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土地管理基礎與法規知識:土地實體及特征


第二節:土地實體及特征
一、考試目的和考試大綱要求
本部分的考試目的是測試應考人員對土地概念、土地的分類及土地實體特征的理解與掌握程度。
掌握:土壤類別,地質條件類別,土地基礎設施類別。
熟悉:不同類別土壤特征、不同類別地質條件特征、不同類別土地基礎設施特征、主要地上物作物種類及特征、地下空間及特征。
了解:土地污染種類及特征。
二、章節框架
1.土地實體的構成
2.土壤類別及特征
3.地質條件類別及特征
4.土地基礎設施類型及其特征
5.主要地上物作物種類及特征
6.地下空間及特征
7.土地污染種類及特征
三、內容輔導:
土地是地球表層的陸地部分及其以上、以下一定幅度空間范圍內的全部環境要素,以及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活動作用于空間的某些結果所組成的自然―經濟綜合體。土地是地球陸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巖石、水文、氣候和植被等要素組成的自然歷史綜合體,它包括人類過去和現在的活動結果。土地具有有用性、稀缺性和社會的有效需求等特點。
按照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有不同的分類。我國的土地目前大致有三種分類:①按土地的自然屬性分類,如按地貌、植被、土壤等進行分類;②按土地的經濟屬性分類,如按土地的生產水平、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等進行分類;③按土地的自然和經濟屬性以 及其他因素進行的綜合分類,如土地利用現狀分類。
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同時借鑒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國家新頒布的《土地管理法》,科學地將我國土地分為三大類,即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在現行制度下,土地分為農用地和非農用地,后者又包括商業用地和非商業用地。
(一)土地實體的構成
《土地基本術語》(GB/T19231―2003)規定,土地(組成)要素是構成土地的各個組成成分,包括近地表氣候、地貌、表層地質、水文、土壤、動植物以及人類活動的物質結果。從土地的內涵來看,土地實體的構成種類包括土壤類別、地質條件、土地基礎設施狀況及地上物、地下空間、土地污染情況等多個方面。從估價的角度看,土地實體包括地上空間、地表、地下空間、建筑物及其他附著物等。
例題:從估價的角度看,土地實體包括地上空間、地表、地下空間、建筑物及其他附著物等。()(2007年試題)
答案:√
解析:基礎考核點。從估價的角度看,土地實體包括地上空間、地表、地下空間、建筑物及其他附著物等。
(二)土壤類別及特征(掌握土壤類別)
土壤是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是地球上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是一個獨立的歷史自然體,具有自身的發生發展過程,是連接無機界和有機界的紐帶,是生物的生長點和營養泉。土壤的基本屬性和本質特征是具有肥力。土壤是土地資源的重要組成要素,土壤是土地的構成部分中諸多自然因素的一種。不同土壤類別及其特征代表了不同的土地實體。隨著地球上生命的出現,土壤也相應形成。土壤由礦物質、有機物質(主要是有機物質和土壤微生物)、水分和空氣組成。所以,土壤組成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從生態學的觀點看,土壤是物質的分解者(主要是土壤微生物)的棲息場所,是物質循環的主要環節。從環境污染的觀點看,土壤既是污染的場所,也是緩和和減少污染的場所。從環境工程角度看,防治土壤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土壤是在巖石、氣候、生物、地形和時間五大因素綜合作用下的產物:①在風化作用下,養分的釋放與流失,②在低等生物、微生物作用下,有機質積累,③在高等生物作用下,營養富集(有機質重新合成腐殖質)。生物在土壤形成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人類合理的耕作經營,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進土壤成為永續利用的可更新資源。不合理利用,可使土壤退化(沙化、鹽堿化、水土流失等)。土壤個體之間存在著許多共性;同時,它們之間也存在相當大的差異。