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天地:職場送禮這件事兒


“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反正按照先賢的說法,不送禮的一方是不大說得過去的。因此我們先天就有了個心理包袱,覺得這是個程序,必須得走。但是親友、同事、上級、客戶中,有些人看重傳統節日,有些人專愛過洋節,還有些干脆就是外國人,每一個人需求、口味都不同,你煞費苦心,對方還未必滿意。有鑒于此,我們不妨先放下這個“禮尚往來”的包袱,來認真學學外國人在送禮上的學問,禮通外國一下。
第一步,你要搞清送禮到底送的是什么
我們來看看歐洲人的做法。歐洲人對送禮一事比較淡泊,他們不把人情寄托在此,也就不會勞心費神,對方未送禮,或者禮很輕,根本沒所謂,沒人介懷。即便是重大節日,人們饋贈的對象也只是最親密的人。他們用禮物表達愛和感激,這是禮物最原初的含義。反觀我們,總是習慣賦予禮物太多的社會功能,往往被其所累,進而忘了對身邊最重要的人表達愛,這很容易就本末倒置了,只是當這種社會化的習俗固定成文化,人們也就不再去深究個中道理。
第二,真要送禮,該送些什么對方才會滿意
日本人送禮,講究得當和靜心。他們很少在這件事上鋪張,漂亮的字畫、雅致的工藝品都是他們喜歡相贈的禮物。但即便簡單到一包茶葉,他們也會精心地打理一番,絕不草率。就像日本菜一樣,一顆樸素至極的菜葉,也會擺放得賞心悅目。一個人可能會不喜歡貴重的禮物,但沒有人會討厭精心的禮物。送禮的意義就在于投入精力,證明你心里在掛念對方。所以如果你買了個很貴的東西,但別人看不到你投入了感情和精力,這個禮物就還是冷冰冰的,難以讓人留下印象,失去了核心價值。
第三,和他在一起也許比任何禮物都好
這點可以向美國人學習,開放的對待生活,在他們看來,湊在一塊喝杯酒、共度一個周末都是贈禮的方式。如果對方是特別重要的人,那送什么大概都不如花一天時間去陪他郊游。在一起,留下回憶,還有比這更長久的禮物嗎?最后,虛擬物品也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Facebook 上, 相互贈送虛擬物品已經成為會員們的一個重要消費項目。在社交網絡的環境中,虛擬物品有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當它們的可獲得性被嚴格限制時,這些物品強化了一種自我表現和被他人認同的感受。由此帶來的心理愉悅程度可能遠超在現實生活中獲得的禮物。我們可以從Facebook 上再次得到啟示,不難想象,在過年時,微博等各種社交網站一定會有超多的線上贈禮活動,與其費盡心思琢磨對方的喜好,不如在線上去挑選一種虛擬物品,方便快捷,說不定還有奇效。
不過話說回來,在當下,你要實在沒的可送,送口罩就是一個挺不錯的選擇。
>>>會計職場面試的六大禁忌問題 >>>會計職場十種“潛規則”必知
>>>二十四招助會計職場菜鳥變達人 >>>女性會計人員心理減壓六法則
造價師實訓課程 | 會計師實訓課程![]() |
人力資源師實訓課程 |
初級審計師課程 | 會計從業資格課程 | 初級經濟師課程 |
初級會計職稱課程 | 期貨從業資格課程 | 人力資源管理師課程 |
造價員考試課程 | 公共營養師課程 | 公務員輔導課程 |
最新資訊
- 財務崗位交接工作不容小覷2015-07-20
- 融資性售后回租業務的稅務及會計處理2015-07-20
- 哪些崗位不屬于會計崗位?2015-07-20
- 出納的日常工作注意事項總結2015-07-20
- 國辦發文明確了三證合一改革的推進2015-07-20
- 用友軟件如何快速備份數據2015-07-20
- 防暑降溫支出的稅務籌劃2015-07-20
- 離婚需謹慎 離婚后房產過戶是否免契稅2015-07-17
- 企業可否同時享受兩加優惠政策2015-07-17
- 銷售廢舊物資是否繳稅 如何賬務處理201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