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商業):商品流通業態


點擊查看: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商業):股東
一、內涵
(一)流通業態的概念
流通業態是指商品流通企業根據經營的產品重點不同和提供服務的差異,為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營業形態。
業態的變化能起到適應市場需要、吸引購買行為、擴大銷售額的作用,因此業態成為流通企業競爭的工具。
(二)影響流通業態變化的主要因素
對流通業態變化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需求變化;
2.人口流向和流量;
3.銷售技術和科技革命的發展;
4.消費者生活方式和購物習慣變化;
5.競爭方式改變及競爭程度的加劇。
二、流通業態的類型與特征
(一)流通業態的類型
流通業態的確定與企業經營的商品種類、企業規模和實力大小、周圍市場環境以及企業投資者和經營者的目標市場等密切有關。具體類型包括三種類型:
1.批發:從生產商或其他經營者手中采購商品或勞務,再將其提供給商業用戶或
者其他業務用戶,供其轉變、加工的大宗商品交易方式。
2.零售:商品和勞務直接出售給最終消費者的銷售活動和商品交易方式。零售業
是商品流通的最終環節,商品從流通領域進入消費領域。
3.連鎖經營:在核心企業領導下,采用規范化經營同類商品和服務,實行共同
的經營方針,集中采購和分散銷售有機結合,實現規模化效益的聯合體組織形式。
(二)流通業態的特征

三、流通業態選擇的影響因素
1.地理位置:傳統流通業態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和商業區,現代流通業態的選址已經不局限在市中心,而是向郊區等偏遠地區轉移。
2.商圈:流通業態的輻射范圍通常用商圈來表示。便利店的商圈半徑以不超過1公里為限。百貨公司的商圈大多為3公里。測量商圈另一個方法是輻射區內的人口數量,人口越多,商圈越大。
3.店鋪規模:店鋪面積是衡量流通業態的重要因素,一般以營業面積衡量店鋪的規模。國外衡量店鋪規模的基準是200平方米,小于200平方米的稱為小型店鋪。例如:便利店、專門商店等是典型的小型店鋪;購物中心是最大的零售業態。
4.營業時間:國外衡量營業時間的方法大致有兩種:一是看全天總的營業時間,以11個小時為限;二是看全天停業時間,以晚9點為限。營業時間最長的業態是便利店。
5.從業人員
6.服務方式:服務方式是區別不同流通業態的重要指標,從本質上講,流通企業就是服務企業,它通過提供一系列服務來滿足顧客的需求,服務競爭是流通競爭的主要形式。關于服務方式的劃分,目前常見的是人員銷售和無人銷售兩種方式。人員銷售是指營業員全程服務消費者,服務水平較高,專門商店、百貨商店采用較多;無人銷售是指消費者自助銷售,服務水平較低,超市、購物中心等采用較多。
7.客戶關系:業態管理模式下,流通企業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思想,以市場定位為基礎,它立足于選定的客戶群,因此對客戶資源掌握得比較充分。
8.加工能力:百貨商店由于以經營品牌商品為主,因此大多數流通加工在生產領域完成了,自己不掌握流通加工能力。但超市這種業態卻十分重視流通加工。
9.商品品種:品種政策是眾多流通業態經營政策的基石。
10.商品陳列:百貨公司商品陳列以強化商品渲染為主;超市以商品大量陳列為主;廉價商店采取倉儲和賣場一體化的陳列方式,低矮部位搞倉儲,上面部位搞展示。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