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養老規劃:需求分析(1)


第十二講 需求分析
知識要求:
1. 什么是職業規劃
含義:是涉及人一生的過程,包括職業定位,尋找工作,職業成長,更換工作和最終的退休。目的:是幫助人們找到最佳的職業發展方向,在精神和物質上獲得最大的滿足。
2. 職業規劃的理論回顧
(1) Ginsberg, Ginsburg, Axelred and Herma 理論。
四個因素影響職業選擇:真實需要,教育因素,情感因素和個人價值。
職業選擇過程的三個階段:幻想階段、試驗階段和現實階段。
(2) Donald Super的職業選擇的理論。
六個階段:
i. 具體化階段 年齡:14~18歲
ii. 明細化階段 年齡:18~21歲
iii. 實施階段 年齡:21~24歲
iv. 確定階段 年齡:24~35歲
v. 鞏固階段 年齡:35歲
vi. 退休準備階段 年齡:55歲
(3) Holland的職業象征論。
四種假設:
i. 在我們的文化中,人可以被歸類為現實型、鉆研型、藝術型、社會型、冒險型和傳統型中的一種;
ii. 同時也存在著六種相對應的環境模型:現實型、鉆研型、藝術型、社會型、冒險型和傳統型;
iii. 人們尋找著能鍛煉自己的技術和能力的環境,表現他們的觀點和價值,并承擔合理的問題和角色;
iv. 個性和環境決定行為
(4) 蘭特、布朗和Hackett社會認識職業理論
假設職業選擇被個人發展的信念所影響,并通過以下渠道進行改變:
i. 個人成就
ii. 替代學習
iii. 社會同化
iv. 生理狀態和反應
【例題】關于個體職業選擇的三個階段,下面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幻想階段,兒童自由地幻想各種職業選擇;
B 試驗階段是一個過渡的過程,通過這個階段的努力和積累,青少年們開始了他們的職業選擇的過程,并意識到這種選擇的結果和責任;
C 在現實階段的探索階段,一個具體的職業選擇被確定;
D 探索階段,青少年們開始將他們的職業選擇限制在個人愛好、技術和能力上。
解析:現實階段分為探索、具體化和實施階段。在具體化階段,一個具體的職業選擇被確定;而在實施階段開始選擇實現這個職業目標的教育。
3. 進行職業規劃的過程
(1) 個人
(2) 選擇
(3) 匹配
(4) 行動
【例題】職業規劃過程中需要搜集的個人信息不包括( )
A 興趣愛好 B 價值評判 C 角色定位 D 行業的狀況
解析:(1)興趣愛好(2)價值評判(3)角色定位(4)技能情況(5)喜歡的環境(6)對職業發展的需要(7)現實情況。
【例題】“選擇”是理財規劃師在制定職業規劃過程中的重要步驟,下列不屬于“選擇”步驟的是()
A 要在你所感興趣的領域選擇職業
B 搜集公司的信息
C 研究人才市場
D 通過面談搜集信息
解析:步驟應該是(1)要在你所感興趣的領域選擇職業(2)調查你所喜歡的行業的狀況(3)研究人才市場,縮小范圍后進一步搜集信息:①兼職、合作或成為志愿者的機會②撰寫材料③通過面談搜集信息。而搜集公司信息屬于“行動”的步驟。
最新資訊
- 理財規劃師告訴你理財為什么要趁早2019-09-25
- 理財規劃師考試專業能力備考:可保利益原則2019-09-23
- 理財規劃師考試知識點:風險管理效果評價2019-09-07
- 理財規劃師考試基礎知識點復習:實施理財規劃方案2019-09-06
- 理財規劃師考試輔導:風險管理效果評價2019-09-06
- 理財規劃師基礎知識復習:確定客戶理財目標2019-09-05
- 理財規劃師考試知識點:分項理財規劃2019-09-05
- 理財規劃師考試備考:如何提高學習效率2019-09-04
- 理財規劃師考點復習:國際金融2019-09-03
- 理財規劃師基礎能力考點梳理:第1章201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