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企業培訓師考試基礎知識總結(5)


第三章培訓課程開發
1、課程:廣義是指為實現教育培訓目的而選擇的教育培訓內容的總和。狹義指針對某一門學科或某一培訓活動而設計的教學內容
2、職業培訓課程的特征: 1課程目標對社會勞動力需用求的直接性 2課程設計中的技能訓練有一定的比例界定 3理論知識服從于技能要求,具有不系統性 4注重經濟性和時效性 5崗位工作要求對課程內容設計影響較大
3、職業培訓課程的五個要素: 1由對學員和環境的假定所組成的課程框架 2宗旨和目標 3內容及其選擇范圍和順序 4執行和模式 5課程評價
4、職業培訓課程與學科性課程的五個區別: 1課程目標不同 2注重時效性的程度不同 3課程內容、編排形式不同 4課程的實行模式不同 5課程的評價不同
5、培訓課程與培訓項目的關系一是全局與局部的關系:具體表現為 :1培訓項目決定課程開發 2支配課程開發 3引領課程開發;
6、二課程開發反作用于培訓項目,具體表現為 1課程開發可以豐富培訓項目的內容 2可以增強培訓項目的亮點 3可以匡正下意識項目的偏頗
7、培訓項目和課程開發是統領與被統領的關系,是綱與目的關系,是任務與載體的關系。
8、培訓課程開發的基礎工作的內容: 1明確課程開發的依據 2制定工作計劃 3搜集相關信息 4及時對工作過程進行分析和總結
9、搜集信息的方法:觀察法、詢問法、問卷法、量表法、檢索法、交換法
10、信息分類的方法:按對象、按主題、按來源、按信息內容、按通用分類表分類等
11、信息整理的方法:鑒別法、選擇法、核實法、分析法、編寫法
12、培訓課程開發:是指依據一定的培訓目標要求,按照一定的原則程序和方法,確定與培訓目標 相適應的培訓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最終形成培訓課程文件的活動過程
13、培訓課程開發有著明確的目的性:就是為實施某一具體的培訓項目計劃,而開發相應的培訓教學內容。
14、培訓課程開發的基礎工作:是培訓課程開發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訓課程開發工作順利進行的保證
15、培訓課程開發的基礎性工作的幾方面要求:1與培訓目標相一致2與課程目標相一致3保持課程開發基礎工作的系統性
第四章培訓教材開發
1、職業培訓教材開發工作的基本方法: 1通過分析培訓項目上、課程及其培訓對象的特點,分析并把握教材應具備的特點 2通過分析職業培訓教材成功案例,借鑒職業培訓教材開發的有效方法 3積極參與職業教材的開發實踐活動,廣泛搜集積累素材
2、教材:是教學活動中各學科內容的體現,也就是教師從事教學工作、學生進行相關學科內容學習時所用的材料的總和,包括教科書以及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各類資料、實物、模型、多媒體音頻材料等
3、教材的類型: 1按教材使用的媒體傳輸途徑分為視覺、聽覺和視聽; 2按教師授課選擇的形式分講授法、案例法、研討法、多媒體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技能培訓法和成套系統培訓法。
4、職業培訓教材:是實現職業培訓目標而編寫的,供教師教學和學員學習使用的材料總和。
5、職業培訓教材的特點: 1充分體現職業崗位活動的特點 2充分體現職業培訓教學活動的特點 3充分體現直觀性、靈活性的特點。
6、職業培訓教材與學科性教材的關系: 1都具有教材的一些基本特征 2基本表現形式存在著一致性 3都有各自明顯的特點和差異性
7、培訓教材與培訓課程的關系:培訓教材是培訓課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培訓課程內容的表現形式;培訓教材是依據培訓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計、開發的,是培訓課程內容和形式的具體化
8、了解培訓內容的主要方法:1了解培訓課程設置的主要目標2了解培訓課程內容的范圍和順序3了解培訓課程需要的教學組織形式4了解課程需要的時間
9、分析了解培訓對象主要包括:1基本特點2個性特點
10、培訓教材開發的信息資料:的內容包括理論、技術、經驗、情報、等內容的文字、圖片、數字材料,如圖書、雜志、報紙、軟件、文件、影片等
11、培訓教材開發的基礎性工作的內容: 1培訓需求調查工作 2要做好培訓市場調查
12、培訓市場調查包括三個方面: 1了解教育培訓資源的分布情況,以便充分利用社會可供給的培訓資源。 2了解培訓需求的數量規模,以便于根據實際調查情況確定所需投入的教育資源; 3了解行業領域專業發展,從而確定對學培訓素質能力的定位標準。
13、培訓教材開發信息搜集基本原則: 1與培訓目標相符的原則; 2實事求是的原則; 3系統性的原則; 4經濟實用原則