如果不對土壤群體進行分類,就難以認識土壤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或相似性,也很難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1998年由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辦公室為匯總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成果編撰成中國土壤分類系統。其高級分類自上而下是:土綱、亞綱、土類、亞類;低級分類自上而下是:土屬、土種和變種。根據2000年《中國土壤分類與代碼》(GB/T17296―2000),依據科學性、完整性、系統性、可擴展性和兼容性等信息分類基本原則,采用線分類法將土壤分類系統的分類單元劃分為土綱、亞綱、土類、亞類、土屬、土種六個層次。其代碼結構為:土綱:為第一層,代碼為一位大寫字母,如鐵鋁土綱代碼為“A”。其分類依據主要是根據主要成土過程產生的或影響主要成土過程的性質劃分。共12個土綱,鐵鋁土綱(A),淋溶土綱(B),半淋溶土綱(C),鈣層土綱(D),干旱土綱(E),漠土綱(F),初育土綱(G),半水成土綱(H),水成土綱(J),鹽堿土綱(K),人為土綱(L),高山土綱(M)。亞綱:土綱的輔助級別,為第二層,代碼為一位阿拉伯數字,如土綱“鐵鋁土”中的“濕熱鐵鋁土”代碼為“A1”。主要根據影響現代成土過程的控制因素所反映的性質。如鐵鋁土綱(A),分為“濕熱鐵鋁土亞綱”和“濕暖鐵鋁土亞綱”。土類:亞綱的續分,為第三層。土類類別多反映主要成土過程強度或次要成土過程或次要控制因素的表現性性質劃分。如鐵鋁土綱(A)中的磚紅壤土類。亞類:土類的輔助級別,主要根據是否偏離中心概念,是否具有附加過程的特性和是否具有母質殘留的特性來劃分。如鐵鋁土綱(A)中的典型磚紅壤亞類。土屬:土屬是具有承上啟下意義的分類單元,主要根據母質,水文等地方性因素以及土壤的殘遺特征來劃分。如鐵鋁土綱(A)中的紅泥質磚紅壤土屬。土種:土種是基層分類單元,在土屬范圍內根據反映發育程度或熟化程度的性狀來劃分。如鐵鋁土綱(A)中的景洪磚紅壤土種。同時,在未作細分的分類單元中,下位類的編碼表達用其上位類代碼加0進行表示,其下位類名稱不變。
例題:關于土壤和土地的表述,錯誤的是()。(2006年《土地管理基礎與法規》試題)
A.土壤是土地的一個組成要素
B.對于農業用地,土壤的肥力是形成土地生產力的基礎
C.土壤的本質和土地的本質是相同的
D.土壤和土地的形態結構相差甚遠
答案:C
解析:土壤的本質和土地的本質是不相同的。土壤是發育于地球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包括海、湖淺水區)。
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土地估價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根據《中國土壤分類與代碼》(GB/T17296―2000),我國土地實體的主要自然土壤類別及其特征包括:
鐵鋁土綱土壤
鐵鋁土綱土壤主要包括磚紅壤、赤紅壤、紅壤、黃壤四個方面土類。
(1)磚紅壤。
代碼:A11。
分布地區:我國的磚紅壤主要分布在海南島的雷州半島、西雙版納和中國臺灣省最南部,大致位于北緯20度以南地區。磚紅壤一般分布在低山、丘陵和階地上。母質為各種火成巖、沉積巖的風化物和老的沉積物。因經長期高溫高濕的風化,有的已形成厚達幾米甚至幾十米的紅色風化殼。在濕熱氣候作用下,土壤中鋁的富集作用高度發展。這種鋁的富集作用,在土壤學上稱為富鋁化作用。
主要特征:風化淋溶作用強烈,易溶性無機養分大量流失,鐵、鋁殘留在土中,顏色發紅。土層深厚,質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強酸性。
注:淋溶作用是土壤形成作用的一個方面。主要是指下滲水流通過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等作用,使土壤表層中部分成分進入水中并被帶走的作用。
(2)赤紅壤。
代碼:A12。
赤紅壤過去稱為磚紅壤性紅壤,是磚紅壤與紅壤之間的過渡類型。
分布地區:主要分布在我國南亞熱帶地帶即滇南的大部,廣西、廣東的南部,福建的東南部,以及中國臺灣省的中南部,大致在北緯22 至25度之間。
主要特征:風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磚紅壤,顏色紅。土層較厚,質地較粘重,肥力較差,呈酸性。目前,赤紅壤上的天然林大部分已被破壞,成為疏林草地。赤紅壤富鋁化作用弱于磚紅壤。
(3)紅壤
代碼:A13。
分布地區:紅壤在我國分布范圍廣闊,大體包括湖南、江西、浙江三省的大部分,云南、廣西、廣東、福建、中國臺灣五省區的北部,以及湖北、安徽、貴州三省的南部。
主要特征:紅壤的地形條件一般為低山丘陵,但在云南為高原,成土母質在低丘陵多為第四紀紅色粘土,高丘陵和低山多為千枚巖、花崗巖、砂頁巖等。 紅壤的富鋁化作用與生物積累作用,與赤紅壤和磚紅壤比較起來相對較弱,但仍以均勻的紅色為其主要特征。
(4)黃壤
代碼:A21
