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企業培訓師二級章節詳解:培訓課程的構成要素


培訓課程內容的編排(選擇題):
一,按工作程序安排(即按照工作順序或操作步驟安排課程內容的先后,是教學程序與工作或者操作程序一致)。二,按知識系統安排(按照知識本身的邏輯系統和認識的基本規律安排課程內容,注意重點突出、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三,大分段與小分段(按照知識傳授與能力訓練、考核內容安排,大分段是指將課程內容分為依次銜接的三大段―知識傳授、能力訓練、考核。小分段是指將課程目標所要求的、幫助受訓者提高的各項能力技能氛圍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各個單元,在各單元中分別依次安排知識傳授、能力訓練和考核的內容)。四,按不同層次的需要層層擴展(1,按核心內容安排課程。2,按高一層次的需要安排課程。3,按個性化需求安排課程)。五,相對獨立能分能合。
培訓課程的構成要素:
一,課程目標(是培訓目標的具體化和各個階段達到的水平標準,用記住、了解、掌握、能夠等術語表述)。二,課程內容(即培訓內容的展開和細化,是課程目標的載體)。三,課程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既包括文字性的也包括實習設備和實習商品等,教材形式也是各種各樣,如多媒體教材、影視教材等)。四,教學模式(指培訓教學和操作訓練方法的選擇)。五,教學策略(是實現教學目標、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普遍運用的策略是“判斷―指令―評價”,教師判斷受訓者遇到了什么問題―進而對學習順序的下一步做出指令,受訓者完成指令后教師做出評價)。六,課程評價(了解并確定學習者在多大范圍內盒程度上掌握了學習內容,在什么程度上達到了課程的行為目標,用優良中差ABCD等符號表示掌握的程度)。七,教學組織(對成人的培訓教學應突出訓練教學,情景教學組織法、因材施教法都是很好的方法)。八,課程時間(巧妙地配置有限的課程時間使學生在整個課程執行期間積極的參與學習活動)。九,課程空間(指教室和訓練場所)。十,教師與學員素質因素(對學員基本狀況進行分析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課程目標、分層實現計劃等,對教師的要求不僅是常識更重要的是實踐經驗最好是專業訓練有素并具有一技或多技之長者)。
培訓課程開發的原則(五原則):
一,一致性原則(與培訓目標保持一致)。二,系統性原則(應在企業培訓課程體系的基本框架內開發真對某一培訓項目或培訓活動的課程)。三,技能性原則(體現以職業技能為主突出技能操作的特點)。四,操作性原則(在計劃好的時間內達到培訓的能力目標要求)。五,針對性原則(切合企業與員工的實際需要,不僅具有共性特點更要開發符合某一特定崗位工作的需要的個性化突出的課程內容)。
最新資訊
- 2018年企業培訓師基礎知識考點(1)2018-05-22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崗位分析問卷設計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崗位分析報告的撰寫方法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培訓方案的制定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崗位分析維度文件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制定培訓方案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工作任務特性理論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必備任務特性理論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工作特征模型2018-05-18
- 2018年企業培訓師高頻考點:人員素質測評2018-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