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師二級復習資料第九章:人力資源與管理要點


掌握
一.人力資源的內涵又稱“勞動力資源或勞動資源”,是指具有為社會創造財富、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具有智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能力的人們的總和,它包括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
這一概念包含以下幾層意思:
1、是指一切具有為社會創造物質文化財富,為社會提供勞動服務的人;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2、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具有智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人;
3、包含在這種資源中的能力,若發揮出來就變成了現實的勞動生產率。人力資源的最基本方面,包括體力和智力,從現實應用的狀態,包括體質、智力、知識、技能四個方面。
物流企業三大資源:物質資料、信息資源、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特征:
1、生物性和社會性雙重屬性;
2、智力性;
3、能動性;
4、再生性;
5、時效性;
6、兩重性;
7、是經濟資源中的核心資源。
二.人力資源的特征
1、人力資源具有生物性和社會性雙重屬性;
2、人力資源具有智力性;
3、人力資源具有能動性;
4、人力資源具有再生性;
5、人力資源具有時效性;
6、人力資源具有兩重性;
7、人力資源是經濟資源中的核心資源。個體差異最主要的表現為人的氣質、能力、性格。
影響知覺的因素:
1、客觀因素,刺激的強渡、刺激的對比性、刺激的新異姓;
2、主觀因素,思維定式、個體需要、期望與動機、知識與經驗
三.人力資源管理中運用氣質差異氣質是指在人的認識、情感、言語、行動中,心理活動發生時力量的強弱、變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穩定的動力特征。
運用氣質差異:
1、人的氣質特征合理安排與分配工作;
2、根據人的氣質特征合理調整組織結構,增強組織的凝聚力;
3、對不同氣質類型的人,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4、注意氣質類型的差異對人際關系的影響。
四.能力差異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運用能力是與順利地完成某種活動有關的心理特征,通常是指個體從事一定社會實踐的本領。一方面指個人到目前為止所具有的知識技能,另一方面是指含有可造就性或潛力的意思。
又可分智力(個人的一般能力)、性向(個人可以發展的潛在能力)、成就(個人通過教育或訓練,對學識。知識和技能方面所達到的較高水平)。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能力的個體差異:能力發展水平的差異、能力類型的差異、能力發展早晚的差異
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運用
1、人的能力要與工作相匹配;
2、人的能力要互補與協調;
3、既要考慮員工的知識智能,又要考慮員工的技能和潛在能力;
4、根據能力差異,進行職業技術培訓。
五.性格差異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運用一個人的本質屬性的獨特的結合,這些屬性使社會成員之間互有區別,表現了這個人對于現實的態度和習慣化的行為方式,并且表現在他的行為舉止中。
性格的特點有,復雜性、獨特性、整體性、持續性
1、了解個體性格,在確定領導班子時,按人才的性格不同進行組合,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2、注意行為預測,合理安排工作;
3、注意性格順應與性格互補;
4、全面了解員工性格,加強思想教育。
人性格的六種類型:經濟型、理論型、審美型、宗教型、權利型、社會型(重視愛,以愛他人為其最高價值)
六.影響群體凝聚力的因素
1、群體的同質性;
2、對群體的依賴程度;
3、群體目標;
4、群體的成就和榮譽;
5、群體的領導方式及獎勵方式;
6、外部壓力。
七.鯰魚效應經濟活動中有一種做法叫“鯰魚效應”,既是采取一種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業活躍起來投入到市場中積極參加競爭,從而激活市場中的相關物流企業。