分布地區:黃壤廣泛分布于我國熱帶、亞熱帶的山地和高原,以四川盆地周圍的山地和貴州高原為多,廣西的十萬大山、廣東的六萬大山也是重點分布區,此外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中國臺灣等省的山地均有分布。
主要特征:大部分黃壤與紅壤同屬于一個緯度帶,生物氣候條件也大體相同。惟黃壤區的水濕條件較好,霧日比紅壤地區多一半以上,日照比紅壤地區少 30~40%,干濕季不明顯。相對濕度很大,為70~80%。植被主要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常綠一落葉闊葉混交林,以及熱帶山地濕性常綠闊葉林。目前,黃壤區原始森林甚少保存,大面積為次生植被,一般為馬尾松、杉木、栓皮爍、麻櫟等。黃壤除具有熱帶、亞熱帶土壤所共有的富鋁化作用和生物積累作用外,還有黃化作用,由于成土環境條件相對濕度大,上層經常保持潮濕。
例題:() 風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磚紅壤,顏色紅。土層較厚,質地較粘重,肥力較差,呈酸性。
A.紅壤
B.赤紅壤
C.棕壤
D.暗棕壤
答案:B
解析:赤紅壤主要特征:風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磚紅壤,顏色紅。土層較厚,質地較粘重,肥力較差,呈酸性。目前,赤紅壤上的天然林大部分已被破壞,成為疏林草地。赤紅壤富鋁化作用弱于磚紅壤。
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土地估價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淋溶土綱土壤
淋溶土綱土壤主要包括黃棕壤、黃褐土、棕壤、暗棕壤、白漿土、棕色針葉林土六個方面土類。
(1)黃棕壤
代碼:B11。
黃棕壤是黃紅壤與棕壤之間過渡型土類。
分布地區:北起秦嶺、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長江,西自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東至長江下游地帶。
主要特征:黃棕壤的形成過程,既具有黃壤與紅壤富鋁化作用的特點,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點。呈弱酸性反應,自然肥力比較高。
(2)黃褐土
代碼:B12。
分布地區:黃褐土主要分布在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緣以及暖溫帶南緣的低山丘陵或崗地。其地域范圍大致在秦嶺-淮河以南至長江中下游沿岸,與黃棕壤處于同一自然地理區域。
主要特征:黃褐土土體深厚,土壤呈黃褐色或黃棕色,質地粘重(粘壤土至粘土),土層緊實,尤以心底土中的粘粒聚積明顯,并有鐵錳膠膜和結核淀積,土壤呈中性偏微堿性。
(3) 棕壤
代碼:B21。
棕壤也稱棕色森林士,是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
分布地區:主要分布干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在褐土地帶的垂直帶上亦有分布。
主要特征: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強烈,還產生較明顯的淋溶作用,使鉀、鈉、鈣、鎂都被淋失,粘粒向下淀積。土層較厚,質地比較粘重,表層有機質含量較高,呈微酸性反應
(4)暗棕壤
代碼:B31。
暗棕壤也稱暗棕色森林上,是溫帶針闊葉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
分布地區: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其次在暖溫帶山地的垂直帶。在東北地區,暗棕壤是面積最大的一個土類,分布于大興安嶺東坡、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和長白山等地。
主要特征:土壤呈酸性反應,它與棕壤比較,表層有較豐富的有機質,腐殖質的積累量多,是比較肥沃的森林土壤。
(5)白漿土
代碼:B32。
白漿土是發育于溫帶和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條件下,有周期性滯水淋溶的土壤。
分布地區:白漿土主要分布于半干旱和濕潤氣候之間的過渡地帶,世界各地都有存在。中國主要分布在黑龍江東部、東北部和吉林東部,以三江平原最為集中。
主要特征:在腐殖質層下有一灰白色的緊實亞表層,即白漿層,厚20~40厘米。
(6)棕色針葉林土
代碼:B41。
棕色針葉林土是中國寒溫帶濕潤地區明亮針葉林或暗針葉林下形成的,具有灰白色亞表土的土壤。
分布地區: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大興安嶺北段山地垂直帶上部。
