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會計基礎知識 復習重點:會計要素(3)


(四)收入$lesson$
1、收入的定義: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根據收入的定義,收入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1)收入應當是企業日常活動中形成的經濟利益流入。
日常活動,是企業為完成其經營目標所從事的經常性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活動。比如,工業企業制造并銷售商品、商業企業銷售商品、保險公司簽發保單銷售保險、咨詢公司提供咨詢勞務、商業銀行對外貸款、租賃公司出租資產等。明確日常活動是為了區分收入與利得的關系,不屬于日常活動所形成的經濟利益流入應作為利得處理,如企業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取得的經濟利益流入。
(2)收入應當最終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由于收入會導致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最終必然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不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經濟利益流入不能確認為收入。
(3)收入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入,該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
收入應當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入企業,從而導致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但是并非所有的經濟利益的流入都是收入,如所有者投入資本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入企業,但應計入所有者權益,而不能確認為收入。
收入在符合定義的基礎上,只有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時才能加以確認:
第一,與收入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第二,經濟利益流入企業的結果會導致企業資產增加或者負債減少;
第三,經濟利益的流入額能夠可靠計量。
2、收入的分類
按其性質的不同,可以分為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讓渡資產使用權(出租)的收入
(五)費用
1、費用的定義: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根據費用的定義,費用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1)費用應當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
日常活動的界定與收入定義中涉及的日常活動是一致的。以工業企業為例,日常活動所產生的費用通常由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兩部分構成,產品生產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三個成本項目構成,期間費用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三項。將費用界定為日常活動所形成的經濟利益流出,目的是將費用與損失區分,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經濟利益流出不能確認為費用,而應當確認為損失,如企業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損失,違法經營被處罰而支付的罰款、違反合同支付的違約金等。
(2)費用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該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潤。
費用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出,從而導致企業資產的減少或負債的增加(最終導致資產減少)。但并非所有的經濟利益的流出都屬于費用,如向所有者分配利潤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就屬于所有者權益的抵減,不能確認為費用。
(3)費用應當最終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
不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經濟利益流出,不能確認為費用,如企業償還一筆短期借款,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但負債也同時減少,不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減少,所以不能確認為費用。
費用的確認除了符合費用的定義外,還應當同時符合以下條件才可以確認:
第一,與費用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第二,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結果會導致企業資產減少或者負債增加
第三,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計量。
2、費用的分類
按其與收入的配比關系,可以分為營業成本和期間費用。
其中:期間費用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另外所得稅費用也屬于期間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