負激勵的方法:困境激勵法、激將激勵法、競爭激勵
八.鯰魚效應應用時需注意的方面
1、鯰魚與鯰魚窩里斗;
2、鯰魚未到,沙丁魚開溜。
九.領導藝術的特點
1、非模式化;
2、直覺性;
3、隨機性;
4、創造性;
5、適度性;
6、多變性領導有效性包括:領導品質理論、領導行為理論、領導權變理論
現代物流企業中,領導承擔著越來越多的角色:外交家、傳教士、調節人、觀察家、教師
物流企業領導者的素質:政治素質、業務素質、業務技能、身體素質
區分領導者與非領導者的六項特質:進取心、領導愿望、誠實與正直、自信、智慧、工作相關知識
領導藝術的表現形式:運籌、決斷、權變、用人、協調、激勵、講話、開會。
熟悉
一.氣質特點和氣質差異氣質特點:
1、不因個人的動機和心理不同,氣質特點在極其不同的活動中,在具有及其不同目的的情況下,都會在其身上以同樣的方式表現出來;
2、還表現在某個人氣質的不同特征,并不是偶然的彼此結合在一起的,而是有規律地相互聯系著,從而構成表明氣質類型的組織和結構。氣質分類:1、按理智、情緒及其意志的強度,分為理智型、情緒型、意志型;2、按心理活動的指向性,分為內向型、外向型;
3、按個體的獨立性和順從性,分為獨立型、順從型;
4、按人的情緒特征,分為
A(情緒特征不安定,社會適應性較差)
B(情緒特征和社會適應性都較為平均,但缺乏主導性)
C(情緒特征安定,社會適應性良好)
D(情緒特征安定,社會適應性強,群眾關系好)
E(情緒特征不安定,社會適應性差)型
二.群體的定義、特征、組成要素和功能群體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個體,為了實現某種特定目標而組成的集合體。
正式群體有:命令群體(是由正式的權利關系所決定的)、交叉功能團隊(有來自不同領域的,有專門知識和技能的人員組成的群體)、自我管理團隊(基本上獨立的群體,除了完成本職工作以外,還承擔一些傳統管理職責)、任務小組(為完成某一特殊任務而臨時組建的群體)。
特征:
1、群體成員相互依賴,在心理上彼此意識到對方的存在;
2、群體成員有一定的結構,有共同的目的或需求,有著“我們同屬于一群體”的感受;
3、各成員之間在心理與行為上相互作用。彼此影響。
組成要素:
1、存在于全體中的活動;
2、相互作用;
3、感情群體功能:
1、群體對組織的作用(貫徹執行組織的任務,有效地組織群體生產或社會活動,通過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務,來實現組織的總體目標);
2、群體對個人的作用(維持性功能A、群體成員獲得安全感;B、滿足成員交往、親和、愛與被愛的需要;C、滿足自尊的需要;D、增強自信與力量;E、群體的工作性功能和維持性功能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三.群體合作與競爭合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或群體,為了達到一個共同的目標而齊心協力,相互配合的一種行為方式。這種相互配合方式有時是自覺的,有時是不自覺的,是由當時當地情景而誘發的自發的行為。
合作的作用:
1、有利于密切群體內部的人際關系;
2、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3、有助于群體內的精神文明建設。
建立合作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合作者必須有共同的目標、利益和興趣;
2、合作必須具備一定的物質技術基礎。競爭是指群體中個體與個體之間為達到一定的目標,力求超過別人取得優勢地位的心理狀態。
了解
一.歸因理論歸因理論認為,我們對于個體的不同判斷取決于我們對給定行為歸因于何種意義的解釋。這一理論表明,當我們觀察某一個體的行為時,我們總是試圖判斷它是由于內部原因還是外部原因造成的。
二.知覺與個體行為之間的關系人的心理現象包括個體心理過程(即心理活動)和個性心理特征。個體心理過程是指感知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個性是指表現在人的身上的經常的、穩定的、本質的心理特點的總和,通常以能力、氣質、性格等形式表現出來,我們稱之為個性心理特征。個性心理特征是在各種心理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并通過心理過程表現出來的,而已經形成的個性心里特征,對人的心里過程又有影響和制約的作用。。
個體因為外部環境而被迫行動,這種決定取決于以下三個因素:1、區別性;2、一致性;3、一貫性。知覺的特征:整體性、選擇性、理解性、恒常性。
更多信息請訪問:物流師頻道 物流師考試論壇 物流師考試模擬考場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