主要特征:自然植被以針葉林為主,氣候條件的主要特點是寒冷而濕潤。剖面分化比較明顯,自上而下可分為苔蘚枯枝落葉層、腐殖質層、漂灰層、淀積層和母質層。
例題:淋溶土綱土壤主要包括()。
A.黃棕壤
B.黃褐土
C.棕壤
D.紅壤
E.暗棕壤
答案:ABCE
解析:淋溶土綱土壤主要包括黃棕壤、黃褐土、棕壤、暗棕壤、白漿土、棕色針葉林土六個方面土類。
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土地估價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半淋溶土綱土壤
半淋溶土綱土壤主要包括燥紅土、褐土、灰褐土、黑土、灰色森林土五個方面土類。
(1)燥紅土
代碼:C11。
燥紅土是發育于熱帶和南亞熱帶干旱的稀樹草原性植被下的土壤。過去曾稱為熱帶稀樹草原土、紅棕壤等。
分布地區:燥紅土分布于我國熱帶與南亞熱帶相對干旱地區的主要土壤,如海南島的西南部及滇南的元江河谷等地,前者主要是由于五指山形成的雨影區,后者主要是由于焚風效應,兩者實質上是相似的。
主要特征:燥紅土分布地區的年平均氣溫為24~25℃,干濕季節明顯,一年內旱季長達7個月。燥紅土分布區具熱量豐富、光照充足,但酷熱期長、降雨量少、蒸發量大、干旱季長的氣候特點。燥紅土土層深厚,具有明顯的發生層次。燥紅土的淋溶過程和鐵質化過程都較磚紅壤或赤紅壤弱,且受旱季水分蒸發的影響,表層土壤鹽基聚積較多。所以土壤兼具鹽基飽和(近飽和)及一定富鐵鋁化特征。
(2)褐土
代碼:C21。
褐土也叫褐色森林土,是半淋溶土中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的代表性類型。
分布地區: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遼寧三省連接的丘陵低山地區,山東、河南兩省的西部,陜西關中,甘肅東南角,內蒙古東南角,西南地區的金沙江、瀾滄江河谷地段也有一部分。
主要特征:淋溶程度不很強烈,有少量碳酸鈣淀積。土壤呈中性、微堿性反應,礦物質、有機質積累較多,腐殖質層較厚,肥力較高。褐土的自然植被以中生和旱生森林灌木為主。冬季比較干旱。 褐土是我國重要的旱作農業基地,盛產小麥、玉米和棉花。褐土還是蘋果、核桃、柿、棗等鮮果品的主要產地。
(3)灰褐土
代碼:C31。
灰褐土也可叫灰褐色森林土,是溫帶山地旱生針闊葉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灰褐土是我國干旱地區發展林業生產的重要土壤資源。
分布地區:它是溫帶干旱半干旱地區山地旱生森林條件下形成的土壤,處在褐土地帶的更西面。分布在山西的五臺山、呂梁山,內蒙古的大青山;寧夏的賀蘭山、六盤山,甘肅的祁連山、興隆山,青海的青石山、唐古拉山,新疆的西部天山,帕米爾、西昆侖山等山地的陰坡、半陰坡部位。海拔高度大體在 1500~3000米之間。灰褐土分布的范圍雖廣,但實際面積不大。
主要特征:其性狀雖與褐土有些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如淋溶作用比褐土弱,粘化作用不如褐土明顯,土壤顏色比褐土灰暗,腐殖質積累作用比褐土強一些。灰褐土地區的氣候比褐土地區涼爽、干旱,年平均氣溫2~3℃,年降水量 300~600毫米、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類型。灰褐土由于分布在山地上,一方面土層薄,坡度大,石塊多,另一方面氣溫較低,發展農業生產不如褐土地區好。
(4)黑土
代碼:C32。
黑土是溫帶半濕潤氣候、草原化草甸植被下發育的土壤,是溫帶森林土壤向草原土壤過渡的一種草原土壤類型,目前我國土壤分類系統,將黑土列入半淋溶土綱中。
分布地區:我國黑土分布在吉林省和黑龍江省中東部廣大平原上。美國黑土分布在中部偏北的濕草原帶,故稱濕草原土。
主要特征:我國黑土地處溫帶半濕潤地區。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為其氣候特征。土壤母質粘重,并有季節凍土層。夏秋多雨,土壤常形成上層滯水,草甸草本植物繁茂,地上和地下均有大量有機殘體進入土壤。自然狀態下,黑土腐殖質層可厚達1米,養分含量豐富,肥力水平高。黑土是我國最肥沃的土壤之一,黑土分布區是重要的糧食基地。適種性廣,尤適大豆、玉米、谷子、小麥等生長。
(5)灰色森林土
代碼:C33。
灰色森林土又叫灰黑土,是溫帶森林草原地區森林植被下形成的土壤,因具有顏色灰暗的深厚灰色土層而得名。在半淋溶土類型中,它的淋溶程度最弱,分布的面積也最小,屬森林土壤向草原土壤的過渡類型。
分布地區: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大興安嶺北段山地的西坡及南坡山地垂直帶上部,在新疆阿爾泰山與準噶爾盆地以西的薩烏爾山和巴爾雷克山,也有部分分布。在相鄰關系上,它常與草原植被下的黑鈣土組成復區,占有山地的陰坡或半陰坡。在垂直分布上,因地區不同而有差別。例如,在大興安嶺,上與漂灰土連接;在新疆地區,上與亞高山或高山草甸土連接。
