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經濟基礎):個人所得稅


點擊查看:2013年經濟師報名時間
1.掌握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
按照住所和居住時間兩個標準,分為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
2.掌握個人所得稅的11個應稅所得項目,給出所得,能夠確定適用的稅目: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3.熟悉稅率: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的稅率不用記,其他稅率必須記住,尤其是勞務報酬所得的稅率、稿酬所得的稅收優惠。
4.掌握個人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應納稅所得額
(1)工資、薪金所得:每月工資、薪金收入額減除2000元費用后,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附加減除費用的規定:2800元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成本-費用-損失;個體工商戶業主每月可以扣除2000元的生計費用
(3)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個人投資者的生產、經營所得
應納稅所得額=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成本-費用-損失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個人投資者每月可以扣除2000元的生計費用
(4)對企業事業單位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應納稅所得額=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必要費用
必要費用,是指按月減除2000元。
(5)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
①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诿看问杖?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6)財產轉讓所得應納稅所得額=轉讓財產的收入額-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外語學習網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8)公益事業捐贈扣除
一般公益、救濟性捐贈額的扣除以不超過納稅人申報應納稅所得額的30%為限;個人通過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農村義務教育的捐贈,準予在繳納個人所得稅前的所得額中全額扣除。
5.掌握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和稅收抵免規定
6.掌握稅收優惠
7.熟悉自行納稅申報、代扣代繳的規定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