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骨科學:關節脫位治療原則
更新時間:2012-09-17 09:55:15
來源:|0
瀏覽
收藏


主治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1.傷后在麻醉下盡早手法復位,適當固定,以利軟組織修復;及時活動,以恢復關節功能。早期復位容易成功,功能恢復好;復位晚則困難大,效果差。復位中切忌粗暴,要注意防止附加損傷,如骨折、血管和神經損傷等。復位必須達到解剖復位,復位后及時正確的固定是保證軟組織損傷修復和防止再脫位的重要措施。一般固定三周后,早期活動,以利功能恢復。
2.開放復位的適應癥
對手法復位失敗或陳舊性脫位,特別是合并大血管傷者,應行開放復位,如合并有神經傷,在手法復位后觀察1~3個月,大多數可自行恢復,如神經功能無恢復,即應手術探查神經。
3.開放性關節脫位的處理
應爭取在6~8小時內進行清創術,在徹底清創后,將脫位整復,縫合關節囊,修復軟組織,縫合皮膚,橡皮條引流48小時,外有石膏固定于功能位3~4周,并選用適當抗菌素以防感染。
查看更多:主治醫師考試頻道 外科主治在線模考 主治醫師免費試聽
最新資訊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子宮肌瘤需要切除的情況2020-02-25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婦產科手術輸卵管腹腔鏡手術不適宜人群2020-02-25
- 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外科手術學常見考點2018-11-21
- 皮片移植術適應證-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2018-06-1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常考點復習資料:麥膠性腸病檢查2018-05-12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皮質醇增多癥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晶體性關節炎的診治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洋地黃中毒的表現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血清病2018-03-20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肺曲霉病用藥原則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