主要特征:灰黑土肥力相當高,但坡大、土薄、濕潤,宜以林為主。灰色森林土的潛在肥力和有效肥力都較高,養分條件不亞于黑鈣土。土壤有機質的含量較高,表層一般為7~15%,最高的可在20%以上;土壤反應呈微酸性,pH值5.5~6.5,酸性向下逐漸增強,卻又不同于黑鈣土。灰色森林土有淋溶作用,確實是比其它淋溶土壤弱一些。
例題: ()是發育于熱帶和南亞熱帶干旱的稀樹草原性植被下的土壤。過去曾稱為熱帶稀樹草原土、紅棕壤等。
A.褐土
B.灰褐土
C.燥紅土
D.灰色森林土
答案: C
解析:燥紅土是發育于熱帶和南亞熱帶干旱的稀樹草原性植被下的土壤。過去曾稱為熱帶稀樹草原土、紅棕壤等。
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土地估價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鈣層土綱土壤
鈣層土綱土壤主要包括黑鈣土、栗鈣土、栗褐土和黑壚土四個方面土類。
(1)黑鈣土
代碼:D11。
黑鈣土是腐殖質鈣層土中較濕潤的類型,它以土色深暗發黑和富鈣而得名,位于草原的最東部。
分布地區: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中南段山地的東西兩側,東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遼河的分水嶺地區,向西可延伸到河北的燕山北坡和內蒙古陰山山地的上部。在新疆和甘肅、青海地區,多出現在山地上,如天山北坡,阿爾泰山南坡,祁連山東部的北坡等。
主要特征:腐殖質含量最為豐富,腐殖質層厚度大,土壤顏色以黑色為主,呈中性至微堿性反應,鈣、鎂、鉀、鈉等無機養分也較多,土壤肥力高。
(2)栗鈣土
代碼:D21。
分布地區:內蒙古高原東部和中部的廣大草原地區,是鈣層土中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的土類。
主要特征:腐殖質積累程度比黑鈣土弱些,但也相當豐富,厚度也較大,土壤顏色為栗色。土層呈弱堿性反應,局部地區有堿化現象。土壤質地以細沙和粉沙為主,區內沙化現象比較嚴重。
(3)栗褐土
代碼:D31。
分布地區:栗褐土見于褐土區以北、以西的土壤區域。栗褐土主要分布于山西、內蒙古和河北,涉及約35個縣,總面積為7228.0萬畝。
主要特征:質地輕粗,母質特征較明顯,表土層有機質含量低,心、底土層的含量更少。其春季干燥多風、少雨,夏季炎熱雨量集中,秋季涼爽,冬季寒冷雪稀少。年降水量400-500毫米,集中于7、8、9三個月,約占全年降水量2/3。主要種植作物有玉米、谷子、春麥、馬鈐薯、豆類和油料,一年一作,局部二年三作。
(4)黑壚土
代碼:D32。
黑壚土是腐殖質鈣層土中面積最小的類型。零星散布在侵蝕非常嚴重的黃綿土中間,以其有灰暗的象壚灰顏色的土層而得名。它也是由黃土母質形成的。
分布地區:陜西北部、寧夏南部、甘肅東部等黃土高原上土壤侵蝕較輕,地形較平坦的黃土源區。
主要特征:絕大部分都已被開墾為農田。腐殖質的積累和有機質含量不高,腐殖質層的顏色上下差別比較大,上半段為黃棕灰色,下半段為灰帶褐色,好像黑壚土是被埋在下邊的古土壤。
例題:黑鈣土的主要特征有()。
A.腐殖質含量最為豐富
B.腐殖質層厚度小
C.土壤顏色以黑色為主
D.呈中性至微堿性反應
E.土壤肥力高
答案:ACDE
解析:黑鈣土的主要特征:腐殖質含量最為豐富,腐殖質層厚度大,土壤顏色以黑色為主,呈中性至微堿性反應,鈣、鎂、鉀、鈉等無機養分也較多,土壤肥力高。
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土地估價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匯總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6)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5)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4)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3)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2)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1)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10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9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8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