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預習11(1):財政支出分類方法


二、財政支出分類方法
國際上常見的分類方法有:
1.適用于編制政府預算的統計分類
(1)支出功能分類:是按照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的產出性質進行的分類,反映政府的職能活動,即政府的錢到底被拿來做了什么事(是用于辦教育了,還是加強了國防。)。
中國支出功能分類:設類、款、項三級,分別為17類、172款和1152項。
類級科目分別為:一般公共服務、外交、國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學技術、文化體育與傳媒、社會保障和就業、社會保險基金支出、醫療衛生、環境保護、城市社區事務、農林水事務、交通運輸、工業商業金融等事務、其他支出、轉移性支出。
(2)支出經濟分類:是按照政府生產公共物品的成本投入進行分類,反映政府支出的經濟性質和具體用途,說明政府的錢是怎樣花出去的(辦教育的錢是發了工資,還是買了設備、蓋了校舍)。
【注】從某種意義上講,支出經濟分類是對政府支出活動更為明細的反映。利用這一分類體系下的統計數據,能夠從微觀層面清晰地追蹤政府財政支出的去向和具體用途。
中國支出經濟分類:科目設類、款兩級,分別為12類和98款。
類級科目具體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對企事業單位的補貼、轉移性支出、贈與、債務利息支出、債務還本支出、基本建設支出、其他資本性支出、貸款轉貸及產權參股、其他支出。
2.根據交易的經濟性質進行分類
(1)購買性支出:是指政府為了履行其職能,從私人部門取得物品與勞務并支付相應資金而發生的費用。包括政府消費性支出和政府投資性支出。
通過購買性支出,政府與私人部門發生經濟交換,并在實際中參與社會資源的配置,影響著社會投資與消費的總量與構成。
(2)轉移性支出: 政府僅扮演中介者的角色,依法向受益對象撥付財政資金但并不要求獲得相應的物品與勞務。 雖然在政府轉移支出過程中不涉及與私人部門的等價交換,但卻可以造成購買力和社會財富在其他社會主體中的重新分配。
利用這一分類體系,可以從宏觀上考察一國政府在多大程度上作為經濟主體直接參與經濟過程,其職能是偏好于資源配置,還是收入再分配。
【例題2:07年、09年單選】下列財政支出分類方法中,能夠使政府每一項支出的具體用途得到全面、具體、清晰反映的是( )。
A.按支出功能分類
B.按支出使用部門分類
C.按支出經濟分類
D.按支出能否直接得到價值補償分類
【答案】D
【例題3:多選】下列選項中,屬于按支出經濟分類劃分的財政支出包括( )
A 環境保護 B 工資福利支出
C 商品和服務支出 D 社會保險基金支出
E 贈與
【答案】BCE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