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人力):成本函數和成本曲線


一、成本的含義
1.機會成本:當一種生產要素被用于生產單位某產品時所放棄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產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2.顯成本與隱成本
顯成本是指企業購買或租用生產要素所實際支付的貨幣支出。隱成本是指企業本身所擁有的、并且被用于該企業生產過程的那些生產要素的總價格。實際上是自有要素的機會成本。
3.經濟利潤
在經濟學中,企業所有的顯成本和隱成本之和構成了企業的總成本。企業的經濟利潤是指企業的總收益和總成本之間的差額。企業所追求的最大利潤,指的是最大的經濟利潤。
經濟利潤也稱為超額利潤,企業的隱成本一般稱為正常利潤。
二、成本函數
考試內容:掌握各種成本函數。
1.成本函數的含義和類型
成本函數就是表示企業總成本與產量之間關系的公式。
由于考察期的不同,分為短期成本函數和長期成本函數。
短期成本函數有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之分。C=b+f(q)
長期成本函數無固定成本。C=f(q)
短期成本函數和長期成本函數的區別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
2.短期成本函數分析
(1)短期總成本
短期總成本=總固定成本+總可變成本
TC=TFC+TVC
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內不隨產量增減而變動的那部分成本,如廠房和設備的折舊、管理人員的工資費用等。
(2)平均成本
平均成本(平均總成本,單位產品成本)分為平均固定成本與平均可變成本。
ATC=TC/Q=AFC+AVC=TFC/Q+TVC/Q
(3)邊際成本
邊際成本是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時總成本的增加額。
三、短期成本曲線
考試內容:熟悉不同的成本曲線。
1.總成本、總固定成本和總可變成本曲線
在成本曲線中,橫軸時表示產量,縱軸表示成本。
總固定成本不隨產量的變化而變化,因此(1)總固定成本曲線是一條平行于橫軸的直線。
(2)總成本曲線是從縱軸一個截點,即產量為零時總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個點開始,隨產量增加而逐步上升的曲線。剛開始以遞減的速度上升,之后以遞增的速度上升。
(3)總可變成本曲線從原點出發,之后隨產量增加而上升。
總可變成本曲線和總成本曲線的變動規律是一致的。
2.平均總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變成本、邊際成本曲線
(1)平均固定成本曲線隨產量的增加而下降,逐漸接近橫軸。
(2)平均總成本、平均可變成本、邊際成本曲線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線。
(3)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總成本曲線交于平均總成本曲線的最低點。相交之前,MCATC,ATC上升。
(4)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可變成本曲線交于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最低點。相交之前,MCAVC,AVC上升。
(5)無論上升或下降,邊際成本曲線的變動快于平均可變成本曲線。
(6)注意29頁圖1-18中三個最低點的關系:
邊際成本曲線最低點最先出現,其次是平均可變成本曲線最低點,最后是平均總成本曲線最低點。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