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會計證考試《會計電算化》知識點復習:計算機


第一節 計算機基本知識
【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節的學習,了解計算機的發展歷史、計算機的特點及分類,了解計算機的應用領域,掌握計算機中的數據和編碼。
注:在學習備考中對教材內容的把握分為了解、理解、熟悉、掌握四個層次,其中熟悉和掌握部分要求重點把握。
本章是考試重點,考題中涉及內容較多。
計算機的出現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它是一種按程序自動進行信息處理的通用工具。
一、計算機的發展歷史(了解)
1.產生:
1946年2月,美國,ENIAC,用于彈道軌跡計算(軍事目的)
2.發展階段:
按照計算機基本開關邏輯部件所使用的物理器件的變遷為依據,通常把計算機的發展過程劃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代(1946~1958):電子管計算機時代,主要用于科學計算和軍事用途。
第二代(1959~1964):晶體管計算機時代,出現了高級程序設計語言,計算機的應用范圍從軍事研究、科學計算擴展到數據處理、工業控制等領域,并開始進入商業市場。
第三代(1965~1970):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時代,這一階段計算機的突出特點是可靠性高、功耗低、體積小、存儲量大、速度快等,并且,更加廣泛應用于科學計算、數據處理、事務管理、工業控制等領域。
第四代(1971~今):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時代。
3.發展方向:
未來計算機將向巨型化、微型化、網絡化、多媒體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例題2-1】單選題:第二代計算機的硬件邏輯元件為( )
A.晶體管 B.中、小規模集成電路
C.大規模集成電路 D.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正確答案:A
解析:我們通常把計算機的發展過程劃分為以下四個階段:電子管計算機(第一代計算機)、
晶體管計算機(第二代計算機)、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第三代計算機)、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第四代計算機)。
【例題2-2】第四代計算機的硬件邏輯元件是( )
A.電子管 B.晶體管
C.中小規模集成電路 D.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正確答案:D
解析:我們通常把計算機的發展過程劃分為以下四個階段:電子管計算機(第一代計算機)、
按硬件結構
晶體管計算機(第二代計算機)、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第三代計算機)、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第四代計算機)。
【例題2-3】多選題:計算機正向著( )方向發展。
A.巨型化 B.網絡化 C.微型化 D.智能化
正確答案:ABCD
解析:未來計算機將向巨型化、微型化、網絡化、多媒體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二、計算機的特點(了解)
運算速度快、計算精度高、存儲容量大、具有邏輯判斷能力、具有自動執行程序的能力
三、計算機的分類(了解)
計算機有多種分類標準,標準不同,分類結果不同。
【例2-4】判斷:微機又被稱為個人機或PC機( )。
正確答案:√
解析:微機即個人機,又稱PC機(Personal Computer)
四、計算機的主要應用(理解)
1.科學計算: 科學計算是指用計算機完成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等領域中涉及的復雜的數據運算
2.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是指計算機對各種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存儲、分類、加工、利用等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包括:管理信息系統(MIS)
決策支持系統(DSS)
老師系統(ES)
辦公自動化系統(OA)
3.過程控制:指在生產過程中用計算機及時采集數據、檢測數據,進行判斷、分析,并按最佳值對控制對象進行自動控制、自動調節或故障預報等。
4.計算機輔助系統: 指利用計算機幫助人們完成某項任務的系統。
主要有:計算機輔助設計(CAD-Computer Aided Design)
計算機輔助教學(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計算機輔助制造(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5.計算機通信:指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一個應用領域,把計算機利用通訊設備和線路連接起來,形成計算機網絡。
6.人工智能(AI):是指利用計算機模擬人類的智能活動,如機器人。
【例2-5】單選題: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英文縮寫是( )
A.CAD B.CAI C.CAM D.CAT
正確答案:A
解析:計算機輔助設計即Computer Aided Design,簡稱CAD
【例2-6】單選題:會計電算化屬于計算機( )應用領域。
A.科學計算 B.數據處理 C.過程控制 D.計算機輔助系統
正確答案:B
解析:會計電算化是計算機數據處理的典型應用
【例2-7】單選題:會計電算化中利用某些指標對企業庫存量進行的警報和控制屬于計算機( )應用領域。
A.科學計算 B.數據處理 C.過程控制 D.計算機輔助系統
正確答案:C
解析:會計電算化中利用某些指標對企業庫存量進行的警報和控制屬于計算機過程控制應用領域
五、計算機中的數據和編碼(掌握)
1.計算機內部數據表示:數據在計算機內部采用二進制表示,即用“0、1”代碼表示數據。此處的數據包括數值、文字、圖像、聲音等多種形式。
優點:電路簡單、工作可靠并穩定、運算簡單、邏輯性強
2. 數據的單位與存儲方式
由于計算機只能識別二進制數,因此,各種信息在計算機中只能用若干二進制碼的組合來表示,這就是二進制編碼。
(1)位bit:用于表示一個二進制位、存儲信息的最小單位。
(2)字節Byte:我們將8個二進制位的集合稱作一個“字節”, 是計算機存儲和運算的基本單位。一個數字、字母或字符就可以用1個字節來表示,如字符“A”就表示成“01000001”。但是每個漢字需要用兩個字節來表示。
(3)1字節=8位 1Byte=8bit
(4)換算關系:
1KB=1024B=210B 1MB=1024KB=220B 1GB=1024MB=230B
(5)字長:計算機一次能處理的二進制位數,通常是字節的整數倍。字長是由CPU本身的硬件結構所決定的。
常用字長:8位、16位、32位、64位
3.字符編碼
編碼就是采用少量的基本符號,按照一定的組合原則表示大量復雜多樣的信息,包括數值型信息與文字、符號、語音、圖像等非數值型信息。
字符編碼就是規定怎樣使用二進制數來表示字母、數字以及一些專用的符號。
ASCII碼-美國標準信息交換碼(二進制),基本ASCII用7位二進制數表示,占用一個字節,最高位為0。
如:英文字母‘B’的7位ASCII碼為100 0010,存儲時為0100 0010。
比較大小:數字<大寫字母<小寫字母
【例2-8】計算機中的“數據”就是指數值。( )
正確答案:×
解析:計算機中的“數據”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包括數值、文字、圖形、圖像、聲音等多種形式。
【2-9】單選題:“會計”這兩個字的計算機內編碼所占用的字節數是( )
A.2 B.4 C.8 D.16
正確答案:B。
解析:一個西文字符的計算機內編碼所占用的字節數是1,而一個漢字所占用的字節數是2。因此,“會計”這兩個漢字的計算機內編碼所占用的字節數是4。
[例2-10]判斷題:‘9’的ASCII碼小于‘a’的ASCII碼。( )
正確答案:√
解析:在ASCII碼中,編碼從小到大順序為:數字<大寫字母<小寫字母
【例2-11】單選題:存儲信息的基本單位是( )。
A.bit B.byte C.KB D.MB
正確答案:B
解析:我們將8個二進制位的集合稱作一個“字節”,是計算機存儲和運算的基本單位。
北京2013年會計證考試重點匯總 北京2013年會計證考試報名入口
最新資訊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費用2019-01-02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預決算監督2018-12-29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預算法律制度2018-12-27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營業外收支2018-12-20
- 會計從業資格《電算化》知識點:單元格的引用2018-12-19
- 會計從業資格《電算化》知識點:數據透視表的插入2018-12-19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決算2018-12-18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所得稅2018-12-03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利潤分配2018-12-03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預算組織程序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