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西醫師中醫診斷學考點:陰陽偏盛
陰陽偏盛 $lesson$
指病邪侵襲人體,導致機體陰陽雙方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狀態,屬“邪氣盛則實”的實證。在性質上必從其類,即陽邪侵襲人體可形成機體陽氣偏勝;陰邪侵襲人體,可形成機體陰氣偏勝。其病機特點是“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病機發展趨勢是“陽勝則陰病,陰勝則陽病”。可見實寒、實熱之證。
1.陽偏勝
概念:即陽盛,指機體在疾病過程中所出現的一種陽氣病理性亢盛,機能亢奮,機體反 應性增強,熱量過剩的病理狀態。
特點:陽盛的病機特點,多表現為陽盛而陰未虛(或虛虧不甚)的實熱病證。
形成:多由感受溫熱陽邪,或雖感陰邪,但從陽化熱,或情志內傷,五志過極而化火; 或因氣滯、血瘀、食積等郁而化熱所致。
表現:陽氣的病理性亢盛,以熱、動、燥為特點,故陽盛易出現化熱、化火病理變化, 常表現為實性、熱性病證,可見壯熱,煩渴,面紅目赤,尿黃便于,苔黃,脈數等癥。陽盛則耗陰,實熱病證易于煎灼人體陰氣和陰津,故在出現熱象之同時,還可見口渴溲少、大便干燥等陰津不足癥狀,久之亦可轉化為實熱傷陰病證或虛熱證。
2.陰偏勝
概念:即陰盛,指機體在疾病過程中所出現的一種陰氣病理性偏盛,機能抑制或減退,熱量耗傷過多,以及病理性代謝產物積聚的病理狀態。
特點:陰盛的病機特點,多表現為陰盛而陽未虛(或虛損不甚)的實寒病證。
形成:多由感受寒濕陰邪,或過食生冷,寒邪中阻,遏抑陽氣溫煦氣化;或素體陽虛,溫化作用不足,寒濕內聚等所致。
表現:陰氣的病理性亢盛,以寒、靜、濕為特點,故陰盛病機常出現陰寒內盛,血脈凝澀,以及痰濕、水飲貯留等病理變化,常表現為實性、寒性病證??梢娢泛?,喜暖,形寒肢冷,腹冷痛,泄瀉,水腫,痰液清冷,舌淡而潤,脈遲等癥。陰盛則損陽,實寒病證久則必損陽氣,故在出現寒象的同時,常可伴見陽氣不足,機體生理功能減退,陽熱不足等陽虛見癥,如面色咣白、溲清、便溏等癥,形成實寒兼陽虛證。若陽氣損傷過甚,病可由實轉虛,發展成為虛寒證。
更多信息訪問: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頻道 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論壇 醫師博客
最新資訊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備考要做好心理準備2020-03-17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復習時間一定要保證!2020-02-19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備考技巧2020-02-18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如何科學備考2020-02-13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要持之以恒2020-02-12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四條要訣2020-02-04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怎么復習才有用?2020-01-21
- 2020年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各單元考察重點及復習指導2019-09-19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匯總2018-09-21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發熱對應的方劑2018-0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