14、培訓班通知的要求: 1明確培訓目的; 2明確培訓對象; 3明確培訓內容; 4明確培訓時間、地點;5明確培訓教師; 6明確培訓費用標準及收費方式; 7明確與培訓相關的其他內容。
第四章培訓教學工作
1、培訓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的類型: 1直接傳授式; 2參與式也稱互動式; 3體驗式
2、互動式培訓的方法: 1案例研究; 2角色扮演; 3模擬訓練; 4頭腦風暴; 5參觀訪問; 6工作輪換; 7事務處理訓練; 8會議
3、體驗式的形式: 1小組培訓; 2室內培訓; 3戶外體驗式培訓; 4影視法
4、舉辦小組培訓的要點 :1每個小組培訓人數為 4-6人,每個參加者要自始至終,不得中途退出 2每個小組最好由不同性格、不同知識和技能的人員組成 3培訓人員只起幫助、指導作用,觀察參加者的行為,掌握進度,而不能隨意打斷 4小組培訓要集中解決某一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參加者領悟溝通和協作的重要性
5、企業培訓教學的特點: 1教學的實踐性 2教學培養目標的確定性 3教學形式靈活多樣 4教學和生產相結合
6、企業培訓可借鑒的教學組織形式: 1個別教學制 2集體教學制 3班級教學制 4貝爾蘭喀特制 5道爾頓制 6文納特卡制 7特朗普制 8不分級制 9選科制 10復式教學制
7、企業培訓特有的教學模式: 1現場教學制 2靈活教學制 3企校合作制
8、考察培訓師的方法: 1間接考察法 2直接考察法
(1)、間接考察法包括: 1考察企業培訓師的個人閱歷 2考察企業培訓師對培訓目標和內容的理解能力 3考察其以往教學效果
(2)、直接考察法包括:面談和現場模擬教學。
9、“一體化”企業培訓師的基本素質: 1職業道德素質; 2業務素質; 3職業能力素質;
(1)、業務素質主要表現:在 1具備扎實的理論過硬的專業技術素質 2具有豐富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經驗 3掌握現代化教育技術,并能運用仿真、模擬等教學手段開發 課程和技能訓練 4 具有鮮明的教改意識,能擔負相應課程的開發、課程內容的改革和相關教材的編寫 5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2)、職業能務素質具體包括: 1一般能力要求 2特殊能力要求 3企業培訓教學研究和經驗總結能力
10、企業培訓師選拔與使用的基本要求: 1明確企業培訓師隊伍建設指導思想,加強規劃,有目的地選拔和使用師資 2來格把關,保證質量,確實選擇那些能為人師表、熱愛企業培訓事業、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健康人格的專業人員做企業培訓師 3廣泛深入地宣傳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爭取社會各辦對培訓工作的支持,吸引有志于企業培訓事業,有專長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企業培訓師 4要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法選拔和使用企業培訓師 5要解決好企業培訓師的福利待遇問題,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讓他們在工資、獎金、福利方面享有更為優惠的條件,使他們安心工作。
最新資訊
- 2018年企業培訓師基礎知識考點(1)2018-05-22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崗位分析問卷設計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崗位分析報告的撰寫方法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培訓方案的制定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崗位分析維度文件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制定培訓方案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工作任務特性理論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必備任務特性理論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工作特征模型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人員素質測評2018-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