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初中級審計師 > 初中級審計師備考資料 > 審計理論與實務 復習指導:總論(1)

審計理論與實務 復習指導:總論(1)

更新時間:2011-05-05 15:08:38 來源:|0 瀏覽0收藏0

  第一章 總 論

  【本章內容框架】

  一.概述

  1.審計產生和發展的社會基礎(掌握)

  2.審計的獨立性(掌握)

  3.審計、審計主體、審計客體、審計對象的基本涵義(掌握)

  4.國家審計、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的產生與發展(熟悉)

  5.與其他經濟監督相比,審計監督的特殊性(了解)

  6.國內外有關審計獨立性的表述(了解)

  7.研究審計產生和發展的現實啟迪(了解)

  二.審計的職能、地位和作用

  審計的職能、地位和作用(掌握)

  三.審計分類

  1.審計的分類及其內容和特點(掌握)

  2.審計分類的意義(熟悉)

  3.各類審計的適用條件(熟悉)

  【考點精講】

  第一節 概述

  一.審計的產生與發展

  受托經濟責任關系的產生時審計產生的前提條件。但確立了受托經濟責任,并不一定產生審計活動。只有當這種經濟監督活動由授權委托者委派獨立的機構和人員代行時,才會產生審計活動。

  (1)受托經濟責任----審計產生的客觀基礎。

  (2)資源財產的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權的分離以及管理者內部分權制,是受托經濟責任關系形成的基本根據,也是審計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社會條件。

  (3)資源財產的所有者對經營管理者無法直接監督,是審計產生、發展的直接動因。

  (一) 國家審計的產生和發展

  1. 中國國家審計的產生發展

  西周時,就在中央政權設置的官職中設立“宰夫”一職,負責審查“財用之出入”,并擁有“考其出入,而定刑賞”的職權,這是我國國家審計的萌芽。

  秦、漢兩代都曾采用“上計制度”,以審查監督財物收支有無錯弊,并借以評價有關官吏之政績。但秦漢官制中,尚無專司審計職責的官員,也無專職審計機構。

  隋唐時期,在刑部之下設“比部”,建立了比較獨立的審計機構。特別是唐代,由于經濟發達,政治穩定,審計地位得到提高,對中央和地方的財物收支實行定期的審計監督,國家審計有了明顯發展。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王朝審計進入日臻完備的階段。

  宋代設立審計司和審計院,是我國審計機構以“審計”一詞定名之始。

  1982年12月5日,五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了我國建立審計機關,實行審計監督制度。1983年9月15日,國務院正式建立審計署,地方各級政府的審計機關相繼設立,隨后頒布了一系列法規,卓有成效地開展了審計監督工作。

  1994年8月31日八屆人大九次會議上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并于1995年1月1日實施。《審計法)的頒布實施標志著我國國家審計正式跨人了法制化的軌道。1997年國務院發布并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2000年2月、8月和2001年8月審計署以第1號、第2號和第3號令發布施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基本準則)以及若干通用審計準則,進一步完善了我國審計法律規范體系。2006年2月28日十屆人大二十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這一切都表明,我國國家審計正在朝著法制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的方向闊步前進。

  【2005年試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正式實施的時間是:

  A.1994年1月1日

  B.1995年1月1日

  C.1996年5月1日

  D.2000年1月1日

  【答案】 B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正式實施的時間是1995年1月1日。

  (二)內部審計的產生和發展

  內部審計在受托經濟責任關系下,基于經濟監督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它是經營管理實行分權制的產物。

  20世紀40年代,內部審計進入現代發展時期。

  主要標志:

  一是審計的方法,從過去的詳細審計改變為以評價內部控制系統為基礎的抽樣檢查;

  二是審計的領域,從財務審計擴大到效益審計。

  1941年,美國成立了“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標志著內部審計時有了自己的職業組織。

  我國現在的內部審計是伴隨政府審計的恢復和重建而產生與發展的。在國家與國家審計署早期階段頒布的法律法規中,一般都有關于內部審計的規定和說明。目前我國很多大型企業集團都設置了內部審計機構,制定了有關內部審計的規定、制度,對我國內部審計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2003年3月4日審計署發布了《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按照規定,國家機關、金融機構、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以及其他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實踐證明,中國的內部審計,不僅要實施財務審計,而且要開展管理審計。內部審計已成為我國審計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003年試題】

  為加強和規范內部審計工作,2003年3月4日審計署發布了:

  A.《內部審計工作條例》

  B.《內部審計基本準則》

  C.《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

  D.《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

  【答案】 C

  【解析】考點為2003年3月4日審計署發布的內容。

  (三)社會審計的產生與發展

  西方國家的社會審計,公司的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明顯分離,使對受托經營管理者進行監督成為英國社會的一種普遍需求,于是現代社會審計制度應運而生,并得到了持續發展,1753年,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會計師職業團體,即“愛丁堡會計師協會”,此時英國在世界社會審計發展史上居于中心地位。

  英國式審計----從檢查會計賬目的錯弊出發,對大量的會計記錄進行逐筆審核,即采用詳細審計的方法,人們稱之為英國式審計。

  美國式審計-,1776年在紐約公布了《公共會計師法》,1777年正式組建了美國公共會計師協會,1916年改組為美國會計師協會,1957年改組為美國注冊公共會計師協會,并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社會審計職業團體。資產負債表審計演進到會計報表審計。

  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起步較晚。1918年9月,北洋政府頒布了我國第一部注冊會計師法規――《會計師暫行章程》。1980年,財政部發布《關于成立會計顧問處的暫行規定》,標志著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開始復蘇。1986年,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條例》,同年還開始建立審計師事務所。1988年我國成立了注冊會計師協會,1993年,八屆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1991年起我國正式實行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制度。

  二、 審計的涵義

  (一)審計的定義

  審計是獨立的經濟監督、評價和鑒證活動。

  審計是由專職機構和人員接受委托或授權,以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為對象,對被審計單位一定時期的全部或部分經濟活動的有關資料,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審核檢查,收集和整理證據,以判明有關資料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貫性的經濟活動的合規性、效益性,并出具審計報告的監督、評價和鑒證活動。

  (二)審計主體和審計客體

  審計主體審計客體

  審計主體通常是指審計關系中的審計人,即接受審計授權人(或委托人)的授權(委托)而成為實施審計的主體。

  在實際工作中,審計主體是專職機構和專業人員。專職機構是以審計為專門工作的單位,包括國家審計機關、內部審計機構、社會審計組織。專業人員是上述專職機構的審計人員。審計客體是指接受審計人審計的經濟責任承擔者和履行者,即被審計單位,包括國務院各部門、地方各級政府及其所屬部門、財政金融機構、企業事業組織等。

  (三) 審計對象

  審計的對象就是審計所審查的客體,是對被審計內容的概括。審計對象具體包括兩方面內容:

  1. 被審計單位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營管理活動。

  2.被審計單位的各種作為提供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經營管理活動信息載體的會計資料和其他資料。

   2011年審計師網絡輔導招生簡章    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2011年審計師考試時間:10月16日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初中級審計師資格查詢

初中級審計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初中級審計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初中級審計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