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發《重慶市環境保護區域限批實施辦法》
【免費試聽】【試題下載】【在線測試】【復習方案】【報考指南】[報名匯總]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重慶市環境保護區域限批實施辦法》已經市政府第100次常務會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二O一一年六月十日
重慶市環境保護區域限批實施辦法
第一條 為規范實施我市環境保護區域限批工作,切實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有力推進環境保護工作和環境質量的進一步改善,依據《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決定》(國發[2005]39號)、《重慶市環境保護條例》、《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渝委發[2006]24號)、《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的實施意見》(渝府發[2008]51號)等法規和有關文件精神,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實施環境保護區域限批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區域限批是指市環保局在一定期限內暫停審批有關區縣(自治縣)、流域、工業園區(含工業集中區,下同)或企業的建設項目(突出環境問題整治項目除外,下同)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其他有關部門協同停止相關文件審批的一項工作制度。
第四條 凡屬下列情形的可實施區域限批:
(一)未按期完成國家或市政府下達的總量減排、污染防治等環境保護目標任務的。
(二)環境問題突出,被國家或市政府掛牌督辦,未按期完成整改任務的。
(三)1年內發生兩次及以上較大環境污染事故或存在重大環境風險的。
(四)國家或市政府要求實施區域限批的其他情形。
第五條 區域限批的啟動及監督實施。
(一)對市級或市級以下工業園區和企業、不跨區縣(自治縣)的流域等啟動區域限批,由市環保局決定。對區縣(自治縣)行政區域、跨區縣(自治縣)的流域、國家級工業園區和中央在渝企業啟動區域限批,由市環保局提出意見報市政府批準后決定。
(二)區域限批決定作出后,由市環保局發文告知有關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或單位,提出明確的整改要求。
(三)區域限批文件應抄送市發展改革、經濟信息、建設、監察、國土、規劃、金融、電力等有關部門和單位,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立即停止被限批區域或單位的有關行政審批工作。
(四)有關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協助實施區域限批,并暫停審批被限批區域或單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和其他有關行政審批工作。
(五)被限批區域或單位應按照整改要求制訂整改方案,報市環保局備案,并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整改任務。
(六)全市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要對被限批區域或單位加強監督管理,并牽頭組織跟蹤檢查,公布整改進展情況。
(七)市環保局作出的區域限批決定應向社會公布。
第六條 區域限批文件下達后,有關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對有關企業實施停產整治。其中:
(一)凡因企業環境污染造成區域限批的,有關企業一律無條件停產,不能邊生產邊整頓。
(二)鼓勵通過收購、兼并、重組等措施,淘汰落后產能,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三)對停產整治后仍達不到要求,且沒有被收購、兼并或重組的企業,堅決關閉。
第七條 區域限批的解除。
(一)被限批區域或單位完成整改后,應向市環保局提出解除限批的書面申請。
(二)市環保局接到申請后,應在3個工作日內組織有關部門、單位和老師對申請解除限批的區域或單位進行現場核查。
(三)市環保局根據核查或核實情況決定是否解除區域限批,并書面告知有關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四)經核查達到整改要求的,由市環保局對擬解除限批的區域或單位進行公示。對在公示期間存在異議的,市環保局應當組織核實。公示結束后,正式作出解除區域限批決定。其中,經市政府批準的區域限批,其解除決定須報市政府批準。
第八條 凡屬下列情形的,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一)被限批區域或單位逾期未達到整改要求的。
(二)在實施區域限批工作中,有關部門或人員違反規定審批項目或履責不到位、督辦不力的。
第九條 本辦法由市環保局負責解釋。
第十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最新資訊
- 關于修訂印發2018年度合并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2019-01-31
- 財政部負責人就印發《關于深化會計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答記者問2019-01-28
- 財政部發布:關于深化會計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2019-01-25
- 財政部關于印發《會計人員管理辦法》的通知2019-01-10
- 個稅繳納這9個問題你應該了解2019-01-04
- 2019年個稅專項扣除政策解讀2019-01-03
- 九江醫療衛生機構新會計制度培訓會2018-11-23
- 蘭州市發布《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的通知2018-06-01
- 兩部門發布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2018-05-31
- 財政部負責人就印發《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相關問題解答201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