同貨幣層次。

  (2)我國貨幣層次劃分為:

  (1)M0 =流通中現金

  (2)M1= M0+銀行活期存款

  (3)M2= M1+定期存款+儲蓄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

  注意:流通中現金和銀行活期存款為流通中的貨幣,是我國的狹義貨幣供應量(M1);

  M2是廣義貨幣量,包括M1以及潛在的貨幣量。

  二、貨幣供給的機制

  1、中央銀行的信用創造貨幣機制

  中央銀行利用自身掌握的貨幣發行權和信貸管理權,來創造信貸資金來源。

  由此可見,信用創造貨幣是當代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制度下貨幣供給機制的重要內容,并且信用創造貨幣的功能為中央銀行所掌握。

  2、商業銀行的擴張信用、創造派生存款機制

  (1) 商業銀行具備在央行發行貨幣的基礎上擴張信用、創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假設: 中央銀行貸給甲商業銀行100萬元信用貨幣,甲商業銀行將這100萬元貸給A企業,A企業留有10萬元現金應付日常交易需要,將剩余90萬元存入乙商業銀行,乙商業銀行將9萬元作為存款準備金存入中央銀行,剩余的81萬元貸給B企業,B企業留存1萬元現金應付日常需要,將剩余的80萬元存入丙商業銀行,丙商業銀行將8萬元作為存款準備金存入中央銀行,剩余的72萬元貸給C企業,假如C企業將全部款項用于上交稅款。循環就終止了。

  在此循環過程中:信用貨幣:原來的100萬元擴張到253萬元(100+81+72)

  派生存款:90+80=170萬元)

  (2)商業銀行不能無限制地創造派生存款。一般來說,銀行體系擴張信用、創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這樣三類因素的制約:

  ①受到交存中央銀行存款準備金的限制。

  ②要受到提取現金數量的限制。

  ③要受到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公眾繳付稅款等限制。

  (3)貨幣供應量的公式

  M=B×k

  其中:B------“基礎貨幣”,包括現金和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

  k-------基礎貨幣的擴張倍數稱為“貨幣乘數”,取決于商業銀行在其所吸收的全部存款中需存入中央銀行部分所占比重即存款準備金率,以及需轉化為現金及財政存款等所占比重的貨幣結構比率。即貨幣乘數=存款準備金率和貨幣結構比率合計的倒數。

  編輯推薦:2013年經濟師《中級保險》練習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經濟師資格查詢

經濟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經濟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經濟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