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證《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考點:稅法及構成要素


(一)稅收與稅法的關系
1.稅法的概念
稅法即稅收法律制度,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用以調整國家與納稅人之間在征納稅方面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國家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
2.稅收與稅法的關系
(1)兩者的聯系:
①稅法是稅收制度的法律表現形式,稅收制度則是稅法所確定的具體內容。
②稅收必須依照稅法的規定進行,稅法是稅收制度的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
③稅法必須以保障稅收活動有序進行為其存在的理由和依據。
(2)兩者的區別
稅收作為一種經濟活動,屬于經濟基礎范疇。
而稅法則是一種法律制度,屬于上層建筑范疇。
【補充例題?判斷題】
稅收屬于法律范疇,而稅法屬于經濟范疇。
【正確答案】×。
(二)稅法的分類
1.按照稅法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將稅法分為稅收實體法和稅收程序法。
其中:稅收實體法是稅法的核心,而稅收程序法《稅收征收管理法》
2.按照主權國家行使稅收管轄權的不同,可分為國內稅法、國際稅法、外國稅法。
3.按照稅法法律級次劃分,分為稅收法律、稅收行政法規、稅收規章和稅收規范性文件。(特別關注:制定機關、法律效力)
(1)稅收法律 …….法。制定者:全國人大及常委會。
我國共有3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2)稅收行政法規 …….條例。制定者:國務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等屬于稅收行政法規。
(3)稅收行政規章 …….規定、規則、細則。制定者: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等。
稅收部門規章:制定者: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等。
地方稅收規章:省一級人民政府
財政部頒發的《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國家稅務總局頒發的《稅務代理試行辦法》、海關總署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征稅管理辦法》等屬于稅收部門規章。
(4)稅收規范性文件 …….辦法。制定者:縣級以上稅務機關。
《稅收規范性文件制定管理辦法》屬于稅收規范性文件。
(三)稅法的構成要素
1.征稅人―征稅主體,只能是國家,具體部門:稅務機關、財政部門、海關
是指代表國家行使征稅職權的各級稅務機關和其他征收機關。(如海關)
2.納稅義務人-納稅主體?
簡稱納稅人,是指依法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自然人(包括個體經營者)、法人和其他組織。
3.征稅對象---課稅對象、征稅客體;?―決定著各個不同稅種的標志和名稱
又稱課稅對象,是納稅的客體,在實際工作中也籠統稱之為征稅范圍,它是指稅收法律關系中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即對什么征稅。
4.稅目
是稅法中具體規定應當征稅的項目,是征稅對象的具體化。
5.稅率?
是指應納稅額與計稅金額之間的比例,它是計算稅額的尺度。反映征稅的深度
(1)比例稅率
是指對同一征稅對象,不論其數額大小,均按同一個比例征稅的稅率。
它又可分為:
A、單一比例稅率(企業所得稅稅率25%)
產品差別比例稅率:如消費稅、關稅
B、差別比例稅率 行業差別比例稅率:營業稅
地區差別比例稅率:城建稅
C、幅度比例稅率:契稅
。
(2)定額稅率?
又稱固定稅率,是指按征稅對象的一定單位直接規定固定的稅額,而不采取百分比的形式。如: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等。
(3)累進稅率
是根據征稅對象數額的大小,規定不同等級的稅率。即征稅對象數額越大,稅率越高。
它又可分為:全額累進稅率(已經停用)、超額累進稅率(個人所得稅的工資薪金支出)、超率累進稅率(只有土地增值稅采用)三種形式。
【補充例題?多選題】
稅率一般可分為()。
A比例稅率
B定額稅率
C累進稅率
D個別稅率
【正確答案】:ABC
6.計稅依據(稅基)?
是指計算應納稅額的依據或標準,即依據什么來計算納稅人應繳納的稅額。
(1)從價計征,是以計稅金額為計稅依據。
(2)從量計征,是以征稅對象的重量、體積、數量為計稅依據。
(3)復合計征,既包括從量計征又包括從價計征,即應納稅額等于應稅銷售數量乘以定額稅率再加上應稅銷售額乘以比例稅率。
7.納稅環節?:稅法規定的征稅對象在從生產到消費的流轉過程中應當繳納稅款的環節。
8.納稅期限:是指納稅人在發生納稅義務后,應向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的起止時間。
稅法規定的納稅期限主要涉及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納稅期限、繳庫期限。
9.納稅地點:是指根據各個稅種納稅對象的納稅環節和有利于對稅款的源泉控制而規定的納稅人的具體納稅地點。
我國的納稅地點主要有:機構所在地、經濟活動發生地、財稅所在地、報關地等。
10.減免稅?
(1)減稅和免稅?
減稅是指對應征稅款減少征收一部分。
免稅:是對按規定應征收的稅款全部免除。
具體又分為兩種情況:
①稅法直接規定的長期減免稅項目;
②依法給予的一定期限內的減免稅措施,期滿之后仍應按規定納稅。
我國現行的稅收減免權限集中于國務院,任何地區、部門不得規定減免稅項目。
(2)起征點:是指稅法規定對征稅對象開始征稅的起點數額。
未達到不納稅,達到全額納稅。
(3)免征額,是稅法規定的課稅對象全部數額中免予征稅的數額,是對所有納稅人的照顧。當課稅對象小于起征點和免征額時,都不予征稅;當課稅對象大于起征點和免征額時,起征點制度要對課稅對象的全部數額征稅。未達到不納稅,達到只對超過部分納稅。
11.法律責任
是指對違反國家稅法規定的行為人采取的處罰措施。包括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補充例題?多選題】
下列選項中,屬于稅收要素的是()。
A納稅人
B稅目
C稅率
D計稅依據
【正確答案】:ABCD
2012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報名匯總 環球網校2012年會計證考試輔導招生
環球網校會計實務操作班六折優惠 2012年會計證保過套餐八折優惠
2012年與2011年新版教材變化對比 2012年會計證考前復習與指導
最新資訊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費用2019-01-02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預決算監督2018-12-29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預算法律制度2018-12-27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營業外收支2018-12-20
- 會計從業資格《電算化》知識點:單元格的引用2018-12-19
- 會計從業資格《電算化》知識點:數據透視表的插入2018-12-19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決算2018-12-18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所得稅2018-12-03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利潤分配2018-12-03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預算組織程序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