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達人面面觀


過去的一年,我們對“會計”這個群體進行了細分;推開一扇外界看來有些沉悶、不那么奪人眼球的“門”,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頭頂光環、辨識度極高的“大明星”,聽到的是一個個與青春和夢想有關的故事。
“80后”會計
2011年的到來,宣告著“80后”這代人在接下來的10年里將陸續進入“而立”之年。本年度之初,我們就把焦點對準了“80后”會計。
他們是追夢的一代,徘徊在“北上廣”的邊緣,他們中有人至今保持一年閱讀百本以上專業書籍的習慣,他們并不認同社會上對“80后”是喪失理想的一代的評價;他們是奮進的一代,大多數“80后”還沒有成家,可以將全部精力花在工作上,但一些青澀管理者也面臨著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尷尬:到底該如何管理比自己年長的下屬;他們是漂著的一代,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員中“80后”居多,“加班”和“出差”成為他們愛情的最大殺手。
“富二代”會計
送子女學會計,是許多第一代創業者的首選理財思路。眼下,是“富二代”學會計歸來的季節。
他們中有的走上了創業的道路,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會計師事務所,但這或許只是一種短暫的蟄伏期,最終,他們會回去接管家族產業;他們中有的用財務能力“反哺”第一代,但不滿足于維持父親的家業,而是結合他們的海外留學經歷,用獨特的眼光打造另一個資本帝國,應了那句“長江后浪推前浪”。
現場會計
提到會計,人們最先想到的工作地點可能是辦公室和銀行,似乎會計人就應該是待在不受風吹日曬的環境里工作。但有這樣一類會計人,他們或戴著頭盔、拿著尺子,或揣著簽字筆、挎著照相機,走在建筑工地和受災現場,測算著成本與損失。有人叫他們“現場會計”,但他們卻管自己叫“前線會計”。
事實證明,在非常規工作環境下,現場會計需要有更強的風險管理意識和應急能力。
“村官”會計
在一批接一批的大學生“村官”中,有不少會計系畢業生的身影。
走出大學校園,來到農村這個更大的課堂,戴建熟練地向遇到問題的村民講解“三農”相關政策,并利用信息化知識敏銳地排除了全村2200頭豬染病的風險;馮振總是能發現農業政策中的細微變化,為了布置村財務公開工作,他兩天兩夜未曾合眼…… 移民會計
在職場,會計是澳大利亞等國的頭號“寵兒”。過去兩年,共有6238名會計獲得澳洲永居權,居各職業之首。其中,來自中國的會計移民人數名列前茅。
經過我們的調查采訪發現,會計精英移民的主要目的是想找一份性價比更高的工作。“悉尼華人多,機會多,工作清閑,收入還高。”一位已經移民澳洲的會計人在郵件中這樣描述他在澳大利亞的工作情況。于是,“走出去”成為許多會計精英的目標。透過這種現象,我們是否應該思量:針對會計精英,是不是應該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或者設計更合理的激勵制度?內控專員
隨著這股企業內控風潮,“內控專員”這個職業很快火了起來。
發現企業內部流程中的漏洞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內控著實考驗人的責任心和原則。
盡管這個職業是個“燙手的山芋”,但過來人都認為,內控工作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如果內控專員能夠深入挖掘問題、學會找到風險控制點,那這段經歷將會為其以后的晉升之路插上“隱形的翅膀”。
“微博”會計
微博,無疑是2011年最亮眼的輿論新秀。在微博時代,越來越多的會計人投身其中,并樂此不疲。在新浪微博上,有超過500個貼有“會計”標簽的用戶。
最新資訊
- 財務崗位交接工作不容小覷2015-07-20
- 融資性售后回租業務的稅務及會計處理2015-07-20
- 哪些崗位不屬于會計崗位?2015-07-20
- 出納的日常工作注意事項總結2015-07-20
- 國辦發文明確了三證合一改革的推進2015-07-20
- 用友軟件如何快速備份數據2015-07-20
- 防暑降溫支出的稅務籌劃2015-07-20
- 離婚需謹慎 離婚后房產過戶是否免契稅2015-07-17
- 企業可否同時享受兩加優惠政策2015-07-17
- 銷售廢舊物資是否繳稅 如何賬務處理2015-07-17