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物流師二級《銷售物流管理》筆記:庫存管理


第三單元 庫存管理
一、庫存管理:是指優化物資的存儲,以便使企業在合適的時間,以最低的成本,滿足用戶對特定數量和質量產品的需求的方法。目的:為了確定兩個問題:1、訂貨量多少?2、何時訂貨?重要性:保留庫存就意味著資金占用,除成本損失外,保持過量庫存還會導致庫存過時并嚴重降低企業的靈活性,決定企業的盈利和效率。
二、1、企業為持有庫存原因:因為需求預測失誤;供貨不確定性和延遲;供應商最小訂貨批量;交貨間隔;特定的間隔交貨;存貨方法和策略;庫存補充間隔及數量;戰略性庫存;采購價格優勢;用戶提前期短于供應商提前期;寄售;交貨成本的最小化;供應鏈庫存;預留或預防性庫存等。2、庫存持有成本:資金占用成本;存儲空間成本、庫存服務成本、庫存風險成本(庫存貶值、損失)。
三、銷售物流的庫存策略:銷售物流的庫存策略重點是以控制庫存為目的,集合相關方法、手段、技術、管理及操作過程。從廠房選址、物流中心布局、銷售網點布局、商品選擇、訂貨、進貨、入庫、儲存、最后出庫及商品在貨架銷售到消費者的一個長過程中,使庫存管理合理化。
四、庫存ABC 管理法:把物品按品種和占用資金大小分類。A 類:產品占年銷售收入的絕大部分,且數量不大。特別關注、連續觀察、精細預測。B類:數量與價格適中。周期性觀察,分組訂貨,不用非常精細預測。C 類:數量大、價格低。最小程度控制。低價產品,采用大批量訂貨,減少訂貨頻率。昂貴產品,最好不持有庫存。
五、倉庫庫存管理內容:商品保質期管理、庫存記錄管理、庫存財務記錄管理、庫存取得的計價、庫存出貨的計價、盤點異常庫存。
六、協同庫存管理技術:1、供應商管理庫存(VMI):是用戶的庫存決策權代理給供應商,由供應商決定何時補貨、補多少貨。以用戶和供應商都獲得最低成本為目的,在一個共同的協議下由供應商管理庫存。2、聯合庫存管理(JMI):是在VMI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權利、責任平衡和風險共擔的庫存管理模式。它強調供應鏈中各個節點同時參與,共同制定庫存計劃,每個庫存管理者都考慮相互之間的協調性,使各節點之間的需求預期保持一致,從而消除需求變異造成的庫存放大。3、ECR 有效消費者反應:是銷售商與供應商為消除系統中不必要的成本和費用并給客戶帶來更大效益而進行密切合作的一種供應鏈管理戰略。目的是消除整個供應鏈管理流程中沒有為消費者增加價值的成本,將供給推動的推式系統,轉變成更有效率的需求拉動的拉式系統,并將這些效率化的成果回饋給消費者,期望能以更快、更好、更經濟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