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


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
【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的中醫病因病機】
中醫認為,本病主要是外感溫熱毒邪,犯于肺衛,蘊于肌腠,侵犯營血所致。
本病病位主要在肺胃,由于熱毒熾盛,隨營血走竄流注,可內隱于心,或留滯于筋脈、關節、肌肉,或影響三焦氣化而致心、肝、腎等五臟均可發生病變。
【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及診斷】
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的診斷
1.診斷標準應在下述六條主要臨床癥狀中包括發熱在內的5條即可確診:①不明原因的發熱,持續5天或更久;②雙側球結膜彌漫性充血;③口腔及咽部黏膜彌漫充血,唇發紅及干裂,并呈楊梅舌;④發病初期手足硬腫和掌跖發紅,恢復期指趾端出現膜狀脫皮或肛周脫屑;⑤軀干部多形充血性紅斑;⑥頸淋巴結非化性腫大,直徑達1.5cm或更大。
實驗室檢查
(1)血液檢查:急性期白細胞總數及中粒細胞比例增高,核左移。血小板計數早期正常,從第2周開始增多,血液呈高凝狀態。血沉明顯增快,C反應蛋白陽性。
(2)尿及腦脊液檢查:尿沉渣可見白細胞增多或輕度蛋白尿。腦脊液中也可出現以淋巴細胞為主的白細胞增多。但各種體液和排泄物作細菌培養均為陰性。
(3)心血管系統檢查:心電圖可見多種改變,以ST段和T波異常多見,也可出現P-R,Q-T間期延長,異常Q波及心律紊亂。二維超聲心電圖可顯示冠狀動脈擴張及動脈瘤。
2.鑒別診斷
(1)猩紅熱:病后1~2天出現皮疹,為粟粒狀彌漫性均勻皮疹,疹間皮膚潮紅,指趾腫脹不明顯,有口周蒼白圈、帕氏線、楊梅舌等特殊體征,青霉素治療有效。
(2)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持續發熱、淋巴結腫大與川崎病有相似之處,但無球結膜充血及口腔黏膜改變,四肢末端無硬腫及脫皮。外周血白細胞分類以單核淋巴細胞為主,占70%~90%,異常淋巴細胞達10%。
(3)幼年類風濕關節炎:持續低熱反復發作,皮疹時隱時現(熱退疹隱),關節腫痛,無手指、足趾末端紅腫,無掌跖潮紅,球結膜充血、口唇潮紅、口咽黏膜充血及楊梅舌,無冠脈損害等癥狀。
【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的西醫治療原則】
本病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西醫強調及時診斷、早期治療,主要采用對癥、支持和抗凝療法。
【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的中醫辨證論治】
本病以溫病衛氣營血辨證為主。初發多為衛氣同病,呈現典型臨床癥狀時則氣營(血)兩燔,熱退后多為氣陰兩傷之正虛或正虛邪戀。治療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主,初佐辛涼透表,氣營兩燔時配合涼血、活血,熱退宜益氣養陰。
1.衛氣同病
癥狀 病起急驟,持續發熱,不惡寒或微惡風,口渴喜飲,無汗,微咳,目赤頭痛,口咽潮紅,手掌足底潮紅,面部、軀干部初現皮疹。頸部淋巴結腫大,胃納減退,或有吐瀉,舌邊尖紅,苔薄白或黃,脈浮數。
治法 清熱解毒,辛涼透表。
方藥 銀翹散合白虎湯加減。
2.氣營兩燔
癥狀 壯熱不已,汗出不暢,渴欲冷飲,目赤唇紅,斑疹鮮紅,偶有瘙癢,單側或雙側頸淋巴結腫大,堅硬觸痛,表面不紅,不化膿,手足呈堅實性腫脹,掌跖及指趾端潮紅,楊梅舌,指紋紫或脈細數。
治法 清熱解毒,涼營化瘀。
方藥 清營湯加減。
3.氣陰兩傷
癥狀 身熱已退(或有低熱留戀),疲乏少力,自汗盜汗,手足硬腫及紅斑消退,指趾末端出現膜樣脫皮,口渴喜飲,舌紅少津,苔薄白,指紋紫,脈細數。有的患兒可見心悸、脈結代等。
治法 益氣養陰,清解余邪。
方藥 沙參麥冬湯或竹葉石膏湯加減。
編輯推薦:
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招生簡章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中西醫結合/助理輔導班報名入口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精品VIP套餐輔導協議條款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中西醫結合助理醫師精品VIP套餐輔導協議條款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備考要做好心理準備2020-03-17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復習時間一定要保證!2020-02-19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備考技巧2020-02-18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如何科學備考2020-02-13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要持之以恒2020-02-12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四條要訣2020-02-04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怎么復習才有用?2020-01-21
- 2020年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各單元考察重點及復習指導2019-09-19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匯總2018-09-21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發熱對應的方劑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