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婦產科主治醫師輔導:胎兒生長受限


一、胎兒生長受限的主要病因:
影響胎兒生長的因素包括母親營養供應、胎盤轉運和胎兒遺傳潛能。其病因復雜,約40%患者病因尚不明確。主要危險因素有;
1.孕婦因素
最常見,占50%~60%.營養因素(孕婦偏食、妊娠劇吐以及攝入蛋白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不足)、妊娠并發癥(子癇前期、多胎妊娠、前置胎盤、胎盤早剝、過期妊娠、妊娠肝內膽汁淤積癥等)、妊娠并發癥(心臟病、慢性高血壓、腎炎、重度貧血等)均可使胎盤血流量減少,灌注下降。
2.胎兒因素
胎兒基因或染色體異常、先天發育異常時,常伴有胎兒生長受限。
3.胎盤因素
胎盤各種病變導致子宮胎盤血流量減少、胎兒血供不足。
4.臍帶因素
臍帶過長、過細(尤其近臍帶根部過細)、扭轉、打結等。
二、胎兒生長受限的分類:
1.內因性均稱型
屬于原發性。在胎兒開始發育時,抑制生長因素即發生作用。胎兒體重、頭圍和身長均生長受限,頭圍與腹圍均小,故稱均稱型。其病因包括基因或染色體異常、病毒感染、接觸放射性物質及其他有毒物質。臨床表現:體重、身長、頭徑相稱,均小于該孕齡正常值。外表無營養不良表現,器官分化或成熟度與孕齡相符,各器官的細胞數量均減少,組織無異常。胎兒無缺氧表現。預后不良。
2.外因性不均稱型
屬于繼發性。胚胎早期發育正常,至孕晚期受有害因素影響,如子癇前期所致慢性胎盤功能不全。臨床表現:新生兒外表呈營養不良或過熟兒狀態,發育不均稱,身長、頭徑與孕齡相符而體重偏低。胎兒常有宮內慢性缺氧及代謝障礙,各器官細胞數量正常,但細胞體積縮小,以肝臟為著。胎盤體積正常,但功能下降,加重胎兒宮內缺氧,導致新生兒腦神經受損。
3.外因性均稱型
為上述兩型的混合型。在整個妊娠期間均產生影響。臨床表現:新生兒身長、體重、頭徑均小于該孕齡正常值,外表有營養不良表現。各器官細胞數目減少,導致器官體積均縮小,肝脾嚴重受累,腦細胞數也明顯減少。胎盤小,外觀正常。胎兒少有宮內缺氧,但存在代謝不良。
最新資訊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子宮肌瘤需要切除的情況2020-02-25
- 2020年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婦產科手術輸卵管腹腔鏡手術不適宜人群2020-02-25
- 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外科手術學常見考點2018-11-21
- 皮片移植術適應證-2019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解析2018-06-1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常考點復習資料:麥膠性腸病檢查2018-05-12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皮質醇增多癥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晶體性關節炎的診治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洋地黃中毒的表現2018-03-23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血清病2018-03-20
- 2018年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復習:肺曲霉病用藥原則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