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人力》輔導:態度與行為復習資料(三)
更新時間:2011-04-13 10:40:36
來源:|0
瀏覽
收藏


四、態度改變理論
與研究態度形成相比,研究態度改變的意義更大,因為在社會生活中,如何改變他人的態度對政府宣傳、商業廣告以及日常生活都有現實意義。
(一)海德爾的平衡理論
海德爾從人際關系的協調性出發,認為在一個簡單的認知系統里,存在著使這一系統達到一致性的情緒壓力,這種趨向理衡壓力促使不平衡狀況向平衡過渡。
(二)費斯廷格的認知失調理論
認知失調理論是認知一致理論的一種。
1.含義:所謂認知失調是指由于做一項與態度不一致的行為而引發的不愉快感情(2008年單選)。為了克服這種不愉快,人們需要采取各種方法減少自己的認知失調。
2. 減少認知失調的幾種方法:
(1)改變態度:改變自己對某行為的態度,使其與以前的行為一致。
(2)增加認知:如果兩個認知不一致,可以通過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認知來減少失調。
(3)改變認知的重要性:讓一致性的認知變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認知變得不重要。(2007年單選)
(4)減少選擇感:讓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與態度相矛盾的行為是因為自己沒有其他選擇。
(5)改變行為:使自己的行為不再與態度有沖突。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